分享

成长之路

 大侃说 2021-02-03

我学会了不使自己碌碌于琐事,学会了不畏惧也不热衷于战斗,学会了多听少说,学会了亲近哲学。

沉思录

人生的不同在于当下所思所想所做。如果把事情分为四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选择的象限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人们容易把紧急和重要混淆,紧急的不一定重要。那些紧急不重要的往往属于碌碌琐事。看似忙碌,结果却不是你想要的。

而决定人生的恰恰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读书,写作,跑步,看似不重要是因为短时间看不到效果。但这些行为会在三年,十年后让身心受益。

第二个是学会不畏惧也不热衷于战斗。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畏惧。我们外在的表现都源于内心的投射。我喜欢你,那是因为你符合我内心的喜欢。我讨厌你,那是因为你符合我内心的讨厌。

同样,畏惧来源于童年的教育。除草时,碰到花;倒水时,碰到杯子都会引起父母责备。这些都会内化到心里。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把对父母内化的畏惧投射出来,在公共场合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在老师,上司面前表达意见。

有些人被一句话,一个眼神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些情续的反应并不受大脑控制,如果大脑能控制,那么情绪也就不会失控。

这是来自潜意识的条件反射。把童年被责备内化的场景激活,大脑或许会对曾经的经历忘记,但身体却会记住,不管处在那个年龄段。

第三个学会多听少说。

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预示着要多听少说。这是谦卑的表现。人人都希望被关注,通过说来引起别人注意。但俗话说:“言多必失”“话说多,不如少。”

佛家也有止语的修行,为了保护内心的清净,说的多,内心一定是杂乱的。

第四个学会亲近哲学

哲学让你学会了解人生。我是谁,我是我的观察者,我们的性格为什么不同。这些都会在哲学里找的答案。

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去体悟自己情绪的反应。当把别人的话语当成批评就会产生怒,把别人的话语当成赞美又会产生喜。喜怒的反应都来自对这些话语的产生的想法。而不是这些话语的本身。

在成长的路上,要保持终身学习。一方面能足够强健的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这才是一个拥有完善,柔软心灵的标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