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心理学与道德经

 大侃说 2021-02-03

有人问读阿德勒和道德经这样的书能得到什么?也许什么也得不到。这是无法用有形衡量,会让你失去焦虑,失去急躁,失去傲慢,也是一种变相的得到。

读懂阿德勒,会让你了解性格的来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溺爱,被忽视,身体的不完美造成了错误的看待人生的意义。找到根源,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所有的恐惧,批评,内疚,嫉妒都能找到源头。

人们常说:一名、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从易经的角度明确人的命运由什么力量决定,读书排在第五位,说明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性格,人都不是完美的,但为了追求完美就会产生自卑。阿德勒告诉你,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你想要表现完美的时候,努力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不是想创造完美的人生,而是想获得别人认可的人生,你不是想活的精彩,而是想演的精彩。

当在追求别人的认同而没有得到认同的时候自卑感就产生了,有人认同你,同样就有人会反对你,如果你认为认同会让你找到自信,那么反对又会产生自卑。

认同和反对是一体两面,如果你不为追求认同而生活,就不会在意别人的反对。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追去有的部分,忽视无的一面。

我们看到了杯子,如果没有空的部分,也就不能成为水杯了。音声相合说明有支持你的声音,就有反对的声音。你不可能取悦任何人,所以你为了取悦他人,而刻意让自己完美,那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阿德勒认为:表扬和批评都是不对的,只有觉的处在比他人高的位置上才会表扬和批评,你不能表扬你的上司,也不能批评上司。所以只能表扬和批评位置比自己低的人,它背后的意义就是操纵。

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得宠的永远处下,就会去做别人认同的事情,而把自己的想法忽略了。辱就是责备和批评,当害怕再次出现,就会表现出惊恐。如果把阿德勒观点和老子的理念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

阿德勒说: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的能力多强,长的多完美,从事的职业多么体面,取得事业多么大,而是有多大的意愿合作,合作才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才是更好的存在状态,这是老子合作的基础。

南怀瑾说: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就像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经》了。

我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就像一盏心灵的明灯,寻找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不管人生,事业,爱情,家庭,教育的困惑,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