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兰博2000 2021-02-04

1.下马陵

从城外秦陵返回西安城,来到和平门靠着内城墙的一条马路。抬头看,有路牌赫然写着:下马陵。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西安下马陵路

为何称为“下马陵”?是因为此地安葬着一位人物,连皇帝到此都要下马步行。

那这是哪个人物让皇帝都如此敬重呢?

这个人物是汉朝人,他的思想曾经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当他去世之后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附近。有一天,汉武帝经过这里时,听说这里是他的墓地所在,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

而这个人物就是——董仲舒!

不过,这条路在唐朝时还有一个名字,大家在高中学过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女介绍自己时曾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历史学界考证,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所遇见的京城女子所说的应是“下马陵”,但白居易不知道有此地名,而陕西话的“下马陵”听起来就像是“虾蟆陵”。于是白居易按照音译就写成了“蛤蟆陵”。

琵琶女曾经描述自己和下马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可见这里在唐朝时曾是繁华之地!

2.汉初黄老之术

好啦,言归正传,还是来说一说汉武帝为什么会对董仲舒这么尊敬吧!

这还要从汉武帝之前的几个皇帝谈起。西汉建立初年,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十分萧条。汉武帝之前的几个皇帝采取的治国理念是“黄老之术”。“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即按照老子的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实行“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经过文帝、景帝的励精图治,当然更主要是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使汉朝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国力大增。

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国力大增。这时年轻的汉武帝继位登基了。他在汉初七十年积聚起来的雄厚物质实力的基础上,再也不愿像其父、祖两代那样恭俭无为了。他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于是,汉武帝就在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想要找到一个能给他提出新的治国理论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董仲舒。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董仲舒像

作为一代大儒的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

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这三次策问又称为“天人三策”,或“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以滔滔不绝的口才和充足的理论准备,借助于可以自由阐发的“春秋公羊学”,投武帝之所好,公开援道入儒,终于在融合儒道的基础上,用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充实发挥儒家义理,建构了一个让武帝心醉的既有儒家的“三纲五常”,又有道家的天地、阴阳、四时,既有儒家的“有为”,又有道家的“无为”的一种崭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面对这样一种儒学,汉武帝满意了。因为董仲舒给了汉武帝以理论指导,使得汉武帝的所作所为能够有一个既合理又“高大上”的理论解释,使得他能够放开手脚,大展宏图。

这么说来,董仲舒算得上是汉武帝的精神导师了。

因此,汉武帝才会到此下马,以示尊崇。

3.天人三策

那董仲舒的理论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让汉武帝如此地醉心和推崇呢?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董仲舒的思想理论了。前面不远处就是董仲舒墓所在的院子,不过因为原来那个院子属于某个单位,外人不能随便进去拜谒。听说碑林区政府正要采取措施整合儒学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董仲舒墓,并恢复董子祠,修建文化展览游廊,设立儒学博物馆等,展示董仲舒生平,传播儒家思想和文化。

但现在董子祠还没建立起来,我又该如何来展示董仲舒的思想呢?

我想起了在稷下学宫遗址的想象,于是也想如法炮制,同时设计我的《游学记》的内容。

沿着城墙边的马路慢慢走着,看着有些空荡的街道,突然想到可以在这条路上设计几组有关董仲舒的城市雕塑。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下马陵路城墙

我不禁有些兴奋,大脑急速地创意着。

第一组塑像是要反映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我想着,在和平路与下马陵路的交汇处,应该有一组塑像。这组塑像有汉武帝和董仲舒两人。汉武帝手执一卷汉简,身体向董仲舒倾斜,目光热切地凝视着正展开一卷汉简叙说着的董仲舒,他们的面前还有一卷汉简,算是符合“三策”的数量。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董仲舒和汉武帝

4.天人感应

往前走10米左右,应该有第二组塑像,叫做“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理论基础称之为“天人感应”。按照董仲舒的说法,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人作为天的一部分,人的行为都要与天的行为相吻合。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

这与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继承了先秦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当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更多强调的是“感应”。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上天。他认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天”是有意志和情感的,“天”如果看到天子(皇帝)违背了天意,做了不仁不义的事情,“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就是不正常的自然灾害和异常现象,比如地震、彗星等,这些“灾异”是为了用来谴责和警告天子的,如果这时天子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这个天子失去天下。当然,如果天子干得好,做到政通人和,“天”也会降下祥瑞给以鼓励的。古时有专人来观天象,以察看“天”又降下了什么征兆,然后好进行应对。

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一种“谶纬之学”,就是认为,“天”的意志能够通过阴阳五行和天象的变化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天象,或者占卜吉凶祸福,来了解“天意”,甚至朝廷的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根据谶纬来决定。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当然,这是一种封建迷信。这种谶纬之学由于过分细密、烦琐、附会,在汉朝之后就日渐衰落,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不过,董仲舒当初提出“天人感应”,除了他继承了先秦的阴阳学说等思想的发展,还有就是他也是想通过“天人感应”这种方式来戒惧统治者。

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不让他们为所欲为,而要有所敬畏,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就是让皇帝有所戒惧,从而在思想上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因此,这组“天人感应”塑像可以是这样的:这里还是董仲舒和汉武帝两个人物,董仲舒一脸严肃地手指苍天,汉武帝则显出一脸的惊恐,手上的汉简也散落了一半。这既体现了“天人感应”的内容,又展示了“天人感应”带给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的戒惧之心,显出了“天人感应”思想的效果之一。

5.大一统

再往前10米左右,第三组塑像可以叫“大一统”。

如果“天人感应”只是让汉武帝和历代皇帝感到戒惧的话,那么汉武帝还是不会接受这个观念的。“天人感应”思想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证明皇权的神圣和大一统的必要。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天子授命于天,是代表天来统治天下的,因此,全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

同时,董仲舒认为,汉初实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之治”,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吴楚的“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面临着分裂的危险。之所以会这样,一是皇帝的权威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二是“大一统”的观念还没有成为人们的国家观念。因此,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

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的观点。董仲舒认为,《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大一统”既然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那么封建王朝当然要遵循。这就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政治哲学的核心。

对于汉武帝来说,当时的王国问题继续威胁着中央政权。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彻底解决王国问题,需要一个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而“大一统”理论正是解决王国问题,建立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权的最好选择。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下马陵路

因此,第三个塑像的创意可以是这样的:

这组塑像是以汉武帝为主,头戴帝王之冠的汉武帝一副君临天下的气势,手往前指,眼前似有“大一统”的无限江山;董仲舒则在旁向汉武帝恭敬地行着拱手礼,表示对帝王的尊重。这既可表示董仲舒对代表天行使权力的皇帝的敬重,又体现了“大一统”的观念。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再往前就来到了董仲舒墓的院子前。

对着院子大门,我继续构想着塑像的创意。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院门

第四组塑像就应该是董仲舒最出名的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进一步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只要不是在儒家“六艺”之列的,不认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都不应该允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也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认为,只有这样,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了,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也知道该遵循什么,怎么做了。只有政治统一才能长治久安,当时汉代的政治是统一了,但不稳固。统一思想成了大一统的关键。于是,董仲舒多次强调要用孔子儒学统一天下的思想。

与秦时的法家相比,儒家宣扬仁义治国,比赤裸裸地宣扬人性本恶,容易走向暴政的法家思想相比,显得更加地温情脉脉,让人容易接受;而与“黄老之术”相比,儒家的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又更加地世俗化和生活化,给人以希望和梦想。因此,“独尊儒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历来对它的评价都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说的。消极影响主要是说这种政策把战国以来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的文化氛围彻底破坏了,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

但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并不表示从此中国进入了思想专制的时代,而仅仅是说明,西汉朝廷的官方学术终于确立了。

这些学者认为,西汉的“独尊儒术”是以儒学为首,但并不排斥其他的思想。只不过儒学为“官学”,属于“官言”,其他诸子是“家学”“私学”,属于“家言”“私言”。官学和私学,官言和家言,从此以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并存,互有影响和消长。

应该说,遍观诸子百家,能够既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又能容纳各家之言的,除了道家,就是儒家了。而道家对于世俗的生活而言,又不太合适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价值观。因此,能举一旗而众响应,又不伤及其他“家言”的,非儒学莫属,独儒学有此功效。若以另一“家言”为纲,恐将伤及其他诸子之言,秦朝单纯“以法治国”,导致了焚书坑儒,其崛起和速灭便是一例。

其实,综观整个中国封建历史,在独尊儒术的纲领之下,源自诸子百家的各种治理社会的思想理论,没有一种被消亡,也没有一种被视为异端邪说,遭到观念和肉体上的剿除。这与西方中世纪相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各种思想彼此消长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独特功用,其对不同思想的宽容,蔚为壮观。

看来这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塑像创意比较难。我原地转圈环看四周,突然想到可以借助于这面城墙!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下马陵路城墙

院门前还是汉武帝和董仲舒的塑像。不过他们的形象是恭敬地朝着城墙这边作揖,特别要表现九五之尊的皇帝的恭敬之意。而城墙这边,则设计一组浮雕,中间当然是孔子的形象,其位置要高于汉武帝的塑像;孔子浮雕像两旁有很多的儒生形象在读儒家经典;再两旁也有一些研究百家学说的,但不是主画面了。

这就既体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又把刚才我们说到的“尊儒术,而不废百家”的意图表现了出来。而且中间的这段距离,既表现了历史时间的相隔,同时又表达出了思想文化的传承。

还有,这两组属于不同艺术形式的塑像和浮雕,通过这历史的时空距离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了。人们行走在中间,两眼看这两边的形象,思索他们之间的联系,顿时有了穿越之感。

7.性三品说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世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评价,不过,从此以后,儒家的地位得到了官方正式的肯定和推崇,确立了儒家学术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了此后两千多年的治国理念,这是没有疑问的。

儒家特别重视教育,孔子就是第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因此,尊崇儒术后,自然会重视教育。

西汉政府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这些都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非常发达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教育家,其实董仲舒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呢!关于董仲舒读书的故事,历史上有“三年不窥园”的典故。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三年不窥园 图

董仲舒的求知欲非常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成为儒学大师。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学生,精心讲授,课讲得十分精彩。他讲学时,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这叫做“下帷讲诵”。由于慕名而来的人太多,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相传授,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称为他的弟子,但甚至都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说到董仲舒的教学,就要说到董仲舒的“人性论”了。

我们在研学先秦诸子的思想时,特别是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定要涉及到他们的“人性论”的,因为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

孟子的人性论是人性善,因此他的教育观就是“内发论”;荀子的人性论是人性恶,因此他的教育观就是“外铄论”。董仲舒的人性论既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

首先,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他打比方说,善就像是稻米一样,而人性就如禾苗,禾苗虽然最后能出产稻米,但禾苗又不能说就是稻米。也就是人的本性虽然最后能发展成善,但本性并不是善,本性只有像禾苗一样,得到培育才能产生善一样的稻米。董仲舒因此强调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能使人与天、地同等。在这一方面,他接近荀子的观点。

但是它又和荀子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认为人的质已经是恶的。善是性的继续,不是性的逆转。

董仲舒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成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能善”,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

董仲舒的人性论被称为“性三品说”。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个品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shāo)之性。“圣人之性”是纯粹的仁和善,圣人不用教化,是可以教化万民的。“斗筲之性”是只有贪和恶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些人即使经过圣人的教化也不会成为性善者,对他们只能加以严格防范。“中民之性”具有善的素质,经过君主的教化便可以达到善。这三个品级的人性,都是天所赋予的。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下马陵路

董仲舒认为,君王应该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因此,他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

不过,从他的“性三品说”来看,他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对“中民之性”的教育,这是他的局限所在。

这组塑像的创意是个难题,我看看院门,又转身望着空荡荡的城墙思索着,逐渐在脑子里形成了这样一幅图像:

这院门的右侧是一尊董仲舒“下帷讲诵”的塑像,当然,这“帷”也可以不用,因为总不能遮住脸庞吧,就是董仲舒讲课的形象,而他的学生们听课的样子则同样展现在对面城墙的浮雕上。这样也正好可与左侧的创意对称。

为了表现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局限性,在对面的浮雕上,除了那些倾耳认真聆听的学生们,旁边还有一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就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中只配“斗筲之性”的人们,他们也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倾听董仲舒的讲课。

这既能表现出董仲舒的教育行为,又能体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这个“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的细节,很能够表现出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局限。

8.三纲五常

想完这五组塑像的创意,我有些得意,又有些疲倦。

正好院门打开,我尾随着别人走进院子里,来到被一圈青砖围绕的董仲舒墓前。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

刚才说到董仲舒的局限,有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因为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会经常出现,一般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那些作品中,又特别是在鲁迅的作品中,常常会批评这种思想,就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

董仲舒运用他“天人感应”以及阴阳学说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理论。

这个时期以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三伦,称为“三纲”。“纲”字的意义是网的大绳,所有的细绳都连在大绳上。君为臣纲,就是说,君为臣之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都是这个意思。三纲之外,还有五常,都是儒家坚持的。“常”有不变的意思,五常是儒家所讲的五种不变的德性: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个人的德性,三纲是社会的伦理。旧时纲常二字连用,意指道德。

董仲舒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三纲五常”原本是董仲舒想出来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说法。这种思想到了近现代社会,已经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了,所以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等文化学者深入挖掘这种思想的影响。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这“三纲五常”的源流所在。

综上所述,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是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从董仲舒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了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的主流思想。

从院子里出来,重回下马陵路,看着一望不到尽头的城墙,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悠远……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