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厂:玉女隐身 查无此人

 自由书画谈 2021-02-04

 “查无此人”,是余去年初秋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因为拍得了一帧民国气息的山水画,署名“胡迺武”,钤印“胡竞雄”,皆查不得此人的生平行迹,故撰写赏析这帧山水画时冠以“查无此人”的标题。《查无此人》原是一部被希特勒列入禁书名单的文学经典名著,被列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推荐读物”。书的结局令人毛骨悚然,余借下名著的噪声来为拙文打打气。

何谓“玉女隐身”?乃余早几日又买得一帧民国气息的画,不过这次是帧工细的仕女画,署名钤印“瑞仪女史吴凤翚”,仍是查不到画家的生平行迹,故再一次用了“查无此人”。只是希望今后勿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否则买一件亏一件,要落得个一贫如洗呢!

余当时之所以没有认真查找资料便下手买下这帧《仕女图》,是被几点迷惑住了。

首先是被图上仕女的美貌迷住了,当看到藏友发的此“仕女”,一看之下,即被图上梅花之下横琴的妙龄女子的色相给迷得神魂颠倒,女子黛发盘髻,柳眉杏眼,眸含春水;玉鼻红唇,粉面桃花,含情脉脉。还有几分娇羞和忧伤,更觉可怜见的让人疼爱,有此绝色女子相伴,妙不可言也。

甚者,画题“梅坞调絃”,无锡有著名的景点梅园,“梅坞” 亦指梅园,余当时正是身在无锡参加拍卖会,并且刚在无锡余新伟师兄的工作室欣赏过几张古琴,此图又是“调”的古琴的“絃”,一来二去,感觉与此图颇有几分缘分。

再者,此图的布景的主物是两棵古梅和溪水明碧,天空又似黄昏色调,所以给人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亦可谓停琴待月,图上女子是“欲得心事诉瑶琴,”又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还有就是梅花一身清正逸气,没有给好挑剔找事儿者以机会。不像倚着杨柳说是“轻薄柳,桃花飞霞讥为“命犯桃花”,配上牡丹抨之“奢华过度”,等等,梅花算是让伊们抓不到任何诟病的机会。

最末也是最重要的,图上仕女乃“无名氏”,也即没有任何背景。否则你若挂张“西施浣沙”,别有用心者你会上纲上线用“文革”那一套,给扣上一顶宣传“卧底特务分子”的帽子。若是再责以与“美蒋特务”同穿一条裤子,那你可就吃不完兜着走了。你挂“贵妃出浴”,“文革”思想者会说你欣赏“祸国乱政”的宫女,挂“校书制笺”或“江淮八艳”,卫道士们会一哄而起破口大骂你欣赏“下九流”(古代下九流是巫、娼、大神、更夫、剃头、吹鼓手、吹灰、戏子、乞丐),你脸面上也不好看呀!有时想挂张画中是高雅的人,若不小心挂上“易安填词”,党员干部也会瞧着不顺眼,该说三道四李清照用情不专,不保贞节,“正能量”的夫君赵明诚刚卒未久即下嫁滓男小吏张汝舟,给假正经者以口实。种种,挂艺术品上墙一定可要慎之又慎,否则再遇上“破四旧”和“文革”之类的政治运动,不仅保不住艺术品被炒被毁,说不定艺术品的主人也会连坐受到迫害呢!

至此,再看这桢《梅坞调絃图》上这位“根红苗正”的女子,真的愈加可人耐看了。不拘你是“扫黄打非”风暴,或是“纪检政审”整风,目前就是很牛气的“瘟疫防控”指挥部,亦皆拿你无可奈何矣!

想到这里,再也不为此帧画的作者“查无此人”而郁闷了,陡然也不再患得患失,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甚至这会儿连败蹬呲牙和毒霾满天也不觉得那么讨厌了。

吴凤翚《梅坞调絃图》75X25cm

吴凤翚《梅坞调絃图》(局部)

《梅坞调絃图》75X25cm的设色绢本,画笔由改、费上抚唐、仇,一洗清代仕女画之颓风。笔法细致,设色清丽,精工绝伦,无一笔无来历。署款甚得梅景书屋吴湖帆神形,曰:“梅坞调絃,辛未冬十一月,瑞仪女史吴凤翚写。”钤印“瑞仪”朱文。据画上气息,署款“辛未”当为1931年,即民国二十年。余据画笔风神气息,署款书法面目,及画家姓吴,当时臆断为画家可能是吴湖帆的宗新或早期门生?亦或早逝,故名声未延续如今,肯定会查出来名头的。回到家中,翻了一通有关民国闺秀画家的典籍,更是细致看了一遍厚厚的《吴湖帆文稿》,其中有吴湖帆的《丑簃日记》(1931-1939年,缺1936年),看的较仔细,还是未看到“瑞仪女史吴凤翚”,最终以徒劳无获收场。想来思去,这一定是与吴凤翚的机缘未熟,也是攀缘不得的事儿矣。

认命了!

2021年元月25日于空厂雾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