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七卷 成长的民营企业

 徐树爱 2021-02-04

只要说到保险,杨老板就非常怵头,上一次一个小学女同学来找他,给他留下了极深印象,一是意外险种等几乎与咒人差不多,说你将来假如遇到车祸,伤了残了,半身不遂了,二是做保险推销的太能聊了,半天半天的说话不带重样的。

今天一个朋友的弟弟来找他推销保险产品,他眉头紧皱,但是出于朋友的情面,他还是好茶好水地接待了对方,还好,这一次没有诅咒的感觉,倒是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个小伙子,一身白领打扮,提着黑色公文包,他给杨老板讲巴菲特,他说:“巴菲特这样说‘我从来不用关心保险的收益率!我要关心的是我的保额够不够?有钱人应该买保险做财富传承,没钱人更应该买保险保障自己和家庭。总之,保险不会让你一下子赚很多钱,但能管住现在的钱,挣到将来的钱,保证一辈子都有钱’……”。

杨老板一直懵懵懂懂地陪着笑脸,他让他的干女儿,也就是汪主任给客人沏茶,满茶,手脚利索的汪女士确实胜任办公室迎来送往的应酬工作,她喜欢绿色为主的冷色系服装,今天她穿的是淡青绿短袖衫和深蓝底散白花半裙,两种色彩越加显得她的皮肤玉润雪白,脸色、胳膊,修长的两条腿着实诱人想入非非。杨老板看看手机上的时间,他的转椅转了30多度,又转回到对着客人的角度。他说:“这样吧,把宣传资料留下,我了解一下险种,我们公司若有需要,我会给你打电话的,冲着你哥哥,我们是老朋友了。”

杨老板的工作室,四壁空白,一张偌大的雕花红木老板台,两排冬夏两用的沙发,现在沙发上已经换成了竹片马赛克凉垫,他的雕花红木座椅后面偏左的地方,是一块偌大的粗放的泰山石,石头是典型的墨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泰山石纹理,他座椅的右方的一角,是一个金灿灿的不锈钢方形立式台柱,上面供着两个唐三彩小香炉,香炉后面的中间是一尊较大的描金斗彩赵公明财神。他的信心和信仰就集中在这里,有靠山有信仰,有神灵庇护。

他送走客人,虔诚地仰视一下神像,注目一下泰山石,他立即有了动力和定力,他信心十足地回到座位上。看着无所适从的汪主任,他平和地说:“回到售楼处忙吧。你顺便告诉门卫,凡是客户,一律不能怠慢,凡是我的玩友,尽管放行。算命的跑保险,不要放进来。”“知道了,杨总。”。汪主任袅袅婷婷的走出他的会客室。

他点了一支烟,悠然地吸着,思考着一些房地产方面的问题。这时,手机微信推送了一条信息:“养颜膏,让你百般娇媚,天天做新娘,万般宠爱于一身。养颜膏,防止男人出轨的灵丹妙药”。又一条信息提示音,点开小视频,是护阴广告:“糊涂的女人,光顾吃喝玩乐;肤浅的女人,只知养脸蛋子;聪明的女人,善于养阴固本,子宫卵巢润滑有弹性,男人销魂。养阴液让女人青春永驻,夜夜胜新欢”。

土生土长的杨老板,善于无字处读书,他很熟悉本土企业兴衰规律,也较为熟悉中国市场概况。他知道,近十年,在中国有两样东西价格只涨不落,那就是房地产和奶粉。他瞅准建筑行业,从小包工头,成长为一家建筑公司,顺应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建筑业、房产业迅猛发展,成了中国的现代支柱产业之一。他下定决心买断蕙原区原负债累累的集体建筑企业,在他的眼里,这家凋敝的企业,层层危机的霜雪下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光闪烁海生花的景象。

他深谙中国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也就是三年多一点民营企业存活率不到5年,他的公司至今已经二十几个年头了。他喜欢跟着感觉走,没有成为瞪羚或独角兽企业,或成就百年老字号的想法,他就想在本行业能站稳脚跟,有所发展就知足了。蕙原区除了招商引资来的外地企业,本地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活法,他烂熟于心。

国资改革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模式,切换到“管资本”的汇金模式。大的国有企业,像绿地等最终走了混合制的道路。蕙原区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1978年到1992年,国家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1993年着手改制,乡镇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自负盈亏。筚声改制较为成功,坚持了30年,但是股份制股东大会决策迟钝,结果还是死掉了。有的改制简直是国有或集体财产大流失。民营企业从零出发,经历了南巡后的大发展,WTO的开放发展,新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近千万户的实有民营经济撑起了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本地民营企业也试图通过改制来提高生存能力,成功的像液压升降平台众运股份制公司,他们没有控股大股东小股东,都是平等的,按着章程来,虽然缺少竞争机制,优势是抱团发展,大家利润分成公平。有一家厨具厂试行了一段股份制,因为股东同时也是员工,在小规模的厨具现场,人们都觉得是老板和指挥者,造成了生产的混乱和扯皮,于是,大股东把其他小股东的资金退回,愿意留的,继续当员工,不愿意的,另起炉灶。

落户蕙原区的外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一定程度激活和优化了本地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的民营企业直接成了外资企业的合作厂家。杨老板看到外资,尤其是台资,多是独资企业,他更坚定了自己独资到底的信心。但是,他也清楚地看到了本土企业普遍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局限,他于是创新管理模式,招贤纳士组成管理团队,并保证充足的技术团队。

这个行业太操心,几年过来,他太累了,房地产也需要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自己年龄大了,总想歇歇。他作为60后一代,需要考虑接班人了。他的儿子美国大学毕业回来,他希望儿子独闯天下,或者在他的麾下,换上工作服从搬砖做起。如果孩子正气,就直接交权,如果孩子不争气,他宁可把企业盘出去,然后到僻静的空气好的地方去,买一处更好一点的房子,一面出租,一面自己住,供着孙子上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