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癌上身,往往悄无声息——医生教你:如何早期发现

 胃肠病科普 2021-02-04

前不久,一位无症状来做胃镜的40岁男子被发现早期胃癌,让他很是不解:“我能吃能喝,怎么就长了癌呢?网上说的报警信号,我一个都没有啊?”

说实话,很多恶性肿瘤都是沉默的杀手,犹如鬼子进村,静悄悄地生长,等到它积聚够了邪恶的力量,才会突然出现一些列症状,等到我们感到不对劲的时候,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我国第二大肿瘤的胃癌,更是如此。

可以说,早期胃癌,基本上没有什么“报警信号”。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超过80%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

每年新增病例68.9万人,占全球的42.7%;

每年死亡49.8万人,占全球的47%;

超过90%的患者被确诊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早期胃癌的确诊率不足10%;

综合5年存活率<30%!

很多朋友问我,既然没有症状,那我们怎么防呢?难道只有“死等”吗?

预防胃癌不能“傻等信号灯”

为什么胃癌来临悄无声息呢?

我们的胃分为四层,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胃壁结构图

胃癌最先起源于胃的粘膜层,由于早期癌灶很表浅,对粘膜的损伤也不大,不会出血、也很少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很少出现症状;

偶尔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胃痛等,很多患者会单纯地认为就是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觉得忍忍就过去了。

我们说的早期胃癌,就是这种仅仅限于粘膜内的早期胃癌。如果能够此时发现,90-97%能够彻底治愈,而且大多不需要开刀,能在胃镜下治疗。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增殖,癌灶会越来越大,会逐渐侵犯到肌层、穿透浆膜层、进而引起脉管浸润、远端转移,这就是进展期了;

一旦发生脏器转移,那就是晚期了,5年存活率低于10%。

这时候,比较典型的一系列症状才会扎堆儿出现。

比如,黑便、贫血、消瘦、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腹胀、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被一些自媒体说成是“早期信号”,实在是误人不浅啊!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我想告诉你:

千万不能傻傻地等待这些信号出现,才想到去检查!

因为,这其实是中晚期信号啊!

比如说瘤子大了,才可能破裂出血,才会有贫血、黑便和呕血;

瘤子长在了贲门口,可能会造成呕吐;

瘤体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所以会消瘦;等等。。。

发现早期胃癌金标准,胃镜检查

我不止一次地呼吁过,胃肠镜检查应该成为常规体检的必备项目,因为早期的胃肠癌,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够发现的;

比如,胃镜能发现1-2mm的微小癌,而CT大于2cm次有可能被发现,是10倍的差距,也是生与死的距离!

胃镜发现的胃底早癌:4*5mm

像上图这个早期癌,CT是看不到的。它能发现的都是中晚期。

因此,CT一般不用于发现和诊断胃癌。

此外,胃肠钡餐X线造影对于浸润型胃癌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适合于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

同样道理,B超、核磁、PET-CT也不用于诊断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

种早期胃癌,只有胃镜办得到!

胃镜目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设备也日新月异,具备了、放大、染色、超声等功能,对于早癌来说,就是火眼金睛,毫米级的也难逃它的法眼。

而且,它不但能看见、能确诊,还能在内镜下治疗,我们通过胃镜,把癌变的粘膜剥离掉就达到了根治的目的(ESD术),不需开刀、不需要化疗、不需要切除胃组织,省钱不说,人也不受罪。

是不是很简单?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做胃镜呢?

1、无症状的普通健康人,无论男女要在40岁以前;

2、还有一类是无症状的高风险人群,这就要提前了,比如30岁左右;

这类人包括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高发地区人群、有不良嗜好(烟酒、腌渍、烧烤食物等)、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癌前疾病(息肉、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术后胃等);

3、有症状呢?当然要首选胃镜;

比如长期消化不良,长期腹胀、胃痛、烧心、食欲减退等等,需胃镜查看胃粘膜受损情况;

胃镜早已告别了“生不如死”的时代,现在有无痛胃镜、舒适胃镜(经鼻)、胶囊胃镜供你选择。

预防和检查,两手都要抓

除了及时做个胃镜检查,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也非常重要!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建议成年人一定要检查并根除它。

此外,注意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比如,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

为了保卫你的胃,建议大家:

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

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

避免高盐饮食,少吃咸菜、烟薰和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

感谢关注胃肠病: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





撰文:胡志明 副主任医师编辑:老杜  联系:dulin6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