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生物实验题型的答题策略

 家有学子 2021-02-04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生物试题越来越凸显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由于生物学实验的考查是检测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良好载体,因此,实验的考查也逐渐成为高考试题的热点。但实验的考查开放程度高,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是望而生畏,无从下笔。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生物实验常见题型的特点及答题策略,仅供参考。

一  基础型实验题

该类试题多为课本学生实验和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的考查。一般是课本实验的直接考查或者是课本实验重组后的考查。在考查形式上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例  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

D.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解析】本题为课本基础实验的考查。甘蔗富含蔗糖,蔗糖为非还原糖,且检测还原糖的试剂为斐林试剂。A错误。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摇匀,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B错误。提取DNA时,材料处理后应弃去滤纸上的粘稠物,留下滤液。C错误。D正确,答案选D。

答题策略:基础型实验题的解决主要是依据课本相关内容。在复习时,对课本学生实验可从实验目的、原理、材料、试剂、步骤及现象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要求熟练掌握;对于经典实验,可侧重于实验思路、实验方法等的整理归纳。分析实验思路的构成,体会实验方法的独特。比如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在探究遗传物质共同的实验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实验应用到了同位素示踪法或假说-演绎法等。

二   完善型实验题

该类试题一般为非选择题,往往是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等,要求补充实验的相关步骤。比如题中给出对照组,补充实验组或者是填写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处理方法及观测指标等。

例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解析】实验目的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从中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为垂体的有无,因变量为生长发育的变化。根据自变量可确定实验组为切除垂体组,为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组为手术但不切除垂体。题中提示“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故因变量的检测指标为体重变化。

【答案】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定期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答题策略:解完善型实验题时,可先从题中找到实验目的或者是实验要验证、探究的观点,从中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一般要经自变量处理,对照组不经自变量处理。观测指标往往是因变量检测的手段、方法,要求科学、具体直观,符合题意。

三   结果和结论型实验题

该类试题为非选择题,往往要求学生依据实验的科学性原则,根据题中相关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测,还有依据题中实验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蛋白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分为 两 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有无禽流感病毒。                           。

实验相关内容如下表:

组别

注射的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

(有无禽流感病毒)

实验结论

第一组

核酸提取物+DNA酶

如果        

如果        

则     是遗传物质

则     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核酸提取物+RNA酶

如果             

如果          

则      是遗传物质

则     是遗传物质

【解析及答案】  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未知,要分类讨论。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病毒核酸的种类,利用酶解法设置。通过观察该病毒是否再繁殖出新个体,从而确定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第一组

如果有

如果无

则RNA是遗传物质

则DNA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如果有

如果无

则DNA是遗传物质

则RNA是遗传物质

答题策略:首先,要正确区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从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或现象,可文字或表格、曲线图等形式记录下来;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分析后得出的观点,相当于总结性的语言。其次,要明确该实验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的。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已知的,往往只有一个,实验结论的书写可参照题中的实验目的或名称。而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未知的,可根据不同的实验假设,预期对应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行分类讨论。书写格式为:若……(结果),则……(结论)。

四  实验思路型实验题

该类试题为非选择题,多涉及课本基础实验及经典实验思路的重组与变形,也有全新的探究性实验思路的考查。

例  为检测注射禽流感疫苗的幼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思路。

【答案及解析】

答题策略:首先,要正确区分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实验思路主要侧重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大致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思路的具体实施,更加具体,重视操作,且特别强调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其次,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是否涉及课本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思路等,可将所学内容迁移过来加以应用。若该实验为全新的探究性实验,可先根据题中的实验目的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再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选择合适的观测指标;最后组织语言。实验思路书写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材料均分,不同处理(设置对照),相同处理(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观测指标。

五  评价纠错型实验题

该类试题多是给出实验设计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判断实验中的错误与不足,并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纠错。

例 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 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人2m L浆糊。

② 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 向A试管内加人2m L唾液。

④ 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 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min,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

【解析及答案】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唾液淀粉酶的有无,因变量为淀粉的水解情况,观测指标为颜色的变化。实验操作的顺序第④⑤步不合理,应先反应后检测,第③步未遵循等量原则。

错误改正:第③步应在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第④步和第⑤步应作对调。以排除碘液对淀粉分解的影响。

答题策略:三看纠错法:一看材料用具,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否恰当,实验器材的选择是否合理及试剂的选择用量是否准确;二看操作,操作的顺序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 三看结果和结论,是否是先写结果再写结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否与实验目的相对应,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讨论是否全面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实验考查的常见类型,此外,还有考查实验原理及研究性课题名称的题型等等。不管哪种类型的实验题目,都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实验的基础之上,勤加练习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战演练才是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