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耗时3年花500万做一套书,到底值不值?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02-05

文/刘祥亚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总策划人、阳光博客总经理

本文约5600字,预计11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从策划到面世,前后历时近3年,累计总投入逾500万元,其中光插画绘制费用就花了300万元。哪家出版机构这么大手笔做一套书?这套书如今上市1个月,售出3000套,总码洋239.4万元,后续潜力又如何呢?

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如何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童书市场分得一杯羹?如何在坚守不跟风、不低价倾销的原则下,打造自家品牌的爆款?与很多同行一样,站在童书业发展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一米阳光坚定地选择了走原创路线。

新年伊始,我们一套耗时3年多,累计投入近500万的大部头作品《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甫一面世,就斩获不俗的业绩——先是与众筹平台摩点合作,短短一周,销售额就迫近20万元,随后又被格调不俗的生活美学平台“一条”选中,在该平台上获首发推荐,并荣登“一条”书籍类热销榜的榜首,7天热销上千套。迄今为止的1个月内,总计售出3000套,24000本,总码洋达239.4万元。

这成绩虽谈不上有多炸裂,但赶在春节前夕这样一个“疲累期”,再考虑到这套书的定价(单套8册798元),其实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毫无疑问,这套书是我们在原创道路上所迈出的坚实一步。那么,我们当初是如何想到要策划这样一套画卷类型的历史科普读物的呢?

创作灵感源自一场书展

首先,是基于经验和判断。我们认为,未来童书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读物,是那些对绘画水平要求较高,且有一定互动性的少儿读物。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作为一家已经进入这个领域十年的童书品牌,我们看到,如今的读者越来越成熟,低水平的绘本和科普作品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我们之前也有过一些引进国外经典科普绘本的成功经验,比如大名鼎鼎的“神秘日志”系列,但对于近两年国外的科普绘本,目前并没有发现太好的创意,无论是主题还是表达方式,至少在我们看来,并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点子。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自2018年开始,我们就在酝酿策划这么一套原创的科普绘本。机缘巧合,当年8月,我在参加北京国际书展时,刚好看到一个展品,这给了我很大启发。

当时,这个展品是在一个大屏幕上用某种动画的形式展现的,记得那时已临近中午,逛了一上午,已经有点累了,我就找个清净的展位上坐一下。结果刚坐下,面前的大屏幕突然闪亮,出现一个河边码头的场景,刚开始是黑白线稿,线稿一边拉动,一边渐渐上色,画面上的人物一个个像是活了起来,有的人甚至还会动,场景越拉越远,人物越来越多,直到最后,镜头拉开,画面上夜色降临,码头上人来人往,万家灯火,有点夜色版《清明上河图》的感觉……在大概一分钟里,我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时代,走进了那个场景,感觉非常幸福。所以从那一刻起,就萌生了用类似这种巨幅画卷的方式,来呈现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想法。

这幅画中有画的展示图,总是能让我回想起最初的那一分钟的幸福感

它为何会让我们激动不已?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不少讲述中国历史的图书,它们的目标读者大多都是青少年,有名家写的,有带插图的,有常年霸榜的,但我们还是为自己原创的这套书感到激动不已。

之所以会激动,一是因为这套书是全景画。当前几乎所有的历史图画书都是局部,或者一两个人对话,或者某个小场景,而我们这套书呈现的是大场景,是全景,还是手绘。你想想看,用一幅打开近1米的图画复原大禹治水、炎黄大战、蔡伦造纸、虎门销烟……会是什么样子?

看着这幅意境幽远、江山如画的曲水流觞,怎能不为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而热泪盈眶?

一幅月色之下的六朝古都秦淮河畔,有没有让你怦然心动?

这幅恢弘壮丽的唐都长安,是否已让你梦回唐朝?

如果说当前的许多历史书是在讲历史,那么我们这套《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则是在带读者“走进”历史,让我感到激动的,是那种宏大感和沉浸感。《阿凡达》为什么好看?因为詹姆斯·卡梅隆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把观众带到了遥远的潘多拉星球,你能感受到那些繁花巨木飞禽走兽就在你身边,你能触摸到它,在骑上飞龙的那一瞬间,你甚至能感到风在耳边呼啸。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带给我的就是这种震撼,它里面的每一幅画都能让人“穿越”到那个时代。


3年花费300万,只为104幅画作

几年前,我们引进的“神秘日志”系列,因工艺极其复杂,曾被印刷行业的专家称为是“达到了纸质印刷的极限”。如今,为了实现这套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手绘中国历史,我们付出的努力更几乎是前所未有,这套书从策划到面世,前后历时近3年,累计总投入逾五百万,其中仅插画绘制费用就达300万。

我曾经问过插画师,为什么手绘要比电脑绘贵那么多,他说,答案很简单,咱不说技法,就从单纯的流程上说,你想想,在电脑上画一幅画,你随便画,画不好可以撤回重新画,而手绘是不可撤回的,笔落在纸上,就定型了,所以插画师在手绘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必须考虑周全,必须每一笔都很谨慎,所以质量自然会高。

一部匠心之作的手绘作品,就是这样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

每一笔都是不可撤回的,笔落在纸上,就定型了

为了打磨好这部作品,我们不敢怠慢每一个细节。比如,前期组建插画师团队时,参与测试的就有20多人,最终优中选优,筛选出9人参与绘制。一张画稿两个人配合,10天才能完成一幅,但为了精益求精,期间忍痛作废的完成稿件就多达40多张。

最终被忍痛废弃的这幅开元盛世,单论画面而言,就问你美不美?

不夸张地说,《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的场景设计和画工水平,都是目前市场上不多见的。而这得益于幕后的插画师团队——臾知文化手绘组。

最初在策划这部作品时,我就想好要找影视圈的人合作,因为这套书需要还原,需要在纸上搭建场景。比如要还原修建长城的场景,要还原蔡伦造纸的场景……这需要插画师不仅有很高的绘图本领,他还要有很强的场景想象能力。而最适合做这件事的,就是臾知文化手绘组的创始人——樊羽菲。

樊老师美术专业出身,曾先后为数十部影视剧担任艺术总监,有近20年从业经验,统筹过各种战争及古装片场景的策划和搭建,具有极强的场景还原能力。

同时,臾知文化手绘组的色彩总监支少卿,则是一位颇具天赋的画家,早在上大学时期,他的画就卖到了不菲的价格,他之所以愿意加入到这个项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为了给孩子讲中国历史故事,他也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臾知文化手绘组的另一员干将徐扬也是“大牛”,他原本在一家游戏公司做到很高的位置,后来也是因为喜欢中国历史,喜欢这个项目的立意而加入进来……

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创作后,插画师们兴奋地与最终定稿的104幅作品留下合影

所以,这个团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在一起磨合了两年多,很愉快,也很高效!就这样,经过两年多的反复锤炼,有了最终定稿的104幅画作。


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大量市场调研

在着力构建有趣的场景式历史画面的同时,如何确保这套书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则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推出一款产品前,首先考虑的就是市场需求。我们所做的这些是否有价值,只有一个检验标准,那就是市场。所以,插画小样一出来,我们就开始咨询一些专家学者、家长、阅读推广人的意见,得到了一些正向反馈,有的家长向我们提出,这个题材对陪伴阅读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往往无从回答,或者担心回答得不专业,也不够有趣。正是在充分吸收和采纳这些建议的基础上,最终促生了这套书知识问答的部分,而且占据了全书的半壁江山。

在问题的设置和知识点的选择上,我们明确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既要契合历史专题,又要符合孩子的认知。

一个好的问题,有时候比答案更重要,所以设置问题的时候,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并委托了北京、成都、太原几个城市的几位老师,针对1-3年级的学生做了1000多份的调查问卷,尽可能了解当下的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点在哪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传播学中的“5个W原则”是非常适用的,孩子们不太关心概念、意义等宏大话题,更感兴趣的是具体的历史故事和生活细节。

举个例子,第四册的“玄奘西行”,孩子们更感兴趣的是与《西游记》对比:玄奘真的是唐僧吗?猪八戒和孙悟空有历史上的影子吗?玄奘为什么要西行?人们为什么称玄奘为“三藏大师”?

我们用心地设置每一个问题,竭力以一种最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来讲述动人的中国历史

所以,在写作这个专题时,除了交代清楚历史上玄奘西行的基本脉络外,我们也沿着孩子的兴趣点进行梳理和探索,比如猪八戒和孙悟空还是有一些影子的,只不过不是玄奘的徒弟,而是另外一些西行求法的人;再如,唐太宗并没有与玄奘结为兄弟,玄奘西行甚至是“偷渡”出去的,他在途中得到了崇信佛教的高昌国国王的资助,还给了通关的文书,玄奘才能一路顺利地到达天竺,所以《西游记》中与唐僧结为兄弟的更有可能是高昌国国王。

排除戏说路线,遵循专业规范

作为一套写给孩子的通俗历史读物,故事性和兴趣点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决定要排除戏说路线,遵循相应的专业规范,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历史知识。

在组织写作团队之前,几个核心的策划人员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作品,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先生主持的中国通史、社科院卜宪群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另外还有同名纪录片)版本、厦门大学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系列,还参阅了《哈佛中国史》《讲谈社中国史》等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另外也参考了大量的专题史,比如为了校正云冈石窟专题的一些疑点,我们查阅了梁思成先生的《佛像的历史》、宿白先生的《中国佛教石窟遗迹》。

另外,这套书的写作团队也都是专业出身,其中包括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而且成稿之后,还邀请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社科院、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内容上的把关和审校。


避免走入碎片化陷阱

在着力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我们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内在价值观。在策划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有一个警醒:不要走入碎片化的陷阱。

全书104个主题场景,接近1000个知识问答,涉及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形散而神不散,都是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以管窥过去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历史并非久远的过去,而是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

就拿这套书中的思想文化专题来说,从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到孔子的杏坛讲学,从朱熹的岳麓会讲到王阳明龙场悟道,从明朝士大夫徐光启和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到戊戌变法梁启超提议设立京师大学堂,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人在精神文化方面一以贯之的追求。

不仅画面好看,而且它内容严谨,这个让我对它也充满了信心。这套书的主编牛瑞华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的撰稿人全部是历史系研究生,我们的审读和推荐是七位历史系教授和研究员。除了手绘全景画之外,我们还为读者买了500多幅历史文物图片,说它是“一套纸上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毫不为过。

除了手绘全景画之外,我们还为读者买了500多幅历史文物图片,只为呈现最真实的历史

耗时3年,只为打磨每一处细节

总的来说,这套书的选题操作难度极大,前后耗时3年多,累计投入超过500万,可以说费时费力费钱。

而之所以耗时3年,一是因为我们要还原历史。要还原就要考证,每一个时代的人穿什么衣服什么发型用什么工具等,都要一一考证,工作量很大;

二是要做得有趣,要想让读者有沉浸感,就需要找好角度,构图需要下功夫。有些历史很容易表现,比如说北京猿人,我们去周口店考察了一下,就能找到很多灵感。但有的就费劲了,比如说丝绸之路,我们读了三四本跟丝绸之路有关的书,最后才想到用悬泉置这个曾经的最具代表性的驿站来给读者展现。

三是要取舍。中国几千年历史,怎么选择事件。选择这104个主题,我们用了大概半年时间,刚开始是先定10个就开始画。后来发现不对,因为有的主题不能构图,有的主题画面感不强,有的主题只能把几个事件凑在一起,否则太单薄——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如果只是画秦始皇登基这一个画面,那就太单薄了,所以最后我们选择把多个事件放在一幅图里表现。想了很长时间之后,我们决定,所有主题都要遵循一个标准:选那些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的事件。比如说为我们这个民族留下永久印记的建筑,都江堰、长城……或者为民族留下印记的事件,比如孔壁中书,如果没有这件事,可能咱们今天的很多价值观都会不一样。


还没上市就已经开始加印

最后,为了能让这套“3年磨一剑”的书不孚众望,我们在营销策略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参展。这套书我们参加了两次上海国际童书展,因为看到它的人都会被打动,所以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它。

这套书于2019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上首次亮相,当时还是测试版,就已获得现场读者的一致好评

然后我们联合摩点做了众筹。在产品打磨阶段就找到了300多位种子读者,我们告诉大家每一步进展,以及我们的思考和纠结,跟大家一起磨,比如说每一页插画上放不放字,放多少,以什么形式放等等。

后来我们还在一米阳光童书馆自己的直播间里开启了预售,结果仅在我们的直播间就预售了上千套,考虑到这套书的售价399元,这点确实有点出乎我们意料。

这套书的主编牛瑞华(右)和一米阳光童书馆总编辑张汉平(左)在我们的直播间为读者趣读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