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劳月 2021-02-05


虽然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未必都对,这本书也并非无懈可击,但是至少他的论述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让人从传统的历史学中走出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得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结论。单看看他用两页纸归纳出来的人类发展阶段,你就会称奇赞叹。对于阅读而言,有这点新意和启发,我觉得就足够了。

此前,我已经写了两篇关于《人类简史》的读后感了。今晚就不再啰嗦我的感受,只是摘录几段尤瓦尔·赫拉利的论述,看看他究竟是怎么看待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看完之后,我想你一定会有所感受。

第229页: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后终于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发展、一帆风顺。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的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第230页: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比较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选了一条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

第231页:事实上,真正最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也就是活在当时的人),正是最看不出历史走向的人。……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特别要强调的是,那些在当代看来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常常就是最后成真的事。……历史不像是物理学或经济学,目的不在于作出准确预测。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第236页:历史就这样从一个岔路走到另一个岔路,选择走某条道路而非另一条的原因神秘而不得而知。大约在公元1500年,历史做出了最重大的选择,改变的不只是人类的命运,而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运。我们将它称为“科学革命”。……历史有太多的可能性,而许多可能性最后都未成真。我们不难想象,历史其实很有可能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去,而从未发生科学革命,就算没有基督教,没有古罗马帝国,没有金币,历史还是会继续发展下去。

第270页:科学革命与现代帝国主义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库克船长和植物学家班克斯来说,科学和帝国根本就是一家。

第331页: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我们能使用的能源其实无穷无尽。讲得更精确一点,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每隔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人类能用的能源总量其实在不断增加。为什么这么多人担心我们会耗尽所有能源?为什么他们担心我们用完所有化石燃料之后,会有一场大灾难?显然,这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的知识。如果和太阳任何一天放射出的能量相比,全球所有化石燃料所储存的能源简直是微不足道。


第341页: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二为一。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第403页: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就是一个奇异点。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还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第404页:人类很难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科学家不仅能够改造身体,也能改造心灵,未来创造出来的科学怪人可能就是硬生生比人类优秀不知凡几。他们看着我们,就像是我们看尼安德特人一样带着一种轻蔑和不懈。


第405页:如果智人的历史确实即将谢幕,我们这些最后一代的智人,或许该花点时间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类)走的方向。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对这个问题视若等闲,可能就是真的还没想通。

第407页: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但就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