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界首民间故事】李能庙

 界首柴大官人 2021-02-05

李能庙

(李能传说的又一个版本)

王金斗口述  张子训整理

界首市田营镇东边,有个庄叫李能庙。解放初还有这个庙,供的神叫李能。
传说老辈子时候,这个庄有个叫李能的人,在县衙里当捕快。俗话说官不厉害衙役厉害,这话搁李能身上可不大合适。对那些土匪凶犯,李能是够厉害的;对那良民百姓,他可是尽力卫护,人称他有仁有义的李班头儿。
这一天,县衙里来了两个告状人:一个是白头丝窝的老婆儿;一个是瘦小柴脊的年轻汉子。这两个乡里人不知请哪个私塾老先生写的状纸,文白夹杂,半通不通。状也告得稀罕:告南山猛虎,咬死赵王氏独生儿子人命一口。据那汉子说:叫王中强,与那老婆的儿子到南乡出门,那老婆的儿子被山中一只老虎吃掉了。这赵王氏寡妇熬儿,至如今儿子葬身虎口,老年风烛,无人赡养,特来告状,请县官青天大老爷做主。
赶得巧了,那县太爷喝醉了酒,被几个“青天大老爷”的高帽儿一戴,不知王二哥贵姓了,糊里糊涂地就发签,要李能李班头到南山拘捕凶手。
李能接了公事好不作难:这凶手又不是个人,却是一个圆毛畜生,如何拿来?无可奈何,只好带了公函、铁索,到前南山去。
走到南山,走乡串户一打听,确实有虎伤人,却也奈何它不得。也有人说山上有座山神庙,那山神爷倒是灵得很,不如去拜拜山神爷。
李能心说:这话就不妥,求神保佑,或许能免个心焦,难道那木雕泥塑的神像还能替人拿虎不成?喝了壶闷酒,半信半疑地到了山神庙。
来到庙里,李能借酒发疯,把那山神爷好一顿謷糟:“身为山神,受人香火,管山不严,放虎伤人,只害得被伤的老人无人养,黎民们担惊受怕,当官的不得安宁,当差的跑断两腿,你知罪吗?”数叨一番,出了一口恶气,坐下歇歇,晕乎乎,上下眼皮打起架来,心里还想着我可不敢睡着,万一老虎来了,别又多一个屈死鬼。正想着,影影绰绰见那山神爷抖抖袍袖,捋一捋胡须,发起威来:“伏虎力土何在?
一位金甲神将叉手答应:“山神有何吩咐?
“把那些山里混都带来见我!”

那金甲神将答应一声去了。不大一会儿,来了一群大虫,个个低头瞑目,抿耳夹尾,卧倒在神案前
山神爷发话:“哪个孽畜,不遵山规,伤了人命?”只见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浑身颤抖朝神案前爬了爬。
山神爷说:“畜生听真,无论哪个,再犯山规,决不轻饶!白额留下,其余的去吧!”那些山里混哪还有半点威风,遭瘟绵羊一般,归山去了。
山神爷又对那白额大虫说:“白额盖儿!如今苦主把你告下了,你要老实服法,跟太保去吧!”
李能正不知哪个是太保,却见那白额大虫朝自己走来,吃了一惊,睁眼一看,原是一梦——可又不全是梦,那只猛虎脖子上套了铁索,正站在面前。
李能带虎进城,众人见了,没有不扭头就跑的。来到县衙,连县太爷也吓了一大跳。没奈何,喝两壶酒,壮一壮胆子,整一整衣冠,撩袍端带坐了公案。一看那猛虎低头瞑目卧在堂口,这才放心,摔一摔惊堂本:“猛虎!是你吃了人吗?”那虎用前爪扒了扒。“你吃一人,不大要紧,害得那赵王氏无人养老,你知道吗?”那虎又用前爪扒了扒。“杀人偿命,罪该问斩,你知罪吗??
那虎吼了一声,县太爷吓得一下子连人带椅仰摆八叉。
李能把那县太爷扶起来,插话说:“白额盖儿,你莫不是要替那被害人赡养老母吗?”那虎前爪又扒了扒,看样子是愿意。
县太爷爬起身来,拍了拍鸟纱帽上的灰,派人带来原告,当堂发落,把那白额大虫断给赵王氏当儿子。赵王氏未免害怕迟疑,尘世上有养猫养狗的,哪还有养虎的?那猛虎似乎也通人性,俯首帖耳,抿毛夹尾,来到李能面前。李能瞧它是托人求情的样子,就对赵王氏说:“你尽管领回家吧,总比养个猫好,它要是不顺教,我替你管教就是!”那猛虎伏在地上,眯起眼来,下巴挂在前爪上,好不服帖。赵王氏也只得谢过李能,领那猛虎去了。
出了县衙,直惊动得人山人海,都来看稀罕,有那些行善斋公还拿出银钱来施舍。恐怕娘走累了,那猛虎还伏在地上让娘骑着,活像一条捋捋顺顺的小毛驴。
那猛虎随了赵王氏回家,每天衔个野物来孝敬老娘,或是个山獾,或是只野兔,断不让老娘挨饿。那猛虎还有一条主贵之处,但凡方圆左右有那一些不孝子女,它便要上门发威。如今咱们这一代还有个风俗,当老人的恐怕小孩长大不半孝顺,从小就缝个布老虎哩——这是外话。

那白额大虫,有一天却衔回一个血糊淋淋的物件来,放在那赵王氏脚边,赵王氏只当不定是啥野物,就用水去洗刚把那血泥洗去,赵王氏搌了搌眵目糊,定神细看,不由得魂飞天外,“咚”的一声撂个老远。你道是啥物件?竟是一个人头。寻常的,也有那不主贵的狗,从那乱葬岗子上衔回尸体,人说这对主家不利,妨人,非把那狗打死不可。赵王氏也当虎学那不主贵的,当时就数叨它:“你这瘟牲!不长进的东西,你在外边吃了也罢,好不该衔进家来,妨人不说,你要是惹出事来,叫谁承担?你不该是又犯了老毛病了吧?”说着就抡起木拐棍要动家法。不想那猛虎摇头剪尾,“呼”的一声发起威来,把个老奶奶吓得愣怔了,就又数叨:“你也用不着发毛,娘也七老八十熟透的瓜啦,没法儿跟你讨气,我治不了你,自有治你的人,你去县里把那李班头儿叫来说话!那猛虎气得很了,“呼”的一声,四蹄生风,出门去了。
猛虎倒真的把李班头拉来了。赵王氏让座叙话,叙说起那人头事来。李能听了也怪这猛虎野性不改,不听调教,上去一把拧了虎耳,骑了上去,叫那赵王氏出气,赵王氏举棍就打,那猛虎一边躲,一边哼哼唧唧地叫,前爪“赤拉拉”把地扒出一个坑来。众人都来讲情,李能才松了手,下了猛虎。那猛虎二事不干,跑到当院,将衔来的那人头放在李能脚边。李能看,回过意来,就数叨:“白额盖儿,这个人头还有个讲究吗??要是有讲究,你把尾巴摇上三摇!”“唰唰唰”不多不少,那虎真的把尾巴剪了三剪。

李能庙里的李能像

“难为你个哑巴畜生,要有事由,你前头带路!”那猛虎当真衔起人头就走。紧走慢走,来到寥湖里头,钻进荟草棵,只见地下躺着一具无头尸首,满身尘土,一把纸伞,看样子是个走路的客官。李能说:“这个人是被害的吗?是,你就领我去抓凶犯!”那猛虎扭头就走。
紧走慢走,来到一个镇上,东拐西拐,停在一家过路店门口。一路上惊动得人山人海,活像那蚂蚁行雨,都来看热闹。
常言说做贼心虚,只见从那个客店里“嗷”的一声窜出一个凶神大汉,说时退那时快,猛虎“啊唔”一声,上去就咬住了那
凶汉的腿肚子。那凶汉筛糠似抖,杀猪般地叫:“虎神爷饶命!是我劫路拦抢,杀死一人,包袱银钱在我腰里缠着!”直到李能把那凶汉捆上,猛虎才松了口,摇摇尾巴,扬长而去。
后来一审,果然属实。从此李能和白额虎的事就越传越神了。赵王氏百年后,那猛虎直在坟前蹲了三天三夜;逢年过节,老人坟前还摆有野味供品,却没有人再见过那猛虎。李能死后,百姓给他盖庙塑像,称他伏虎太保。后来,这个庄就改叫李能庙了。

资料来源:《界首民间故事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