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圣府之旅: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赵非凡)| 孔孟故里研学团

 赛作文 2021-02-05

指导阅读

提升写作

8月孔孟故里研学作文,经过了研学前交一篇平时习作——研学中教作文——研学后交作文——导师点评等过程,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每一位同学态度的变化与写作水平的提高。这再次印证了一个观点:

态度是起决定作用的,方法是起关键作用的,修改是起重大作用的!

现在,就把研学成果呈现给大家~


在此,我们将展示小作者研学前后的两篇作文,可对照阅读。

第一篇,  是研学后的作文。

第二篇,  是学生研学前上交的日常习作。

黄色字为导师修改或点评部分。


研学后作文

亚圣府之旅: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题可再简明一些。

赵非凡

潍坊外国语八年级七班


看,那沧桑却富有生机的古柏,隽逸且沉稳,如同巨人一般,支撑着这一方天地。又如一位敦厚老者和蔼而温雅,这就是亚圣府里的柏树。它的体型如同锋利的尖矛,立于这片天地之间,坚强而又挺拔,充满浩然之气。

《孟子·告子下》里面有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如同描述亚圣府里的古柏,历经百年沧桑,风吹雷劈雨淋,却依然不动,坚定自己,一直生长直到成为参天大树。孟子曾经讲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许就是浩然之气支撑着古柏一直生长。树写出了特点,好!由树及人,两次提及“浩然之气”,点题。

 亚圣府里不仅仅古柏充满浩然之气,还有那碑,那亭子......一切都充满了浩然之气。

府里的碑,大多为明、清之际建立的,大多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许多碑上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青苔,显得极其古朴。其中有些碑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都已成为残垣,看着那被水泥修补过的痕迹,其中的碑文也不可避免的消失,但都刻录着孟子的名言或是赞颂孟子的文章,这本身就是一股浩然之气。这些碑如同那些古柏一样立在孟府百年,经历了孟府的物事人非,同时也传递着孟子的文化精髓,这同样也是浩然之气呀!而上面的青苔显得更加苍翠欲滴。

亚圣府里的亭子大多方方正正,就像孟子的为人,正直、充满浩然之气。

其实,亚圣府里处处都有浩然之气。当你跨入亚圣门,向前看去,一株株古柏立在道路两旁,树上还盘旋着一只青灰色的大鸟,偶尔还有鸟啼虫鸣,显得极其幽静。铺成道路的青石板上长着厚厚的青苔,四周都是雄伟的大殿,如此环境之下你心中念起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便觉得整个亚圣府充满了浩然之气。碑,写亭,写处处都有浩然之气,切题稳准狠,好!

 何谓浩然之气?

仔细琢磨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气其实就是指像古柏那样具有大毅力,坚定理想一直生长。人,也应像古柏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像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成为霸主。像司马迁忍辱负重,最终写出千古流传的《史记》。像李时珍遍尝百草,写出医学圣典《本草纲目》。同时人也要像府里的亭子一样,方方正正地做人,这都是浩然之气啊。层体悟出“浩然之气”,如此安排,水到渠成。可惜例子举得不是太全面。

走出亚圣府,眺望古柏、石碑、亭子,它们使我真正地明白了何谓浩然之气。

研学前作文

书山寻径

夜深了,静得像一潭水,似乎万物都跌入甜蜜的梦。黑黝黝的夜,仿佛有浓墨泼在天空,看不出星星所散发的微光,一切都是这样静谧。静,形象生动。描写是你的长项。

只不过楼下的灯依旧亮着,不能熄灭,暖黄的色调总给人温暖。对于小虫来说,耀眼的灯光,便是它们的乐园,是它们存在的依靠,我在心里祈祷,希望在那里奔向另一个世界——去书山寻径。 何由“小虫”而及“我”?此段显然有些含糊了。

读书,这于我来说怎能不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万年”,这是赵翼的名诗,但我却不这样认为。经典,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作品,在探索路上,我们也被经典国学所陶醉,能对经典诗词做到耳熟能详,这无疑是让我们享受心灵上的饕餮盛宴。何切中题目“书山寻径”?本题已经有些偏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名言。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能力再强大的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老师,每个人的长处都值得我们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孔子学问已经非常渊博,但还要四处拜师,遇到问题,孔子总是不耻下问,这足以表达他的谦虚好学。不是“书山寻径”了,而是虚心向别人学习了。偏的更厉害了。

国学是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展现中国文化魅力的瑰宝。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发扬光大。其实,在国学的世界里,还能让我们学到许多东西。国学”和“读书”是一码事吗?

读书会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善待他人。学会宽容,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追求,不给自己不努力的机会;懂得方向,因为你要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要到哪里去”;学会持之以恒,因为“世上无难事”;更要明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深刻道理。 算又回来了。但却已经不能改变本文思路较为混乱的状态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定会使你受益终生!

点评者简介:

左传海

高中语文教师

潍坊市教学能手

中高考资深命题专家

作家、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