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认识并解决生态危机

 用哲学改变生活 2021-02-05

生态危机问题根本上是人性的危机,是作为智慧生命的人类无度释放自己的欲望的必然结果。要想根本解决生态危机,只能从人性问题的解决入手。

人性兼具善恶两面性,体现于人类用自己的创造力创造了相对过剩的物质财富,因为同时创制的精神财富——哲学方法论——平衡不了对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关系,所以无奈产生了基于剥削关系“合理”存在的私有制,于是彻底打开人性恶的大门——原始人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使自己的基本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此后产品的相对过剩滋生了人类更多新生欲望,无奈相对短缺的外部资源根本无法保证全体人内在的新生欲望的共同满足,面对新矛盾,人类有限的沟通能力无法平衡主观欲望与客观局限的冲突,于是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产生了——财产私有的分配关系不得不变成“合理”存在,从此人类只能任由自己的欲望随着技术进步而更加放纵。

随着人类用哲学认识和控制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程的缓慢,在不能找到有效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前,人类无度的欲望只能随着时间发展而被持续放大,私有制便只能继续“合理存在”,面对人类无度的内部需求,外部资源被无度索取的结果自然是生态危机的必然发生。

因为哲学的不成熟,尤其是西方哲学内部尚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不得克服,所以人类关于人性根本未建立起任何成熟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所以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对生态危机所有立法都是权宜之计,生态危机对今天的人类来说,无解。

哲学是什么?至今一样无解,只是这个无解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无解,是众说纷纭的无解。前面说到立法于生态危机的无解,我想借用法的概念说明一下哲学的概念:法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一如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体法近乎世界观,程度法近乎方法论,但徒法不自行,执法实务考验的是执法者对立法精神的领会和对公平的禀持能力,与哲学化人生的知行合一异曲同工,执法者有水平上的高低之分,人的知行合一亦同样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行合一人生。

哲学为什么难以定义,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掌握定义权的专业人士往往将最高层次的知行合一定义为哲学化,这样就曲解了哲学化的过程性。片面追求哲学的专业性限制了哲学家的想象力,加之唯心与唯物两主义不可调和的冲突和保守政治力量的不当介入,哲学当然无法形成基于共识的定义。因此人类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是私有制阻碍了哲学的共识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局部发达国家生态危机较轻,但那反而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危机加剧的根由——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政策一直在固化国际剥削关系的“合理”存在,所以生态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是世界性的,是全人类不可控的贪婪之下的必然结果,所以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需要全人类的共识,这是哲学的领地,唯有人类全体实现哲学化的理论高度自觉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人之为人”,人类不再贪婪,私有制得以消灭,人类在实现了与自我、本我的深度和谐之后,才会不再有过多无谓的贪欲,才会进一步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之后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成为可能,生态危机才能真正化解。

因为生态危机的哲学属性,所以欲彻底解决生态危机,以人类现有的主观能动性水平,唯有通过教化的力量使资本的所有者率先通过修正自己的信仰而彻底戒除对超额利润的无度索取欲望,让与资本和财富的多寡配套的傲慢与偏见心理彻底消失,人类整体将自己的消费限定在最合理的限度内才成为可能,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否则,即便有再漂亮的形式民主和看似高尚的口号,也都不过是资本拥有者内在的傲慢与偏见掩盖下的意淫,不能根本解决任何问题。

认识不到生态危机的哲学属性的每个人都是盲目的,克服了全人类的主观盲目性,任何旧有的生态危机都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如何逃避太阳系毁灭的危机了。(2016.5.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