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马老师治疗产后下腹冷痛验案一则

 卧雪听风阁主 2021-02-05

李雅静

初诊:20200704日。林某,35岁。因“剖宫产后反复下腹冷痛3月”就诊。

患者3月前二胎剖宫产,哺乳,产后出现下腹冷痛反复发作,伴阴道、肛门下坠感,自觉坐位时感阴道针刺感,如坐针毡,站立时感子宫下垂疼痛,夜尿频,30~60分钟1次。末次月经73日来潮,量如月经量。

诊断:产后小腹冷痛,阴道坠痛。

治则:补中益气,升阳止痛。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生黄芪30g  党参15g  升麻3g  炒白术10g  当归6g  陈皮6g  柴胡5g  益母草12g  枳壳15g  蒲黄炭10g  香附10g  炙甘草6g7剂。

二诊:20200711日。月经至今未净,阴道少许褐色分泌物,近2日无腹痛。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枳壳30g、贯众30g7剂。

三诊:20200718日。月经73~712日,下腹冷痛减轻,阴道、肛门下坠感略改善。夜尿6-8次,大便偏结。舌脉如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生黄芪30g  党参15g  升麻3g  生白术45g  当归6g  陈皮6g  柴胡5g  枳壳45g  贯众30g  炙甘草6g7剂。

四诊:20200725日。下腹隐痛,冷感消失,下坠感改善不明显,夜尿6~8次,大便转畅,白带夹血丝3天。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牡蛎30g、浙贝10g7剂。

五诊:20200801日。小腹坠感较前改善,阴道口异物感亦改善,夜尿6~8次,大便成形。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益母草15g7剂。

按语:患者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数伤于产,阳气虚弱而寒从中生,气虚无以行血,不荣胞脉,气虚无以固摄,系胞无力,故见下腹冷痛、阴道肛门下坠感等症状。本着《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的原则,予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以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佐以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枳壳、香附行气通血,以通为涩;益母草、蒲黄炭调经化瘀止痛。二诊无腹痛,月经未净,予上方加贯众凉血止血,加大枳壳剂量以收敛止血、涩肠举陷。三诊经净,大便偏结,余症缓解,改炒白术为生白术,取其通便之效,用量宜大。四诊下腹隐痛,无冷感,白带夹血丝,予前方加牡蛎收敛止血、浙贝化痰散结以止带,且《本草正》言浙贝母有“善开郁结,止疼痛”之效。五诊经期将至,予前方加益母草活血调经,药后经转,诸症得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