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中环新增3.8万㎡公园,集齐成都人最爱的三大元素

 UP成都向上 2021-02-05

正在建设公园城市的成都,人们对公园的喜爱是不容置疑的,近日,UP君收到粉丝爆料,说东中环正在悄悄咪咪修一个公园,集齐成都人最爱的三大元素:人文、市井与自然,这个就霸道了,走,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先来看看,这个公园在哪里。它的全称叫做“李劼人故居公园及地下停车场”,位于狮子山片区,地处劼人路与菱窠路交叉处,北接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南靠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地铁7号线狮子山A1和A2口旁边,交通真的是超级方便。


当然,从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公园无论是从名字到地理位置,都与旁边的李劼人故居紧密相连,包括这两年才开街的东门市井,一起构成了一个面积超大的新兴公园,在这里李劼人故居代表了区域深厚的成都历史人文传统,东门市井则复原了老成都熟悉的市井生活,而这个公园除了提供地下停车位,解决景点的停车问题,地面更带来亲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届时名人故居、风情街区和特色公园三者将紧密结合,形成以劼人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群,打造该区域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依托周边集中的院校、地铁、文创资源,通过公园建设、景观提升、休闲设施的植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展现人文教育特色的城市公园。
从规划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内处处留下李劼人先生的印记。
入口标识与引导将镌刻先生生平;公园东侧,紧挨着入口的位置将建设文化廊展现劼人师友,而劼人故居旁的文化廊,则凸显先生的家国情怀;旁边的主题广场更是被命名为大河三部曲。
中心位置则依次布置了死水微澜主题水景和回型景观湖以及湖景草坪野餐区。

西侧则是竹林漫步区、户外露天亲子剧场、五人足球场、滑板区,项目周边居住区较多,人流量较大,相信这些设施将是增加邻里交流,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绿树成荫的公园地下是停车库,再往下则有地铁穿行而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面上的绿化景观工程、地下空间及配套公共建筑工程,新建公园用地面积约38715.3㎡,新建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24117㎡(其中二层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约为22693㎡,地面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约为1424㎡,车位600个)。

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停车场负二层与地铁7号线狮子山站A口连接并设置下沉式广场一处,此举将大大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



去年年底项目已完成文物勘察、规划条件通知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和地质勘察。今年上半年则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和支护桩施工工作。

△ 工程项目现场全貌,拍摄时间2020年3月

图据:北斗智慧云

粉丝爆料图片显示,项目还在修建地下停车场。


工程概况显示,项目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5月中旬竣工。


而在项目附近,一个新楼盘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据说是500万级的人文大宅,即将开盘,UP君曾经介绍过,感兴趣的可点击:透过上海,读懂成都下个高端居住区

既然说到公园,我们就不得不提文学巨匠 —— 李劼人。

李劼人,出生于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同时他也是知名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可以说他既是成都本土文人,是市井文化的代表;又在宦海浮沉,是精英文化的象征。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位于成都东郊的沙河堡。因其屋傍 “ 菱角 ” 堰塘而建,李劼人题名为 “ 菱窠 ” 。始建于1939年,当时的主屋采用一楼一底的悬山式草顶土木建构方式,后经多次修缮改建,如今是一座窄巷黛瓦木梁的川西风格小院落。

△ 图据UPer:sibianma

纪念馆主楼的一楼,陈列有李劼人生前的书房、客厅等,二楼为藏书室书柜和李劼人藏书籍字画展,故居现辟有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李劼人珍藏书画及手稿展、纪录片《李劼人》供游人参观,并有李劼人收藏同名书籍供观众免费阅读。


先生的大河三部曲是对清末民初成都地区保路运动以来社会历史、饮食、方言及各个阶层的市井文化的深刻洞见,巴金先生曾说: “ 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 ” ,所以,也有“读李劼人就是读老成都的市井文化”的说法。UPer: keyou2表示:天回镇的蔡傻子、蔡大嫂、罗歪嘴儿 …… 深爱《死水微澜》这部用最真实、最真挚的笔触刻画成都以及成都人(乃至四川和四川人)的小说!

对于向上网友来说,先生在担任副市长时期的事迹尤其值得关注,人民南路就是在其任内主持规划修建的。

△ 图据UPer:hikitty


2019年9月开街的东门市井,跟李劼人故居 “ 菱窠 ” 比邻而建,将李劼人笔下活色生香的成都市井生活再次还原,依托名人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消费”的创新式公园。


灰墙、黛瓦、木梁,占地40余亩的东门市井,不论是大体建筑还是细节设置,处处都凸显了老成都味道,公馆建筑群、下沉集市广场、铺板小馆、坝坝茶 …… 仿佛一下重启记忆之门。


街区内 “ 菜市坝 ” 、 “ 天回镇 ” 、 “ 邓幺姑 ” 等出自于李劼人先生作品《死水微澜》中的名字,也算是致敬先生,非常有小说代入感。


浮雕艺术墙则重现了篾匠、打铁铺、捡瓦匠、钉马掌等曾存在于街头巷尾的18种老成都手艺,以及 “ 赶集 ” 习俗, “ 揣三块铜板买米买菜买欺头,提一个篮子打油打醋打烧酒 ” 。

 图据UPer:sibianma
看到这里,其他区域的网友一定会问,哎呀,太安逸了嘛,我们有没有公园啊?UP君告诉大家,不用担心,早安排上了。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9—2035 年)(送审稿)已于今年6月完成公示和社会意见征求。《送审稿》明确,至2035年,成都中心城区367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建成各类城市绿地2058.02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的56%。其中,具备公园功能的绿地3642个,面积为1633.34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的44%。


按照规划,至202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建成示范性精品公园10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4平方米/人;至203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规划建设综合及专类城市公园141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6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5%,实现 “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 。


从上图可以看到劼人公园就属于 100 个示范性精品公园之一,通过锦江绿楔,以中环路绿道为轴线,它将与大观堰公园、晨辉路公园、锦江体育公园、琉璃路公园串联起来。UP君去年曾经介绍过晨辉路公园和锦江体育公园的建设情况,感兴趣不妨翻一翻,现场直击|锦江中环超大公园来了!城市绿楔了解一下


▼▼▼

西门有宽窄巷子,南门有锦里,东门一直缺乏以文化为基底的场景化消费街区,劼人公园全部建成,面积将达百亩,成为成都又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IP项目。下一次亲朋好友来成都,不妨带他们来逛逛这里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