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氏起源文化

 寻荀文化 2021-02-05

(一)寻根问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和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当代人寻根问祖,认识本姓源流与原始祖居地,解决“根在哪里?我从哪里来?”等历史问题。从而效法祖先的创业精神,激发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热忱。

当今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和台湾同胞,尊宗敬祖的爱国热忱极其高涨。荀姓人也一样,目前正在通过聚会、组织研讨、网络交流等方式对荀宗事宜进行承传,对“荀学”文化进行弘扬,尊宗敬祖,热爱祖国的热忱同样十分高涨。

寻根问祖,离不开姓氏文化。我国姓氏文化的诞生,源于历代史官对当朝的帝王将相,贵族官员的姓名、籍贯、官职名称、家庭出身、宗派系统等的记录资料,并汇编成册,以遗后世,目的在于使王族官员的后代“各知其姓之所自,不至数典而忘其祖。”但因战乱频繁、历朝官方姓氏档案或民间家谱、族谱等文物多有散失,或残缺不全。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后人对各类典籍进行整理和研究,尽可能的拾遗补阙,为祖国姓氏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对自家的家族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传汉文字出现于黄帝时代(约前26世纪),黄帝史官仓颉,效仿鸟兽之迹,创造了汉字。黄帝用文字“正名百物”、“正名姓氏”。从此,各原始氏族,开始以文字为氏族符号,取代图腾(崇拜物),而进入文明时代。黄帝即中华人文初祖。本部分多参考陈树三、郭宴春合著的《中国姓氏起源探讨》,以下简称《陈书》。

《陈书》说:用文字代替图腾为姓氏符号,优点有二:其一:汉字繁多,包容量大,12000姓氏,包罗万象,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其二:是永久性。一经定姓,白纸黑字,历历在目,代代相传,永不改变。许多姓氏,与史共存,与华夏文明同在,长达四五千年之久。

文字代图腾,姓氏属性便成定局,各自形成传代系统,如江河行地,浩荡前行,无时或息,不可阻挡。无论历史如何发展,国人认姓如故,企图改变姓氏之思,实为空想。常言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维护姓氏尊严,对于每个中国人维护人权、尊重人格来说,十分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许多古老国家渐次衰亡,而中国则劫难不衰,历久益盛,其因之一:当推各姓同胞团结在汉族周围,共同维护族姓尊严,从而形成地域性或全民性的强大凝聚力所致。

荀姓是最古老的16帝宗大姓之一,是正宗的汉族基本宗祖帝姓,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姓,是德才与功业同为卓著的象征,是最根本的尊贵之姓。荀族始为强宗大族,黄帝时期、周朝、春秋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曾辉煌显赫,繁荣昌盛,是中国姓氏史上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在后代的发展历程中,亦将团结凝聚,循宗返祖,出类拔萃。

(二)、具体渊源:

我国的氏族姓氏发展史,大致可分为无姓氏时代和有姓氏时代两个历史阶段。前者属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后者属于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一般以黄帝时期为界限。黄帝以前未有文字,氏族以崇拜物为图腾(族徽、族记),图腾分为:动物图腾、植物图腾、其他图腾(如:山、水、土等)。荀图腾经过漫长的演变,原是古代珍稀草名,可以入药,可以酿酒。《山海经·中山经》记载:“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木,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晋朝学者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山经》中记载:“荀草赤实厥状如葌,妇人服之,练色易颜。”清朝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也记载:“方伯九姬,最爱者春芳、叶氏,年将四旬,而风貌嫣然,似服仙家荀草者。”“黄华赤实”就是这种植物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也就是古称的“荀草”。荀草今称香麻、黄麻,叶子可食用美容,清香可口,有解暑清热、滋润清补的作用,属于健康佳肴。既可入药,可酿酒,便与酒有密切关系。荀,原始图形为 ,由酒器 (甲)演变而成。古文字学者以为: ,表示觞(酒器), 表示饮酒者的眼睛倒映于酒中,后来的篆字为 、正楷字为“荀”。

在黄帝之前的无姓氏时代,植物“荀草”作为一种香草,可熏香,可入药,可美颜,可酿酒,得到以目映酒的意境。“荀草”有这一系列的功效,便使人进入熟悉掌握阶段(发明),产生经常的食用者、崇拜者。这些常用及崇拜“荀草”的人们(血缘关系)组成氏族,渐而形成部落,确立了以“荀草”或“ ”这样的图腾为姓氏(徽记),都城(地域)、建国(联邦),即古之荀国也。古荀国,应该是黄帝后裔对这种图腾部落的称谓,周朝人称黄帝时的荀国也该是古荀国,春秋时,对周朝代的荀(郇)国,也该是古荀国吧。有了古荀国,便应了“荀本为姓”之说。就是说,在汉字发明之前,在黄帝封土赐姓之前,作为这一氏族的徽记,荀姓便已经出现了。《陈书》说:“古之荀国或即始居于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辑者以为:或即尚有其他部落仿效荀图腾而为之国,或即有“君王”赐封臣下以国,亦称荀国者,即音、形、义相同之荀国,当然并非其一也,包括黄帝、文王、帝尧后裔及春秋前期所建之荀国,皆可另存也。

荀:黄帝是汉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的共祖,即“人文初祖”。在古代帝王世系上,黄帝是我国五帝时代的第一帝,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有汉文字记载而且世系分明的正宗皇帝。黄帝首创“赐命”制度。《尚书·禹贡》载:黄帝派其子弟亲属,到封赐的地方去建立国家政权,同时给它起个国名,于是,受封赐人(国君)及其后代就以此地名为国号,又以国号为姓氏。史称“封邦建国,赐姓命氏”或称“赐之土以建国,命之氏而立宗。”相传黄帝有29子,其中有18子受到封赏,共为16姓:“江、若、顾、林”,“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封邦赐姓的条件:一是德才兼备,二是功业彪炳。“以德赐姓,德薄者不录。”每位子弟亲属或氏族成员,一经得到赐封,便成为当地有权势的首长,他们的氏族就成为当地尊贵的“望族”亦称“郡望”。因德薄无条件受封的成员,便“微为庶人”,成为治于人的没有姓名的老百姓或奴隶。黄帝之子荀姓,列于后14子所受12姓的第8位,与其他15位黄帝子姓一样,是汉族姓氏之宗祖姓,是中华姓氏史上的根本姓,于此,衍生出许多后代姓氏,古荀姓之“荀”也出现了同音字(郇、郇)。现今的汉字部首“右耳刀”即古字“邑”。“邑”表示地域或城镇。引申为某氏族有了自己的地盘。因此,从荀到郇(郇),表示荀氏族从居无常处的游牧业,进入了农业定居,有了自己的领地,并建立了氏族组织。《陈书》说:古荀氏居于今山西解县,解县的荀氏族,在春秋时,为晋国曲沃公所灭。今山西新绛县的荀氏部落,先时被周文王征服。

关于黄帝时期的荀姓始祖,辑者与《陈书》研析如下:黄帝有29子,先赐4子4姓:“江、若、顾、林”再赐14子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

即赐18子16姓,有11子未得姓而为庶人。

所以,应该有:两子同姓者两拨(两姓);或三子同姓者一拨。如此,方可成形18子16姓。

“黄帝有大臣荀,始为冠”。好多书籍将此荀臣误名为荀始,辑者以为:“荀人后世无称荀始者,姑且将此先人误之为荀始无妨,虽存不严谨、失尊重之嫌,然则,犹便后人纪念之。”

那么,荀始作为黄帝的一位臣下(或臣子),是否为受姓之人呢?是否为受姓二兄弟之一呢?是否为受姓三兄弟之一呢?或者,是否为受姓者之子呢?

若是受姓者本人(只赐一子为荀姓),便是荀姓始祖。

若是受姓者本人(同授二、三子为荀姓),亦是荀姓始祖,同时,另有一位,或二位荀姓始祖。

荀始若为黄帝孙辈人(黄帝当朝臣下,不应超出孙辈以下),他便不是荀姓始祖,而是荀姓从始祖。即便是从始祖也是始祖范围,且与祖根极近,且有所发明创造,如此,再次姑且,以为:“荀始—荀宗肇始始祖。”也因为,“黄帝十二子姓中有荀,列位第八”、“相传黄帝时,有大臣荀,始为冠”。“列位第八”与“有大臣荀,始为冠”,并无辞章断句之嫌;亦无文意相离之音。

黄帝时的命姓制度,为虞夏商等历代王朝所沿用。到西周时,周武王大肆封邦建国,把赐姓命氏推上了历史的新高潮。“分封制”是新生姓氏的发动机。周武王为了巩固西周的政权,把他的子弟或王亲国戚和功臣人物,分派到地方建立行政机构,称为:“诸侯国”即地区政府。同时“以藩屏周”就是利用诸侯国政府的势力加强地方统治,就像篱笆维护田园一样,保障姬姓周王的安全。当时分封到地方建国的官员,必须以国号为姓,才能得到土著居民的拥护和原始氏族的信任。据史料载,春秋时代124个诸侯国中姬姓诸侯国便有32个,占总数近40%,这32个诸侯国之一就是郇国。轩辕氏(黄帝)生于姬水而姓姬。

郇:周文王征服了郇(荀)氏部落,派大臣(第17个儿子姬葡)到郇地(今山西新绛县)建立郇国,史称“姬姓郇国”。该姬姓郇国专职控制和管理重要战略物资食盐的生产与运输,后简称荀国。春秋时为宋所灭。当时,姬葡便称郇伯,以国号为姓,即郇姓,其后代子孙改郇为荀。《元和姓篡》载:“荀,周文王姬昌第17子荀侯之后,以国为氏,后去邑为荀”。又载:“周文王的一个儿子受封于郇,建立郇国,称郇伯,都郇城,其子孙改郇为荀,以荀为姓。”《姓解·四六》:“颍川荀氏有二出:其一,黄帝14子之一姓也。又,周文王庶子,封于郇,其后子孙去邑加草。”《陈书》说:“春秋郇国在今山西临猗,为周文王儿子的封国,后为晋所灭,以其地制邑。即《水经注》:“汾水又西经荀城东,古荀国也。”如此说来,周文王便另有一子或二、三子与姬葡一样,也被封于郇地(另地:临猗或他地)了。

荀:源于伊祁氏,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侯隰叔之后,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是帝尧后裔刘累的后裔。自从郇国被晋国吞并后,原郇城成为晋国重要的城邑(郇邑),地范扩大至今山西省晋平县以西一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杜预注:“孔甲以刘累代彭姓之豕韦。刘累寻迁鲁县,豕韦复国。”当初刘累被赐封为御龙氏,为孔甲饲养龙(马),他的封地就在豕韦,遂为豕韦氏。后来刘累豢养的龙死掉了,便逃难至河南偃师,后人不敢再称御龙氏、豕韦氏,以祖名为姓称刘氏。成汤灭夏桀后,大封先圣后裔,刘累的后人再次被封为豕韦氏。《左传》中杜预注曰:“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乘其国,为豕韦氏。”后来又曾被取消封地。但商高宗武丁中兴王朝,再次消灭了彭姓的豕韦国,又复封刘氏族人为豕韦氏。《史记集解》中引贾逵之说:“祝融之后封于豕韦,殷武丁灭之,以刘累之后代之。”周武王姬发灭殷商之后,再封先圣后裔,豕韦氏作为帝尧后裔刘累的后裔,被封到唐地,遂为唐氏一族,后又迁至杜城,遂有杜伯,杜氏也由此生,建有杜国,至禄,即杜伯,一名杜献,在《国语·周语上》和《墨子·明鬼下》中都有明确记载。周宣王姬静(姬靖)四十四年(前787年),杜伯被周宣王诬杀,三年后显灵,用鬼箭射死了周宣王。杜伯被冤杀之后,其子杜隰叔(唐隰叔)逃命到了晋国,杜国遂自然灭亡。杜隰叔到了晋国之后,被晋穆侯姬弗生任命为士师,即专职执掌军队和刑法的上卿,并赐封于荀邑,史称其为荀卿。荀卿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邑的名称为姓氏,称荀氏,世代相传。

荀卿(隰叔)生有二子,分别叫做士蒍、士荐。士蒍字子与,乘父业,也做了晋国的士师。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载:士蒍生子名成伯缺,成伯缺生子士会。荀卿后代五世其昌,家族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才能的延承,在士会时期达到了顶峰。士会当世时,晋国王位传让发生了不测,士会便逃到了秦国。后来士会虽然又返回了晋国,但仍有部分族人留在了秦国,而留在秦国的族人皆称刘氏(留氏),但因为没有什么爵位,后来皆流为平民。

荀卿稍后一些,有“荀侯、贾伯伐曲沃”之事,载于《左传·桓公九年》。说的是周桓王姬林17年(前703年),荀国与位于今山西襄汾市东部的贾国君主贾惠伯姬兕曾经联手一起讨伐曲沃国。不久之后,由于郇国重要的战略位置,被强大的邻国晋国所吞并。郇国归晋之后,其王室子孙与部分国民一度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加草而为荀氏,故国境地为荀邑。

郇:《赵世家·世本》云: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以采邑郇为姓,后改郇为荀,称荀息。从此,薪火承传,世代繁衍。《陈书》曰:为晋国曲沃武公所灭的解县荀氏族,连同其地赏赐给大夫原氏黯(姬逝敖),原氏黯以地名为姓,姓荀氏,称荀叔。此后,郇、郇两姓均统一为荀姓。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世本·卿大夫世本》曰:“荀氏,晋大夫姬逝敖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献伯偃。偃生穆伯吴。吴生文伯寅;逝敖生庄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庄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跞。跞生宣子申。申生襄子智伯瑶。”本段说的是荀息有切实的姓名;有切实的繁衍记录。

附:观姬族世系·定荀祖年代

黄帝之前,族徽“荀草”(崇拜物)是荀氏族的标识性姓氏。

公元前2600年,是黄帝姬轩辕时代

约前2550年,是黄帝长子姬玄器时代,即荀始(大臣荀)时代

约前2450年,是圣君唐尧(尧帝)时代

约前1100年,是周文王姬昌时代

约前1050年,是周武王姬发时代,即荀伯(荀侯·姬葡)时代

约前800年,是周宣王姬靖时代,即帝尧后裔荀卿时代

前703年,是周桓王姬林时代,即荀侯、贾伯伐曲沃之时

约前690年,是周惠王姬良(晋献公)时代,即荀息时代

约前660年,是周匡王姬班时代,即荀林父时代

约前600年,是周简王姬夷时代,即荀罃时代

约前450年,是周贞定王姬介时代,即荀伯瑶时代

前315年—前235年,是周赧王姬延时代,即荀况时代

(三)、荀姓衍生

荀姓是中华帝宗根本大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诸多的后继姓氏;同时存在一些与荀姓血缘较近的姓氏,现简介如下。

荀:荀姓有许多支系,尚有同音字郇、郇、栒、旬等,但以荀姓本身为正统大宗,很早的时候,便多归为荀。

郇:从无定居的游牧荀,到有领地的农业定居郇(郇),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封于郇地”,“以郇制邑”不止一处。

栒:是春秋时的新生姓氏,源于晋大夫范文子(范士燮)以栒为姓。《陈书》说:“清末尚有栒姓,今则罕见。”文子先人姓荀,又为范氏、又为士氏,复为“栒”,栒复归荀。

中行氏:晋作三行(古代军队步兵编制,分中行、左行、右行。与中军、上军、下军相同)时,荀林父任中行大夫,荀庚任中行将军。荀姓此支,后称中行氏。

智(知)氏:晋国在景公之时,晋国大将荀首因功受封采邑于“智”地,故以智为氏,称智首。古代智与知相通。智,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程氏:春秋时,晋国大夫荀郑,荀欢等封采邑于程,后以程为氏,称程郑、程欢。程,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即晋之程氏出于荀姓。程郑、程欢、程滑、程婴等皆为荀姓。《春秋·左传》引杜预注:“晋荀氏支子食采于程,以邑为氏。有下卿程郑,亦荀氏家。此晋之程氏,乃荀姓之别,不与(程)休父同出。”《古今姓氏书辨征》:“荀,姬姓。晋大夫荀息,裔孙骓、嘉、会,皆卿大夫。族大,别为三:一曰晋公族逝敖,生林父,为文公中行将,谓之中行荀氏;二曰林父之弟食邑于智谓之荀智氏;三曰逝敖曾孙欢,食邑于程,谓之荀程氏。”今陕西咸阳、西安一带,古称丰镐京都之地,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发祥地,那里的程氏,长期直接受到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其民文化素质较高,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程姓文化名家和武化名将,如唐代名将程咬金,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南宋时形成“程朱学派”,从宋到清,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王朝统治人民的理论根据。现在程是大姓族,在中国“百家大姓”排第20位。

辅氏:荀果是智宣子荀申的族人,有先见之明,为避荀瑶“贪残不仁”之祸,乃私谒太史,求改氏谱,自称辅氏。后荀智氏果然灭族,辅氏善存,繁衍于世。

田氏:《通志·以邑为氏》言:“……故荀姓同见,又为田氏、程氏、辅氏…荀氏,皆晋君之同族。”

士氏:帝尧后裔荀卿(隰叔)为晋国士师(法官),其后代有人以此官职为氏。

范氏:隰叔荀卿的后裔封于范,即范士会。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亦云:范氏、中行氏皆出自荀姓。

原氏:晋公族大夫原氏黯,有部分后代姓原氏。

隋氏:士会功高,复封隋地,又称隋会。子孙有的姓隋。

伯氏:《通志》曰:伯氏有二出。一为伯益之后。一为中行伯(荀伯荀林父)之后。如伯宗、伯州等。

籍氏:晋卿荀林父之孙任朝中掌管典籍的官职,遂以籍为姓,称籍谈,属职业姓。又有籍偃。

苟氏:唐朝御史苟曾奉命出使少数民族吐蕃。因苟与狗同音,而吐蕃族忌讳狗,为了尊重吐蕃族民族风俗,苟曾乃改苟为荀,叫荀曾。此乃《中国通史》所载,不知后来是否复其本姓。魏晋及当代,苟氏皆大有名人现世。

孙氏:《古今姓氏书辨征》:“汉宣帝名恂,当时改荀为孙,以避上讳。故刘向校荀卿书,谓之《孙卿子》。”唐颜师古《汉书·艺文志》:“孙卿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中华姓氏通史·孙姓》:“……因此,后世有的孙氏家谱就以荀子(荀况)为本族始祖。”即言,部分孙姓与其他分氏一样,乃荀人后裔也。

附:源近姓氏

黄帝十六子姓:

江 若 顾 林 ,姬 酉 祈 己 滕 箴 任 荀 僖 姞 儇 衣。为封土赐姓。

周文王子姓:

姬 周 冉 晋 虞……很多。以国号为姓。

帝尧后裔之姓:

伊祈氏:帝尧复姓。圣君唐尧、生伊水、母居祈,是唐部落首领,都陶唐。

伊:尧生伊水,以伊为姓。

祈:尧复姓伊祈,以祈为姓。

陶:尧都陶唐,遂有陶氏。

唐:陶唐氏,分出唐氏。

杜:唐氏封杜城,衍生杜氏。

荀:杜隰叔受封荀邑,称荀卿,为荀氏。

士:隰叔为士师,因爵为士氏。

范:士会食邑于范,以范为氏。

留:士会返晋,留秦者姓留。

刘:帝尧后裔刘累姓刘;留秦者复姓刘。

丹:尧子丹朱封于丹水而姓丹。

朱:丹朱衍生为朱。刘累善养龙,又分出:

御龙氏、豕韦氏、豢龙氏、监利氏。

伐曲沃之荀侯,族姓衍生(帝尧后裔?):……无记载。

晋国荀姓及其衍生:

荀:山西省旬邑县“原始”荀(郇、旬、郇)姓,于平王东迁后至晋;晋侯封临猗荀;晋侯封解县荀;晋侯封新绛荀。

郇:姬姓郇(荀)氏,从此,荀息为祖(1)。

栒:范文子(士燮)以栒为姓,后改栒为荀。

中行:荀林父因官命氏。

智(知):荀首食智地,以为氏。

程:荀郑受封于程,称荀程氏。后姓程。

辅:荀果避祸改姓。

田:《通志》曰:荀姓同见于田氏。

孙:荀况避讳改姓。晋卿荀林父后裔。

伯:《通志》曰:中行荀伯后裔之氏,如伯宗等。

籍:林父之孙掌典籍以籍为氏,称籍谈、籍偃等。

范:荀隰叔封于范,为范氏。

原:原氏黯后裔部分为原氏。

隋:范士会受封于隋,以隋为氏,又称隋会。

附:姓氏由来

赐封得姓 以国号为姓

以食采邑为姓 以官爵为姓

以职业为姓 收养入赘改姓

避祸改姓 避讳改姓

以居地域为姓 以留别地(别国)改姓

复姓分出之姓 伪冒他人之姓

以谥号(褒贬)为姓 还有不知所出的罕见姓

——姓是根源,氏乃支系;当今说来,姓、氏义同。

寻荀文化公众号:xunxunwenhua

或者

公众账户搜索:寻荀文化

个人微信号:2299334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