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外一章)

 淮阴语文 2021-02-06

年味(外一章)

□骈国华

年味

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年味却被家庭主妇们早早地营造出来了。她们翻动着日历,计算着日子,超前忙碌起来,充分利用早中晚上的时间,把家里角角落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门窗、桌椅等擦洗得闪闪发亮,把需要置办的年货在肚子里反复盘算周全,一有空闲便往大街小巷跑,遇到想买的,就大包小包的往家提。

各大商场、超市也早早备足了各种年货,展开了红红火火的促销活动。大红灯笼、大红中国结、大红横幅,挂满了沿街店铺的门楣,促销的喇叭声刺激着人们购物的热情,柜台前人头攒动,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有天大的便宜,大家争着买,商家乐歪了嘴。

过新年,穿新衣,戴新帽,年味更被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撩拨得如火如荼。男孩子一个个被打扮得像小王子,女孩子一个个被打扮得像花蝴蝶。他们忽而穿梭在大街小巷,三五成群逛商场,逛新华书店,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喜欢看的画册书籍;忽而聚集在小区的广场上,跳皮筋,做游戏,还时不时炸响几个电子鞭,放上一串嗤花,乐得脸上开了花。

在疫情低风险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读书的大学生,为了能在年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给亲人一个惊喜,他们奔波在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为亲人挑选稀罕的食品或漂亮的衣物,拥挤在车站码头的购票窗口,川流不息地踏上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个个归心似箭。

留守在乡下的大爷大娘们,为了让外出打工、上学的孩子们回家过好年,东家杀猪,西家宰羊,这家忙着磨豆腐,那家忙着蒸年糕,鱼起了,鸡宰了,腌在缸里,挂在檐下,就等着儿孙们回来慢慢吃,村里村外,欢声笑语,庄前庄后,鸡鸣狗吠。

过了腊八就是年。要过年的味道就像开了坛的陈年老酒。香味飘散弥漫在城乡的大街小巷,大人孩子们的心醉了。




晒被子
      清晨,拉开纱窗,整个卧室都沐浴在阳光之中,明晃晃,金灿灿地亮。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前几日,寒潮来袭,气温降到了零下八九度,太阳好像也怕冻,躲在云层里不敢露面。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电子钟上的温度表显示,室内温度在七到八度之间。室外无风,枝不动,叶不摇,阳光灿烂。老伴说,赶快把铺的盖的被子都抱到晒衣架上,让太阳晒个透!我说,好啊,我两一起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四点钟左右,老伴说,把被子收回来吧,不然就凉了。她从晒衣架上收,我接过来往房间床上抱。晒过的被子蓬松松,温乎乎,还有一股香喷喷的阳光的味道。我说,今晚盖在身上,保准一点凉意都没有。老伴说,那还用说,晒过的被子盖在身上,要多舒坦有多舒坦!隔壁邻居从阳台见我们老俩口有说有笑,不亦乐乎,便拉开凉台玻璃窗对我俩大声说,你们老两口,晒被子,收被子也一起忙啊,配合得还真默契呢!我也调侃说,那是,要不怎么说“秤砣离不开称杆,老头离不开老嫚”呢!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500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