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衆妙之門 2021-02-06

作者:黃爾文

公元2021年2月4日


【引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の千古斗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在辩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谁对谁错?

这个问题争论了非常多年,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今天我就来帮助大家,彻底破解这个问题!


【第一章】

为什么斗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之所以“这两个问题”一直都争论不出一个答案,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本身就不应该存在“争论”:因为这是两个“不同领域”、“不同维度”的问题。


01.

先来看看“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就像是在探讨“物种起源”,像是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物种起源”。

像“达尔文”说:“物种是如何‘进化、演化’地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是“唯物主义”的概念。

所以“唯物主义”它讲究的是:“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这有毛病吗?没毛病!

它说:“物质”决定“意识”。

这有毛病吗?也没毛病。

因为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意识”就是我们大脑的一种“功能”啊!

那我们的“大脑”就是一种“物质”啊!

所以“物质”(大脑)决定“意识”。

有了“物质”(大脑)才产生了“意识”。

这也是没毛病的!

所以这才是“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这两个概念”它本来所表达的意思。

就是在探讨:

“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是怎么从‘物质’,慢慢演化出‘意识形态’这样的一个东西的?”

这才是所谓的那个“唯物主义”,它背后所告诉我们的这个“科学原理”。


02.

再来看看“唯心主义”

而“唯心主义”探讨的是:

人的一生, 应该怎样拥有一个更好的“活法”?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是这样一个“维度”的学问。


03.

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不应该拿来争论。

因此在我看来,我认为:

所谓“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在探讨一个“科学的问题”。

是在探讨一个:“客观世界”如何“演化”、如何“迭代”、如何“形成”的,这样一个“科学的问题”。

而“唯心主义”探讨的是一个“主观的问题”,就是:

“每个人面对自己的这场人生,如何活得更好?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样一个问题。

“两个问题”(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不应该拿来争论、争辩。


【第二章】

背后的本质:导致争论的原因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那为什么导致了这么多人拿这两个问题来争论、争辩?

是因为人们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这两个“知识概念”。


01.

“唯物主义”的误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唯物主义”,大家是如何错误地“理解”并“运用”的呢?

本来说“意识”:是因为先有“物质”,慢慢再迭代演化出“更高级的功能”,就是这个“意识形态”。本来讲的是这么一回事。

结果他们就“死记硬背”着:“物质决定意识”的这条概念,然后就发明出了很多的“歪理”。

比方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意识形态的)建筑”。

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本身是关于“宏观社会发展”的理论。

提出这个理论原本针对的对象就是“宏观社会”,而不是针对于“个人”!

要注意:主角是“社会”,那么这里的“经济基础”等同于“生存基础”。

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所指的就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但是对于个人来讲,“经济基础”便是一个“抽象概念”,每个人心目中可以有不一样的“经济基础”的“标准”。当人们把这个“概念”进行错误解读,并信奉为“人生信条”,由此便产生了大量“负面影响”。

人们被误导认为:

我必须先拥有很多的钱,拥有各种数不尽的物质,我才能去追求拥有更高级的“意识形态”。

如果我没有钱、我没有足够多的物质,我就没有资格去追求更高级的“意识形态”。

在我看来:这完全就是个“歪理”!

为什么?

原本讲的是:“意识形态”是由“我们身体”的这个“生命物质”决定的。

即:我只要“活着”,我的“人体”活着,健康地活着,我有这个“大脑”在,我就有“意识形态”!

而绝对不是说:

我要“追求物质”在先,我要追求得到“很多的钱”、“很多的物质”,然后我才有“资格”去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上层建筑)

在我“发财致富”、成为“人上人”之前,别跟我谈“高尚”(上层建筑)!

那这真的是一种“扭曲”的理解。

而这种“扭曲”的“解读版本”,是来自于:

一些人 被“生存本能”彻底“支配”、“奴役”着,变得“自私自利”、“无良缺德”而“没有底线”。

所以他们找出来这样的“理论”,来给自己的“无良行为”做借口!

类似的还包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

他们追逐的是“私利”,因此他们根本不需要“正确地解读”这些“理论”,他们只需要这样的“解读方式”对他们“有利”。

就算会误导人们走向黑暗,他们也在所不惜!

他们只要“利己”,“损人利己”在所不惜!

这种“错误”的“解读”,居然成为了“普世的价值观”。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

“对!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一切都要先追求“经济基础”,每个人都不断地追求“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物质”!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完全不需要考虑“上层建筑”、不需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德?是不是拥有高尚的情操?是不是应该追求一个美好的人的内心品质?是不是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变得不重要了,一切都是“赚钱”最重要!

形成了这样一种为了索取、不择手段的“普世价值观”,非常地可悲!

本来只是说:“活着”你就有“意识”,“意识”是人大脑的一种功能”。这样的一个“科学理论”,就变成了一种:“人的活法”、“错误的活法”——不断地“逐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哎呀,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导致恶劣的价值观”,导致了“恶劣的社会风气”。非常悲哀!


02.

如何证明:他们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错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很简单的:“科学研究”讲究的是“证伪”。

我们不是要“证实”它,我们不是要说:

“哪个人有钱了,然后他变得很高尚……”

“我在看到一些没钱的人,他不够高尚……”

我不是举两个“证实”的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个观点对了。(这顶多是“相关关系”,绝不是“因果关系”)

我只需要用“反证”,证明他这个观点错了,就可以了!


03.

孔颜之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我们知道什么叫“孔颜之乐”啊?

就是“孔子”啊,以及他一个学生“颜回”,他们非常的穷!

颜回是穷到什么程度呢?穷到都没有饭吃,没有地方睡觉!

所以身边认识颜回的人都说:“你这么穷,你怎么活下去啊?”

但是这改变不了颜回依然活得很快乐!

孔子说:“哎呀,还有比颜回更美好的人吗?”

因为,颜回他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非常的强大。尽管他无比的贫穷落魄,但是他拥有着非常强大、非常高尚的灵魂, 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的快乐。只要活着,他就能感受到快乐!

没有饭吃,他能享受“饿肚子”的快乐!

穷光蛋,他能够享受“贫穷”的快乐!

生病的时候,他也依然能够保持“心花怒放”的状态!

所以孔子非常地认同这个颜回。

其实孔子也是这样,孔子在那个阶段,也是非常的穷,睡觉连枕头都没有。

孔子说:“我没有枕头,我打侧睡的时候,我就枕一下自己的手臂当枕头用,我不也很快乐吗?”


04.

来点“佛教”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学过“佛教”的朋友会知道:生命就是“无常”的。

“幸福快乐”来自于“接受、接纳无常”,能够用心感受每一刻“活着的当下”,那种“淡淡的喜悦”,感受“呼吸”的美好,感受“还活在世间”的快乐!

因为我们终会死去,“抗拒无常”、“不接受无常的发生”,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

(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感受到快乐”, 因为“快乐”和“幸福”是一种“能力”。就是在于你真的用心去感受它!


05.

继续“证伪”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我们又可以看到很多很有钱的人,他依然不快乐!

我们看到很多很有钱的人,他依然道德败坏!

那你说:“经济基础”真的决定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吗?

根本就不是!

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有身体在、有大脑在… 你就可以追求“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06.

问题出在:“命题”使用“抽象概念”造成“理解偏差”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所以真正靠谱的“命题”,不应该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个经济基础的“概念”,太过“抽象”:也许是因为人性当中的“贪婪”和“自私”在起作用,导致没什么人会将它理解为维持生存的必要经济基础,大部分人都理解它为衣食无忧的经济基础,甚至很多人理解为富可敌国的经济基础

这导致人们一生不断 追逐利益、追逐欲望!

要知道:欲望是痛苦的源泉,欲望也是罪恶的源泉!

“利益至上”的文化,可以让人“为了利益”而“没有底线”!“为了利益、损人利己、不择手段”,这就是“小人”的“价值观”。

当社会中的“恶人”、“小人”数量足够多,整个“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会被彻底污染,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导致人性中的“恶劣”被彻底激发!

这将是一个人人自私自利、相互损害、相互防范的悲惨世界!

所以:该“命题”不应该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多人会将它“错误理解并运用”,还信奉为“真理”!害惨了自己、害惨了大家、害惨了世界。


07.

大骗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还有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是同样的性质!

此处的“为”本是“修养、修为”的意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来表达的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但是“无良目的的人”故意“扭曲了”原有的意义,他们将其解释为:“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就天诛地灭!”

他们用错误的解读版本,误导世人:“人都是自私的”、“别人与自己是等同的自私”、“每个人为了自身利益,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自私自、利无良缺德”的行为,找到了“名正言顺”的借口。把“黑”说成“白”,“白”说成“黑”!

可悲的是:这种错误的解读,居然也成为了“普世的价值观”。无比悲哀!


08.

靠谱的“命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所以这里需要将“命题”纠正:

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生存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活着,就可以追求“意识形态”!

而不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误导人们的)“狗屁话”!

我是这样认为的。


09.

总结一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所以当他们说:

“必须先拥有很多物质,我才可以拥有高尚的意识形态”……

“必须赚到很多的钱,我才可以拥有高尚的意识形态”……

有这个“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一个人能够有资格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是个“伪科学”、是个“伪命题”。因为我用“证伪”的方法,证明它是不成立的了!

OK?


10.

“唯心主义”:

人为何要注重“意识形态”?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那我们来看:

孔子和颜回在很穷、很惨的时候,依然能够活得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

为什么他们能够活得如此的快乐幸福?

是因为他的“高级”的“意识形态”,因为他掌握了“真正的智慧”。

所以你看到没有?

真正让我们“活得好”的、“活得幸福快乐”的、“拥有更美好的人生”的、“感受到人生美好”的,是什么?

是我们的“意识形态”。

我们看到世界上有许多“拥有很多财富、权力、名誉、地位、物质”的人,他们活得很痛苦,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那些“活得很快乐”的人,他们一定是拥有着这个“智慧”的“高级”的“意识形态”的。

所以:“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活得好”的,包括能够让人明白“如何活出生命意义”的,一定是我们的“意识形态”!

所以——

人的一生,我们核心的追求:到底是追求“物质”,还是追求“意识形态”?

如何能让我们“活出美好的人生”?如何能让我们“活出生命的意义”?

决定在哪里?

根本不是由“物质”(普世价值观当中,人们所追求的“物质”)来决定的,而是由“意识形态”来决定的!

而这个“意识形态”所依赖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这个人的“身体”还活着,我们的“大脑”还活着,就足够了!

根本不是需要所谓的“追逐财富”,只要“活着”就可以!

所以——


11.

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要“活得幸福快乐美好”,我们所需要的“前提”是什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活着

首要前提是:我们活着。

我们追求“健康地活着”,但是不要迷恋于“追求欲望”(包括迷恋于追求金钱、物质):“欲望”带来的是“痛苦”、是“人性的恶劣”、是“不良的心态”。

所以说“无欲则刚”:没有了“欲望”,人的内心就很强大。

“不被欲望束缚”的人,才真的能够“活得洒脱”,才真的能够“感受到幸福快乐”。

“欲望”得不到满足,将是莫大的痛苦。

好不容易满足了“欲望”,在短暂的“多巴胺的刺激”过后,人瞬间就陷入到“无聊空虚”当中,被迫再度追求“新的欲望刺激”,那就是下一个“走向痛苦的循环”。

“追求欲望”是“堕入痛苦”的“死循环”,而“降低欲望”反而能让人获得“持续的快乐”。

这是“佛学”的智慧,也是“享乐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满足“生存的基础”,追求“健康地活着”,降低“过度的欲望”,不断优化“意识形态”,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最“美好、幸福”的人生。

“活出生命的意义”,便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世界向好”的“核心内在驱动力”。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优化“意识形态”,活出“生命的意义”

其次是:我们要拥有“足够高级”的、“智慧”的“意识形态”。

那么这就是人应该去追求的东西。

所以:人生的“重心”(侧重点),应该是放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上。

我们应该去关注:我们能够去做些什么?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得到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用这场生命去做了什么”。

我们最终一定会死掉,我们会回归这个世界的一些“细微的物质”,我们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物质”是属于这个世界的,“物质”不属于我们。

正在进行聊天沟通的“我们”,“我们”是我们大脑当中的“意识形态”。

而“我们”的“大脑”、“身体”,也是“物质”,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那我们就不可能得到什么,一切都不属于我们!

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再迷恋于“追求得到”了。

“得到多少”都没有意义,“得到多少”都是暂时的。

但是,我们虽然不能真正“得到什么”,我们的“意识形态”却能让我们真的“自主去做些什么”!

你看:“生命的意义”就来了!

人生不能让我们得到什么,但是人生能让我们去做些什么!

我们得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付出。

我们最终什么都带不走,但是我们可以做些事情来带给世界一些影响,我们可以留下些东西来给这个世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只有我们“大脑皮层”的这部分“高级意识形态”,才是让我们能够决定去做些什么的…… 从而改变了这个世界的。

这是“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在“我们的意识形态”:如何能够不断地修炼、提高,让我们能够活得更好,活出生命的意义!

而在我们“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来自于“超越死亡的游戏”(无限游戏),也就是“我们能够留下些东西来给这个世界”。

要么你留下你的“后代(基因)”给这个世界;

要么你留下一些“文化遗产”给这个世界,能够在你死后,依然给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和改变”;

那么你这场人生就没有“白白活一趟”,你就没有“来世间白白走一趟”。


12.

摆脱“动物性”&“社会惯性”的束缚:真正“自由”的“高级意识形态”。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我们看到许多人,以及“其它动物”,仅仅作为一个“物质”存在,从出生到死去…… 他们跟其它“木头”、跟这把“木椅子”(泛指“没有生命的物质”),有什么区别吗?

只是“他是活的”,椅子(泛指没有生命的物质)是“死的”。

有天“椅子”也会“幻灭”成为其他的“细微物质”…… 分子、原子…… 变成“泡影”;而他也是一样。

那我们“人”为什么叫“高级动物”?“高级”在哪?

如果我们像“其它物质”一样,也仅仅是“存在一场”,就变成了“分子”、“原子”……就没了。……这样“高级”在哪?我们的“存在”,跟“其它动物”、跟“木椅子”,就是一样的了。这样我们和“没有意识形态”的“物质”一样,仅仅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被“世界”带着走,我们被这个“自然的原理”带着走,被“基因”当中的“生存本能”带着走,被“社会的惯性”带着走……我们像是被安排好了一样,没有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没有了“我们自己能决定”的部分,那么“意识形态”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难道:拥有“意识形态”的我们,存在于世界上,不可以有“自己能决定”的部分吗?

可以有!

这恰恰就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高级之处”。

“人类意识形态”,它的“高级之处”是在于:“意识”能够 影响、改变、甚至决定“物质”。


13.

“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我拿起了一只“小鸟模型”开始了演讲:……)

这只“鸟”它不是“真正的鸟”,它是一个“模型”。

它是怎么诞生出来的?

是某一个人,他的大脑想到:

他想要做出一个这样的“艺术作品”。

所以他去制做出来了!

没有这个人的“想法”,就没有这个“小鸟模型”的出现。(他的“意识”决定了这个“物质”的出现。)

这就是:“意识”决定“物质”。

那这就是所谓“唯心主义”里面的“核心原理”。


14.

“唯心主义”的误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意识”确实能够“影响物质”、甚至“决定物质”,但是“物质”并不都由“意识”来决定。

(即:“物质”并不都由“意识”决定,仅仅是客观存在了“意识能够决定部分物质”的现象。)

但是有些人非要将“事物”看得“极端绝对化”,人们“犯错误”就犯在这里:他们觉得“意识”既然能“决定物质”,那么“世界上一切的物质”都是由“意识”决定的。

甚至认为:整个宇宙、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远古时期”的某一个(神明的)“意识形态”创造出来的。

在我看来这是“很荒谬”的,这“很不科学”!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唯心主义”,其中最核心的毛病。

本来“意识能够决定物质”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注重“意识形态”的不断完善,活出我们生命的意义!

这根本不是在探讨“世界起源”的问题!更不是在探讨“宇宙本质”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关于“人生智慧”的问题。

意识能够决定物质”,是给我们启发,让我们领悟“人生智慧”。

物质决定意识”,是让我们知道“意识是怎么来的”?“意识”是“物质”衍生出来的一种“功能”。这是给我们进行“科普知识教育”。


15.

“物质”与“意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所以:你干嘛要这么“极端”、这么“绝对”呢?

为什么要“唯心”或“唯物”二选一呢?

为什么要“唯”呢?

为什么要“唯有心”、“唯有内心”?

为什么“唯物主义”?为什么要“唯有物质”?

为什么?

明明世界上就是有“物质”也有“意识”。

“物质”不断地迭代、演化,形成了“更高级的功能”,就是“意识”;而“意识”反过来又能影响或决定“物质”。

这就是“大家都存在”,是“共存”的,并且也“相互影响”的。

这样的一个“相互关系”,才是真正的“客观事实”啊!

那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物质”产生“意识”,“意识”又影响“物质”;它们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这很难理解吗?很矛盾吗?

一点都不矛盾,这就是“客观的自然规律”。


【第三章】

少有人领悟到的“自然规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物质”逐渐迭代演化出“高级意识”,“高级意识”反过来努力掌控“物质”。

“动物性”逐渐迭代演化出“高尚人性”,“高尚人性”反过来制衡“动物性”。

同理…………


01.

“复杂的人性”

是“动物性”的演化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人说“人性复杂”的这个“人性”;说“人性恶劣”的这个“人性”;“复杂”在哪?“恶劣”在哪?

尽管这些“复杂”和“恶劣”的“表象”,看上去“千变万化”,但其实“核心”和“其它动物的动物性”之“根源”是一样的:那些“复杂、恶劣的人性”就是“动物性”的一个“演化”而已。

不同的动物,自身条件不同,所处环境、境况不同…… 当然为了“生存”和“繁衍”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比如蜘蛛会织网,鱼可以在水里呼吸,鸟儿会飞,牛羊马站着睡觉,狮子群居,老虎独居………(都不同)

看到没?这些都是“动物性”(即:生存本能)支配下的“不同表现”。不同物种之间有不同,同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也会有不同。

“动物性”(即:生存本能)是一切围绕着“生存”和“繁衍”为“目的”出发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宿主尽可能地进行“生命延续”(生存)以及“基因延续”(繁衍)。

这套“生存本能”就像是写进身体里面的“系统程序代码”一样,是由“基因”编写好的“程序代码”,它让“动物们”像“机器人”一样,遵循着这套“系统程序”去“自动运作”。

我们“人类”本质上也是一种“动物”,“动物性”就是我们的“生存本能”。每个人的体内都带着这套“动物性”的“程序系统”,而它会自动控制着我们去“应对世界”甚至是“思考”!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生存本能”为了帮助我们在大自然中“生存”和“繁衍”,会自动控制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去遵循着一些“简单的准则”,来不断地在“外部世界”当中去应对、去应变,从会而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

在“动物性(生存本能)”的控制下,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同样是围绕着“生存”和“繁衍”的“动物性”,会让人类的“行为表现”呈现出各式各样的不同。

所以我们觉得,这些“表现”很复杂!我们就说“人性很复杂”。

其实这些“复杂恶劣的人性表象”的“根源”都是围绕着“生存”和“繁衍”。

其实这些“复杂恶劣的人性表象”的“根源”,其“核心”都是:我们被我们的“生存本能”所控制着。

于是就“衍生”出来了这么多“看似复杂的东西”。


02.

“原始人性”生出“高级人性”

“高级人性”制衡“原始人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但“人”和“其它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

是在于:人是“高级动物”。

“高级”在哪?

“高级”在:人的大脑啊,除了“脑核”(第一代大脑)除了“大脑边缘系统”(第二代大脑),还进化出了“大脑皮质”(第三代大脑)!

这就厉害了!“大脑皮质”让“人类”形成了“高级的思维能力”,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力”,这就是“高级意识形态”!

而这个“高级意识形态”能够去对抗“大脑边缘系统”所带来的那些“生存本能”的“自动反应”。

比如:“大脑边缘系统”让我们拥有了“情绪”,喜、怒、哀、恐惧…… 各种各样的“情绪”。

这些“情绪”本来是帮助我们在大自然中更好地“生存”的一个“生存本能”。

比如:

“恐惧”让我们远离危险。

“愤怒”让我们去反抗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事物。

“悲伤”让我们去寻求同伴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我们更加“合群”。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进化出了“大脑皮质”,拥有了“更高级的意识形态”以后,我们会进化出“情商”(自主判断和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我们用“情商”来更好地“调节控制”我们的“情绪”,而不被“情绪”这种“生存本能”彻底控制我们。

看到没有?这就是“大脑第三代进化出来的功能”和“大脑第二代进化出的功能”相互制衡,这样的一种现象。

现在我们可以拥有“高等的智能智慧”(高级意识形态),我们有“情商”,我们能够知道:哦~这是“愤怒情绪”!

然后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调节掌控”我们的“情绪”,不彻底被“情绪”掌控我们。

那以前呢?“原始人”的时候呢?

那时候我们祖先的“意识形态”还不够“高级”,完全被“情绪”控制,成为“情绪的奴隶”、“本能的奴隶”。

你看到没有?

随着“人”这种“生命物质”的迭代和演化,演化出“新的功能”,反过来制衡了“旧的功能”。

你看到没有?

这就是“自然演化发展”的一个“规律”。


03.

“物质”生出“意识”

“意识”驾驭“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那这是不是跟:“物质”的迭代演化,形成了“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变“物质”;一样的“原理”和“规律”呢?

所以这一点都不难理解!

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背后的“原理”以及它“真实的本质”。


04.

解除纷争,融会贯通,造福人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千古争论,今日彻底破解!

人们之所以长久以来不断地在争论“唯物”和“唯心”谁对谁错,就是因为大家把这些“概念”的“核心属性”给混淆了。事实上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这种争论和争辩。

那么我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实它们“核心的原理”都是没错的,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们都有错!

错在哪?

错在:为你为什么要“唯”呢?

大家不要“唯”!不要搞“绝对”,不要搞“极端主义”!

两个“理论”应该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而不是只能“2选1”。因为“物质”和“意识”本身就是共存的!

根据“唯物主义”背后的“核心理论”我们应该好好的了解这个“客观世界”,了解这么多的“物质”和“现象”,掌握这些“知识”、“原理”、“规律”,看到他们的“本质”。正如我们看到:“意识”的本质,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即:意识来自物质)

根据“唯心主义”背后的“核心原理”,我们也要了解我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的“意识形态”,好好用好我们的“意识形态”,去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更好”!活出生命的意义!

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我们的这个“意识形态”主动去创造些“好的东西”来给“客观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和“改变”!让未来的世界越来越好!让未来的人们越来越好!

这才是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真正“结合起来”,好好运用来造福我们的人生、造福人类、造福世界,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