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第四十三字,羌】 2020年第四十三周, 2020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 这个星期有一个节气和一个节日。 2020年10月23日是霜降。 2020年10月25日是重阳节。 跟这星期对应的甲骨文字是羌。 【羌族人服饰,图片来自百度】 中国历史上,从商朝到唐朝,一直都受到过外族的干扰。 甚至中国历史上的几个著名的典故,都分别和外族有关系。 比如,甲骨刻辞中经常出现的伐羌,获羌等记载, 都是殷商王朝和羌族之间的冲突。 再比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赶出了镐京。 平王东迁,分成了西周和东周。 再比如,汉司马迁出使西域,本来想联合月氏, 结果走出了后来的丝绸之路。 再比如,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汉民族受到了血的洗礼。 还有唐诗中的出塞系列中的名篇,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 不知道羌族和犬戎有没有关系, 也不知道殷商时期的羌和五胡乱华时的羌有没有关系, 总之,中国的历史和周边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密不可分。 如今,中国西南地区还有羌族的存在。 那么,在甲骨文中的羌字,该如何理解呢? 【羌,甲骨文字典】 甲骨文台历中就选用了甲骨文字典的解释。 首先,从字形上讲,羌,属于象形字。 从羊,从人,或从象绳索的丝形,表示绳缚之形。 甲骨文也有不同写法,有的简单,有的繁琐。 皆为羌字之异构。 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即羌族先祖, 早期居于甘肃辛店,李洼一带, 殷代羌与商为敌对国。 故卜辞中多有伐羌,逐羌,获羌等记载。 【羌,汉语大字典】 【羌,汉语大字典】 记得一次从成都出发去九寨沟旅游, 途径松潘县,可以看到特色的碉楼和石头房子, 很有异域风情的感觉, 原来这里这里是藏族羌族自治县, 主要的民族和文化是藏族和羌族的, 看着比较原生态, 要想多了解羌族的文化和变迁, 显然一定要来松潘看一看的。 大家看一下汉语大字典中羌族的主要地区分布: 茂县,汶川,北川,松潘。。。 这几个都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 不知道当年看到的那些高耸石头碉楼是否还健在, 人口只有30万左右的羌族, 如今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 有熟悉的朋友们可以下面留言。 【羌,演变,国学大师】 根据资料显示, 今天的羌族源于古羌, 应该就是当年和商敌对的那个羌, 显然羌后来就离开了原来的栖息地。 到了今天的西南一带, 肯定有很多凄惨的个故事, 很想了解更多关于羌族的历史, 如果大家有熟悉的,请多多赐教。 在我脑海中,有一个民族和羌族有共同的遭遇。 第一,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 第二,都有自己保存较好的文化, 第三,今天依然有文化的传承。 那就是纳西族,而且也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 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确实比较特殊, 因为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依然有自己文字的民族, 少之又少,纳西族绝对算是很有代表的一个。 他们的东巴文依然还保留着最初的样子,象形。 更准确说,应该是图画文字。 【2015年羌历年暨古羌卦卧节】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且还可以比较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不管以往有什么争端甚至是冲突, 那毕竟是历史中的一个过程,我们无法阻止,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在甲骨文台历中,和我们的民族相关的字只有这一个, 所以,很有必要再说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过去, 今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同是中华民族, 未来,我们都有一个公共的美好的未来。 能够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 最大的公约数,就要算是这个汉字了。 所以,学习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历史和含义, 是我们所有中国人,不管民族, 不限年龄都应该掌握的常识。 好,今天还用一个短句做一个小结。 羌字从羊自古传, 甲骨文里血泪染, 伴随华夏之更替, 如今羌族大发展。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五十六个亲兄弟, 过去历史已过去, 共同面对中国梦。 相关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