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抗癌新星【安罗替尼】,正确打开方式!

 肺癌康复圈 2021-02-06

在今年的五月初,上市了!民族抗癌新药,中国肺癌患者新希望!安罗替尼这次也被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和转移性肾癌。很多肺癌板块的觅友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是喜大普奔,都想要使用一下这个新的药物。

关于安罗替尼的互助提问,在觅健的肺癌圈子里面也逐渐多起来了。于此同时,小编也注意到有些患者使用安罗替尼出现了有些问题,或者是过于迷信新药,导致错过了适合的治疗。那么今天就来进一步为大家剖析下这个民族新星的利与弊。

安罗替尼,脱颖而出!

安罗替尼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其实还是有非常多兄弟的,之前我们也做过总结(抗血管生成治疗)。安罗替尼之所以在众兄弟中出众,也是有自己独特优点的!

1

给药方式:连2停1

这种给药方式,也是经过科学家们验证的,不但不会影响药物效果,还可以降低副作用,提高耐受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价格上面,也帮患者省了不少钱。

2

安罗替尼靶点众多

它不仅可以针对肿瘤驱动基因通路,抑制肿瘤细胞;还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切断肿瘤营养来源,更全面抗癌!

安罗替尼-并非人人适用

安罗替尼此次被获批上市,对于肺癌患者,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确实是非常好的消息。但是,相信很多患者都知道。

但最近,在觅健社区,很多患者想要服用安罗替尼,甚至还摆出了基因检测的报告。当然也有觅友非常热心的回答,自己的情况。(基因检测结果涉及个人隐私,不截图显示)

因此,安罗替尼虽然算作是靶向治疗的一种,但却是以血管生成因子作为自己的靶点;所以其实和EGFR、ALK这些常见的突变位点,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它的作用主要是切断肿瘤上面的血管生成通路,从而阻止肿瘤自己生成血管,给自己提供营养。通俗地来说,就是‘饿’死肿瘤。

安罗替尼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这次被获批为非小细胞肺癌唯一可以单独使用的三线用药。它的问世有望填补肺癌的三线治疗空缺,给了很多晚期肺癌患者新的选择。但是根据它的适应症来看。

主要用于这几类患者:
已经接受过两种以上化疗方案,且疾病又进展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已经接受过EGFR/ALK靶向治疗后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还有个觅友说到,小细胞肺癌的问题。在上面的适应症人群可以看出;其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不是安罗替尼的适应症。但也不是说,小细胞肺癌100%不可以用安罗替尼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结合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下三类患者为禁用人群,绝对严禁使用安罗替尼:



禁用人群
中央型肺鳞癌,或者具有大咯血风险的患者禁用!
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
妊娠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禁用!

所以,大家在想要使用安罗替尼之前,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应人群,再咨询医生后才可以使用哦。

安罗替尼-不是没有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在临床试验阶段,研究方会检测这些副作用在受试者中发生的几率,从而算出毒副作用发生率。安罗替尼发生率大于等于5%的不良反应有很多。

对于这些毒副作用,首要的原则就是要定期服药,有些轻度的可以自己通过饮食和生活来调整,中重度的一定要及时去就医,有些严重的可能需要暂停用药来缓解。对于主要的几种毒副作用:

  1. 高血压:要定期检测血压,适当运动,减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如果出现头痛,心悸记得要及时就医

  2. 皮肤改变:如果出现较大范围的皮肤红肿、剥落、水泡、溃疡等,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

  3. 胃肠道反应:轻度的胃肠道反应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中重度的腹泻和呕吐,要去就医,让医生开止吐止泻的药物。

  4. 肝肾功能:要定期检测,并且给医生提供最新的结果。

安罗替尼-神奇的三线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也曾在采访中说过:“现在三线治疗还比较混乱,没有标准,全世界如果一线、二线治疗失败了,靶向治疗失败了,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所以该药物作为一二线治疗失败后的新选择。无论对于难治性病人,野生型还是突变型病人,驱动基因阳性的还是非阳性的病人,将来都有一个更好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也能够给病人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疾病控制时间的延长和整体生存期的延长,我想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一二线冲锋部队,要认清

虽然如此,有些觅友可能会疑惑,那么为什么我不能直接使用安罗替尼呢?国家批准药物上市,一定会表明其适应症和治疗的层级;医生也是会严格按照NCCN(美国临床肿瘤指南)来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用药的。

治疗指南之所以把不同的治疗分为一线、二线还有三线;是因为在患者首诊的时候,医生有责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可及且成熟的治疗手段来作出判断和选择,为患者选择性价比较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能够更加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方式作为一线治疗。

也就是说,指南会给医生提供参考,在相似的条件下,选择“哪只战队”首先出征,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损失。

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指南也在2017版本中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版指南中最主要的是对免疫治疗和ROS1基因突变进行了添加,将患者更加细分。

  1. 针对ROS1基因的融合检测:有相关突变的患者首选克唑替尼,病情进展后再使用免疫治疗或者化疗

  2. EGFR突变的患者:新的三代靶向药物泰瑞沙(AZD9291)表现出色,指南中明确指出可以用于一线治疗,甚至作为了T790M继发耐药后的新选择。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战神!既可以作为PD-L1表达≥50%患者的一线用药;也可以在针对ROS、ALK、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失败后(或耐药后),作为二三线治疗;甚至可以作为化疗失败后的选择。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免疫治疗和其他治疗联用,也表现出非常好的疗效。(可以插入相关文章链接)。

在抗癌的路上,既然专家已经为我们做好了统计和规划,铺好了道路;我们一定要认清冲锋部队,中坚力量和殿后部队的顺序,自己做好了解,谨遵医嘱。相信医生是抗癌路上最好的陪伴,一起携手走向充满光明的抗癌终点。

相关精彩阅读

➡️克服耐药,谁是最佳的一线治疗用药?

➡️K药被纳入进口急需新药名单, 已于8月20运抵中国

➡️肺癌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这几种药用不好会出大问题!

来源:

1.部分专家言论来自丁香园《重磅来袭:新型多靶点 TKI ——安罗替尼》,发表于2017年2月10日;[http://commercial.dxy.cn/article/514915]

2.好大夫-刘蒲香医生解析最新NCCN指南

3.[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upux_4835844686.htm]

全球肿瘤医生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