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治疗 1、化疗 对于大部分患者的初始治疗,鉴于既往的治疗模式,多数患者还是会采用一线化学治疗。 含铂的化学疗法仍然是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对于晚期非鳞状NSCLC,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且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更好;而晚期肺鳞癌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通常选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吉西他滨维持治疗。 2、化疗 + 抗血管生成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抑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关键因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一线与含铂双药联合用于非鳞状NSCLC治疗,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3、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 化疗 2019年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NSCLC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不管PD-L1表达情况如何,派姆单抗与培美曲塞和卡铂联合可用于晚期转移性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 这里已经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提到一线治疗位置。对PD-L1表达<50%或未知的晚期腺癌患者,我们首选这一联合治疗。对PD-L1表达低下或无表达的晚期肺鳞癌患者,我们优选派姆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二联化疗治疗。 目前正在进行的Ⅲ期KEYNOTE-042试验表明派姆单抗单药治疗较单纯含铂双药化疗总生存期更长。对于拒绝化疗的患者,可选择派姆单抗单药治疗(PD-L1阴性者不可)。 4、免疫治疗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化疗 Impower150研究将四药联合(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用于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结果显示,无论患者PD-L1状态,有无EGFR或ALK基因改变,观察组较对照组(无阿特珠单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显著改善。 该方案目前已获美国监管部门批准,用于无EGFR和ALK基因突变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潜在备选方案。 二线治疗 1、单药化疗 PD-1单抗未在国内上市前,患者只能接受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主要包括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仅用于非鳞癌)。 2、免疫治疗 一线化学治疗失败,本身可选择的药物不多,临床医生一般建议二线治疗时选择免疫治疗。若不考虑PD-L1表达水平,可选择纳武单抗(Nivolumab)。若PD-L1表达≥1%,也可选择派姆单抗。 3、单药化疗 + 免疫治疗 美国FDA已批准纳武单抗、派姆单抗、阿特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用于晚期转移性NSCLC的二线治疗。 若患者应用PD-1单抗时疾病进展但仍适合全身性治疗,医生通常会建议化疗。之前未使用化疗者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接受过化疗者采用单药化疗。 若患者使用PD-1单抗后疾病进展局限于1或2个部位,可给予局部治疗+继续PD-1单抗治疗。此外,对于在最后一次PD-L1单抗治疗后数月或数年疾病才进展的患者,可尝试重新开始这些免疫疗法,因为有报道称部分患者采用此类治疗有效。 三线治疗 1、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真实世界中,无论EGFR基因是否突变,前线治疗方案如何,无论几线使用,安罗替尼都可以对患者显示出疗效。目前在我国已获批三线适应症。 2、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是研究得比较成熟的第一代EGFR-TKI,通过竞争性地结合细胞内ATP受体,特异性地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阻断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粘附及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BR.21是比较厄洛替尼及安慰剂在二线、三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厄洛替尼更具有生存优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2.2个月、1.8个月,总生存期为 6.7个月、4.7个月。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对于既往未接受过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的二线失败患者,推荐厄洛替尼作为三线治疗,但这仅限于临床回顾性分析,纳入的患者并没有明确是否有驱动基因突变。 那么此时,我们尚且可以尝试一下盲吃厄洛替尼,毕竟可选择的药物不多。 无基因突变?不要慌,你还有其他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