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13)

 pf2019 2021-02-06

籍里柯

籍里柯(1791~1824),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出生于里昂一个律师家庭,自幼喜爱画马,曾跟随画马名家韦尔内学画,后又进入格兰画室学习。籍里柯重视绘画中的创新,喜欢描绘宏伟、壮阔的场面,画面的运动感很强烈。代表作品还有《轻骑兵军官》、《伟大的英国》、《埃普瑟姆的赛马》等。

入选画作:

《梅杜萨之筏》

尺寸:491 × 716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中:十九世纪)

籍里柯反映了人性之恶的画卷《梅杜萨之筏》,描绘法国政府渡轮「梅杜萨」号,遭遇海难后,舰长官员仓皇逃生,将陷入饥饿和绝望之中的150名乘客抛弃在临时木筏上,在漫天大海中漂泊数日之后,即将获救的瞬间。最终仅15人生还,甚至出现食人的惨剧。画作融合了巨型英雄历史画和可怕的写实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标志性宣言。

作品选取船员们因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一条船只而无比激动的瞬间,来表现人们与自然和命运搏斗的顽强精神及不同心理状态,作品采用了金字塔形的构图,突出了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三角形——一个是向前倾的人群,另一个是向后倒的桅帆,造成了一种紧张感。上升的金字塔形的一组人物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他们极度激动,感情全都集中在处于金字塔顶点的红巾上。画中强烈的明暗对比与森严沉郁的色调使整幅作品充满了悲剧力量。

《梅杜萨之筏》的诞生,是有着深刻的事实背景的。1816 年7 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 多名士兵和少数权贵,前往非洲塞内加尔。率领舰队的船长是个贵族,对航海一窍不通,由于他的疏忽大意和错误指挥,舰队在经过西非海岸时触礁沉没。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坐救生艇逃命,把150多名乘客抛弃在一只临时搭建的木筏上,任他们在汪洋中听天由命。在海洋上长时间漂浮后,许多人死去,尸体开始腐烂,被饥饿煎熬的人们甚至开始啃吃人肉,有的精神失常,彼此互相残杀。十几天后他们获救时,木筏上只剩下十五人,而不久其中的五人也死去。当时的法国政府为了逃避舆论的谴责,对这一特大的惨剧只做了轻描淡写的报道,后来在两位木筏上幸存者的努力下,这一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舆论为之哗然,极富正义感的画家知道这件事后愤慨不已,决定把这一悲惨的事件描绘出来。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采访木筏幸存者,到医院观察病重者,对尸体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请人制作了一只木筏进行模拟等,从而最终完成了这幅惊心动魄的作品。画面描绘了木筏上绝望的人们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看到了天边船影的刹那间的情景。画面的中心,人群搭建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塔,顶端是一个黑人,他正高举红衬衫尽力挥舞着,以期引起远方船只的注意。下面的人们互相簇拥和搀扶着,饥饿、死亡困扰的人们在绝望中做着最后的挣扎。人群总的来说是慌乱、紧张的。有的人在支撑着上面的黑人,有人在呐喊求救,有的人在商量着更好的办法。与喧嚣和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木筏的边缘静静躺着的尸体,还有一个默默坐在木筏边缘的老人,他怀里抱着死去的儿子,神情绝望,对求生似乎已经无动于衷。画面的左端有一个倾斜的船帆,鼓满了风,在海风中摇摆,与前面的人塔形成了视角上的对应。籍里柯是把这些落难的同胞,当成了向命运抗争的勇士来描绘的,画面上的人都健壮有力,像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物一样,他们搭起的人塔也很稳重、牢固。画家用崇敬和褒扬的心情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了遇难者在极端的情况下,紧张、有序地进行自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独自坐船逃跑的船长以及不负责的政府无情的鞭挞和谴责。画中非凡的人塔造型构成了画面的一大亮点,画家着意构造了前倾的人群搭建的人为三角造型和被风吹鼓的船帆三角造型,它们遥相呼应、互相衬托,代表了人与自然的抗争和战斗。画中的人物形象也个个鲜明豪放,互相搀扶的臂膀,挥舞的手臂,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了一种悲惨的壮烈美。这幅展出时曾轰动了法国,人们拍手称快,而一些旧贵族恨不得将其撕成碎片。后来在国王路易十八的支持下,画家将其捐赠给了卢浮宫美术馆,才算了事。籍里柯这种注重个性表现,善于运用夸张和幻想,富有激情的创作手法,开创了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河,对后来多个绘画艺术流派的产生影响深远。

作品描绘的是1816年法国皇家海军'梅杜萨号',由于船长无能而触礁沉没,筏上残生者在望见远处船影时嘶声呼救的情景。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康斯坦勃尔

康斯坦勃尔(1776~1837),19 世纪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大师。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勃高尔特一个磨坊主家庭。曾师从一位很有才华的业余风景画家乔治·博蒙特学画,后考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的风景画不固守传统,自成一家。一般比较专注于平凡事物的描绘,忠实于自己的视觉感受。风景画代表作还有《玉米地》、《巨大的石碑》、《弗拉巴德的水车小屋》等。

入选画作:

《甘草车》

尺寸:130 × 185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英国,伦敦,国立画廊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中:十九世纪)

这幅田园气息浓郁的风景画,是康斯太勃尔的代表作。描绘温暖夏日的午后,萨克福的弗拉福特磨坊附近,静静推动风车的溪流。田园牧歌式的静谧氛围,融汇素描记录光线和自然现象稍纵即逝的效果。对风景画的发展和其后的巴比松画派带来了深远影响。

《干草车》是康斯坦勃尔创作成就的优秀代表,在其田园抒情风景画中也是最富诗意的一幅。这幅作品是对地道的英国农村风光的描绘,画面中的马车上装满干草,在清浅的小溪上涉水而过,富有恬淡的生活情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由此激发出来。这幅作品1824年在法国巴黎沙龙展出时,以其绚烂而浑厚的色彩,诗一般的情调和真实的描写博得了人们的赞赏,反响很大。

19 世纪是英国风景画的黄金时代,康斯坦勃尔和透纳是其中最卓越的风景画大师。不同于透纳的幻想主义风格,康斯坦勃尔是忠实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风景画技法自然,追求真实的视觉感受,许多风景画都是对家乡真实风景的忠实描绘。《干草车》就是画家描绘的一幅充满诗意的家乡风景画名作。画面的前方是一条沿河的乡间小道,一条花色斑纹的小狗站在路上向河里张望。明镜般的河水里,两匹马并排拉着一辆粗糙的四轮干草车涉水而过,车上坐着两个男人,看得出都是当地平凡的农夫。车子的经过,划破了平静的河水,水面上荡起了层层的涟漪。水面右端一只小船掩映在茂密的水草丛里。画面左边的小路尽头,坐落着一座乡下农舍,农舍的右方矗立着几棵大树,枝叶茂密繁盛。从远处望去,白色墙面、红色屋顶的农舍与周围的绿树青水浑然一体,协调而又柔和,醒目而不张扬。画面的远方,黄绿色的田地延伸到茂密的树林深处。高远的天幕上布满了富有动感、变幻无常的云朵,把整个画面衬托得空阔而又灵动。整个画面清新、自然,摇曳多姿,如诗如画,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画中运用了多种色彩,红花绿草、蓝天白云、青水碧波,各种颜色互相对应又相互交织,打破了古典主义画家一直用棕色、褐色所营造的凝重压抑的画面气氛,把画面渲染得明快、淡雅。画面的云朵描绘的极富特色,分透明和不透明的,它们仿佛都在流动着,而蓝灰、银灰和微绿不同色泽的云层,把云朵变化无常的形态,厚薄轻重的质感形象地体现了出来。让人不得不叹服画家精微的观察力和极端细腻的用笔,也难怪画家德拉克洛瓦在看到这幅画上的云朵后,马上飞奔回家修改了他的名作《希阿岛的屠杀》一画上的云彩。画上的光线运用也很有特色。正午的阳光穿过树木的枝丫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光影在水面上闪烁、跳跃,鲜活得好像触手可及。树叶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黄色的光辉,就像满树金子一样。据说,画家爱用白色的亮点来表现树叶上的闪光,被人们称为'康斯坦勃尔的雪',在这幅上就体现的很明显。正如籍里柯曾评价的那样:'正是康斯坦勃尔给了我一个优美的世界,康斯坦勃尔所用的各种不同对比的色彩,从远处看产生了一种跳动的效果。' 康斯坦勃尔一直立足于真实的现实描绘,为了表达各种各样的生动景色,他大胆创新,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把自己视角中的景色描绘在画布上,在这幅画中光线、空气、发光的树叶、富于变化的云朵都描绘得如同真的一般,我们从这幅画中也可看到画家在风景画上不同凡响的精湛造诣。康斯坦勃尔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卓越风景画大师,他的作品受到了许多画家的热烈好评,他的创作成了法国后来风景画家们学习的楷模。他独特的绘画技巧也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

干草车,是法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正涉过一条潺潺的浅溪。色彩透明的云朵像天鹅绒似的在天际飘浮滚动,翠绿的草地上,古树叶沾满露珠,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溪边的农舍,洗衣的农妇,狂吠的小狗,整个画面清新自然和谐,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

透纳

透纳(1775~1845),英国风景画家,在亮度与纯粹色彩的表现上特别精彩,也被称为印象派画家。出生于伦敦,自幼就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才能,特别在表现海景画方面特别有天赋。因为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曾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吸收为最年轻的学员,后任皇家艺术学院教授。他对海景画很有研究,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代表作还有《国会大厦的火灾》、《贩奴船》、《战舰归航》、《暴风雪》等。

入选画作:

《勇猛号战舰被迫销毁》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中:十九世纪)

《勇猛号战舰被迫销毁》是对优雅战舰的伤感纪念,也是对不列颠海军曾经辉煌的哀悼。画中的「勇猛号战舰」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赢得英雄般的地位,但现代蒸汽技术永久注定了桅杆船的终结命运,也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的技术变革。冷暖色调的交错、松散笔法与厚重颜料的对比,旧世界与新时代的碰撞,光色的强调和激情的笔触,都展示了透纳精湛技巧,预兆了印象派的诞生。

《暴风雪中的汽船》

尺寸:122 × 91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英国,伦敦,塔美特美术馆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中:十九世纪)

《暴风雪中的汽船》是透纳在海景画风格的成熟代表作。画面描绘的是翻卷的旋风把海浪高高卷起,空气中夹杂着雪花和海雾,天地一片混沌,隐约可以看到汽船的轮廓以及前进的方向。画面色彩运用丰富而富有变化。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超越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绘画探索。

透纳是英国绘画史上一位天才级的风景画大师,尤以善于描绘海景画而广受关注。他性格敏感而富于幻想,具有浪漫气质。在广泛学习各方绘画艺术的基础上,最后在海景画方面独树一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和绘画风格。他的绘画不仅能表现自然界的有形事物,而且还表达出了人们视角范畴之外的某些东西,特别善于表现各种东西混杂在一块的某种感觉和印象,甚至气氛、状态、模糊的颜色等等。所以,他的绘画更关注人本身对自然界的主观感觉和印象,是绘画上对井然有序的理性秩序的突破。《暴风雪中的汽船》是透纳在海景画风格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品。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翻卷的旋风把海浪高高卷起,空气中夹杂着雪花和海雾,天地一片混沌。所有事物的形状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只在朦胧的海风漩涡中,隐约看到了汽船的轮廓以及航进的方向。汽船的桅杆高高的耸立着,在海浪中起伏。画面上的一切都处在朦胧和失真的状态中,一切都是人们感觉中的刹那间印象。画面上用旋风的形式来表现海浪,那夹杂着浪花、雪花的旋涡,使人感觉到一种真实的动感和排山倒海的气势。而汹涌的海面也仿佛有一种突破某种束缚的冲动和不安,翻滚咆哮、摇摆不定。画中充斥着某种激荡人心的因素,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画面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富有变化,天上翻卷的乌云仿佛又成了海面上海浪的影子。翻滚的海浪、白色的雪花、浓重的海雾以及汽船喷发出的蒸汽交织在一起,所有的颜色都混杂在一起,辨不清真实本色。同时,画家也有意在它们之间保持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从而使颜色更加丰富和鲜明。所有的东西都混杂在一起,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使画面达到了奇特的表现效果,也难怪有人说这幅画有点像中国的写意画。画面的光线处理也极具特色,从汽船的上面发出了一团强光,也许是汽船上的灯发出的,或许是天上的闪电。在它们的照射下,前面的海水一片光明,泛起了层层亮光,更前方的海水则显示出不同的光泽。画面的明暗对比强烈,对远近光线的把握以及暴风雪中不同介质对光线的映照都变现的各个不同,各具特色。画家对海面上的光线、空气、海水等的心领神会由此可见一斑。据说,画家为了观察暴风雨中的海面,曾让人把自己绑在桅杆上长达四个小时,此间的种种辛酸可想而知。从这幅上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画家超越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绘画探索,他更关注自己的主观感受,而风景的本身已经退居到后一个层次,他用大胆的笔触、灿烂的色彩,赋予了画面一种精神的动感和力度,把自然界的崇高和壮阔表现得形象生动。但是这种风格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接受,这幅画在展出时,就有人评论它是'肥皂沫和石灰水的结合'。透纳对绘画艺术的大胆探索对后来印象主义画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个人也被评价为是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风景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