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军事版》军事第五(A部)

 百岁无疾的秘籍 2021-02-06

A部

用兵之法,弛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膝胶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贵则百姓 财竭,材竭则急于丘役,百姓之费,十去其七,甲冑矢驽,戟楯蔽橹,丘牛大车,破军罢马,公家之费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十钟,箕杆一石, 当吾二十石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者,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其用战也,贵,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久暴师则国力不足, 夫钝兵挫锐,力屈殚货,则诸侯乘势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取胜于国, 因粮于敌,故军需可足也。

说明


凡用兵之法,弛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膝胶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此段在《作战》篇的开头段,并且作战篇放在了《始计》篇之后,这是明显不合兵圣的旨意的,要展开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役,所有的功课还没有做,怎能屈人之兵呢?还有众多的功课要做,准备粮草车甲这是长期的事,怎么可能在作战之前,临时抱佛脚呢?因此把此段放在《军事》篇中作为军需杂务的军事常识比较合理。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 财竭,材竭则急于丘役,百姓之费,十去其七,甲冑矢驽,戟楯蔽橹,丘牛大车,破军罢马,公家之费,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十钟,箕杆一石, 当吾二十石。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者,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整个此段的全部内容都在通行本的《作战》之中,而且对通行本中的经文的次序作了很大的调整。

,把“国之贫于师者远输…是谓胜敌而益强"放在了“十万之师举矣"之后。

,挑出了“故杀敌者,怒也”,并把这放在第二部分之中,成为第二部分中“知兵之将"的关键词,意义重大。

,把“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放在第三段“攻城则力屈"之后。

,把“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撸,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更改为“甲胄矢弩,戟楯蔽撸,丘牛大车,破车罢马,公家之费,十去其六",这样与上一句相称。

⑦,其用战也,贵,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久暴师则国力不足, 夫钝兵挫锐,力屈殚货,则诸侯乘势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取胜于国, 因粮于敌,故军需可足也。通行本的此段在《作战》篇中,很明显不合乎“作战”(展开战争),这只是军事常识而已。

,把后面一句“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放在了“攻城则力屈"之后,进一步讲述“力屈"的严重后果。

,把“故兵贵胜,不贵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故军需可足也"放在“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之后,进一步总结此段,并作为本部分的总结性论述,结束《军事》篇的第一部分。

译文

A部,军事杂务

凡是准备调用军队出征作战的方法,准备上千辆的四马轻车,上千辆的革马重车,带领全副武装的甲兵十万人,往千里之外的地方运送粮草,国内国外的军费使者吏士的费用,器械材料的准备,车辆甲兵的奉养,每一天都要花费黄金千两,等到把这些全部准备好了之后,十万大军才能开始起兵出发。

运送物资那么就使得国家的老百姓贫困,靠近军队的作战的地方物价飞涨,物价飞涨那么老百姓财力枯竭,老百姓财力的枯竭就会因兵役而变得急躁发怒,统计老百姓的财力浪费,十份失去了七份。铠甲头盔,箭和弩弓,各种兵器和盾牌,各种用兵牛拉的重车等等,在战争中遭到破损,战斗使牛马疲惫不堪,统计公家的浪费开支,十份损失六份,所以说智慧的将领务必向敌方掠取军粮,就地掠取敌方的一个钟点的军粮,相当于从后方十个钟点的军粮,掠取敌方一石的草料,相当于我后方供给的草料二十石。夺取敌人利益的东西就是货物,所以在车战中取得敌方车辆十辆以上的人,奖赏那个先取得战车的人,而且更改敌方车辆的旌旗,把更改旌旗的敌车混杂在车队之中乘坐使用,善待战俘而且精心培育为我所用,这就称为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方法。

调兵出征打仗,贵在速胜。获取胜利的时间長就会使自己的军队士卒疲惫而锐气挫伤,通过長时间的攻城而只能奋力拼搏使对方屈服,奋力拼搏使对方屈服使得自己财力枯竭,使得自己的大后方家业空虚,长久的把自己的军队曝露在战场之上会造成国家财力的严重不足,军队士卒疲惫锐气大伤。奋力拼搏屈服对方而竭尽财力,导致邻近的诸侯国乘着国家空虚不足的形势而起兵进攻,这样就算有很有智慧的人才也不能够妥善处理他的后顾之忧了。所以说用兵打仗只听说过用拙笨的方法快速取胜的,而没有看过通过拉長作战时间这种巧妙的方法来获得胜利的。拉長战争时间而有利于国家的,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所以说不能详尽地深刻掌握用兵作战造成的危害的,就不能详尽地掌握用兵作战带来的利益的。所以说出征打仗贵在快速取胜,而不是长久进攻取胜为可贵。

善于用兵出征作战的军队,在本国的兵役征集不重复进行,粮草不多次运送。在敌方作战取得胜利,是因为粮草的取得在敌方的国家进行,所以军队的物资需要十分地充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