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会绮谭——清心令·小记

 世间映像 2021-02-06
01 引子

宋时的杭州,入夏十分炎热。
一大早,市集就很热闹。各种吆喝声起伏,市井子弟游乐徘徊。
 
开阳小馄饨的店家,往自家汤头里撒足了胡椒,看着客人几口就吃得满头大汗,心里颇有成就感:
“小哥,吃得好香啊。”
 
“店家,咱刚在化度寺里待了一个多月,今日下山吃到你家的馄饨,特别解馋哩。”
眼前吃馄饨的青衣少年,做书僮打扮,有一张圆圆的脸,微笑时反而流露出沉静的气质。十分可爱。
 
两人正闲聊,见街上有茶局拉货的车马经过,朝市集最热闹处的王妈妈茶肆驶去。
店家感叹:
“噫,筹备得好热闹,不知今日要开个何等大场面的茶会?”
 
青衣的书僮擦擦嘴,笑了起来。
“咱正为这场茶会而来——”
 
店主一怔。才知眼前这少年身份不凡,当是高官子弟身边陪读的贴身小厮。
02 茶会布置

王妈妈茶肆今日茶会名为“清心令”。
举办茶会的主人家是当朝太常少卿大人的长子。陈大令。人称大令郎君。
 
青衣书僮被人领上茶肆二楼。
此时陈大令正在对仆人发脾气,转头见到这书僮,脸上吹胡子瞪眼的表情一时竟收不住。
 
书僮行礼,奉上礼物和书信:
“代我家公子,拜见大令郎君。”
 
陈大令看过书信,捻须笑了起来:
“小芮,你家公子真知我心啊——”
 
书僮名叫小芮。是当朝著名文臣家的小仆,专门侍奉家中五公子。因五公子喜好住寺参禅,小芮也常跟随清修承侍,在各寺院里出入生活。
今日茶会与寺中延生法会冲突,公子不能前来;因知大令郎君素喜小芮能干,便派小芮来帮衬茶会——小芮对茶会承办诸事很熟悉,算得茶家一名少年老手。
 
陈大令果然大喜。唤来一众家丁,便要临时授印:
“今日茶会,大伙都要遵小芮指挥。小芮极懂得茶事……”
“遵命。”“喏。”
 
小芮随机应答,很快与下人们熟络,却并不着急调遣谁——
大令郎君家里极有钱,每次茶会都专请官营的茶酒司、帐设司,乃至香药局、果子局、排办局等。
有四司六局出马,何必【鲁班门前弄大斧】呢?
 
王妈妈茶肆里的诸工茶匠原本也算待令熟手,陈大令一概不放在眼里,如今只吩咐把二楼所有摆设腾走,留下一片空间,打扫干净。
 
小芮正带着大家一同做些杂事,忽听到楼下声响不凡。小厮跑上楼来通报:
“官府的人到了——”
 
几十人的车马队伍,终于陆续到了茶肆门前。
四司六局的大娘子们下车,指挥自带仆役,将所携之物一样样拆放出来:
 
各种器具座椅、挂轴插花、饮食物品,合用之物,皆是从司局带来,根本不劳外面人家馀力。
 
这些东西进场,茶会的布置才算真正开始——
 
先入铺席挂幔,后入桌案座椅,
大大小小的器物都用华贵的箱匣装好,码在茶室门外。封印俱出官府。
 
茶会堂中座位布置有了大致席位的样子,这才嘱咐随行仆役从箱盒中取出来挂轴花器,香炉器具,坐席摆设。瓷瓶铜尊,鲜花枝叶,堆得满室生辉——
 
茶会另一处要紧,是临时供茶师司茶处。
宋代的茶会以煎茶为多,烧水泡茶等事,都在这外间完成。故所有重要的茶器箱匣,都被一一小心地抬到此处。
 
娘子们灵巧的手解开束带锦缎,从微微陈旧的松木匣中,捧出茶会的重器——茶瓶,茶缶,茶臼,茶合,茶炉,小灶,茶匕,汤瓶,茶铛,水銚,杓,茶巾,…茶盏,盏托。无一不是官造的贵重珍品。
 
不过,真正最奢侈贵重的,还是这些司局的娘子们。
请得动她们行事的宴席聚会,才配得“尊贵”二字。主家能使足了银钱,供她们发挥,方能呈现顶级奢华。
 
果然,会场被她们收拾完毕,王妈妈茶肆二楼完全变了样:
门口三重琉璃帘。堂内新铺云纹幔。
炉里焚着清沉香。壁上悬着渊明琴。
虽是炎炎夏日,供瓶内却插着不知哪处寻来的含苞墨菊枝。无花姿之浓胜,却令人感到清秋之早凉。
 
最引人注目的是堂上新摆的一组鎏金松木屏风。上面是宫廷画院,赐金带的国宝画师,萧照的新作《寒山清心图》。
屏风上绘制的是寒山问道,清凉盛会,与神仙对饮的故事。奇松怪石,溪山风物,作者落款一如既往巧妙地藏在林木间。是难得的宋画精品。
 
这组屏立于主宾座位背后。
主宾侧坐相望时,目光自然会落在屏风上的清凉盛会上。虚实相映,如行茶在山林;见之清心,观而忘俗,——点出茶会“清心令”的趣旨。
 
此刻,座椅器物井然,家具散发宁静的乌光。
万事俱备,只待主角登场了。

Image


03 茶席接待来客入席

午后,天上开始厚厚积云。天气越发闷热。
大令郎君换了身衣服,坐在会场里,躲凉闻香。
书童小芮则带着下人们,在茶肆外侯客接待。
 
今日茶会的客人约有三四十人。都是各路来京的太学生和在宗学念书的皇室宗亲。——学生以茶会聚谈交流,是时兴的风气。
 
王妈妈茶肆离皇城颇近,宗学的贵族子弟前来很方便。
各地进京的太学生们多住在城北岳王爷旧宅地第,前来要两小时行程,不免热苦些。
 
客人陆续到达。或车马,或步行。先来的却总是步行的太学生。
穷者殷勤,倒也是世间常理。
 
面对各色宾客,小芮一律露出的恭谦笑意,殷殷迎驾:
“主人家久候公子,一路辛苦啦!”
 
宾客入室,进门便有人打扇解暑,递上凉水挽过的帕子擦汗;又敬上冰果子,待客人暑意去了大半,这才将他们带入二楼,通报主人,引客安排落座。
 
这场茶会旨在两学交流亲厚,自然是身份对身份,熟络对熟络,每六七位太学生围定两三位宗亲。各色子弟凭衣物也能相认。
 
宾客渐渐人多起来,聚坐一堂,闲聊相呼;如同戏台上大戏开,角色唱喏着粉墨登场。
 
客人们一面谈天说道,致意主人,一面又有童子捧来漆盘,奉上茶食,谓之解饥渴劳乏。
 
黑瓷碗中装着雪霞羹,清凉可口,碗底垫衬着西湖的荷花瓣儿。撒些金黄花蕊。又有蜜子樱桃膏。教人以玲珑金勺细取慢用。
 
或是因为一同饮食缘故,宾客低声笑谈,渐渐熟络起来,故作讶异的惊叹声,不时夹杂着“真是太妙了”“果然闻名不如见面”的赞许。
 
待到最后一位宗亲贵客莅临,小芮通报宾客皆到,大令郎君点头示意。
一身锣响,茶会开始。

Image
 

04 茶会开始

“清心令”茶会选了三道茶。
 
一开始是茶神陆羽(今称茶圣,宋时唤作茶神)传下来的煎茶。
“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茶倒不是最贵的,重在意味深长。虽不上席,煎茶处仍旧配齐了北方的定窑铫子和耀州风炉,以示不忘故土之意。
 
第二巡茶,特地安排了新近流行的直冲泡茶作为过渡。手法直如今人。
第三巡茶,则是风雅游戏之最的分茶。
 
如此安排,既有古趣风雅,又奢华体面,应了聚会之乐。最后一巡茶连喝带玩乐,正合这些风流子弟自由纵情的兴致。
 
茶会开始后,小芮拱手侍立在门外。用眼望定茶会上,只待有谁召唤吩咐。
 
不多时,第一巡茶点好,被一一端至主客面前。
当此刻,
贵族子弟以优雅姿势慢慢品饮,把玩茶盏;诗人则对景抒怀,暗自吟哦; 主人从座位上略斜探身子,以不羁的姿态,捻须轻笑,致意贵客……

诸色诸景,美胜丹青。
满堂风雅,衣带飘香。
一时人间盛宴,风雅如斯。


05 茶会之行茶

第二巡茶,如今人之冲泡。如煎茶一样,也是在廊下泡好,端上来供宾客饮用。
这一巡茶,人人有份。小童亦将一盏茶汤送到小芮面前。小芮正待要饮,却觉得这茶汤有点异样。
 
出于好奇,他拿过一瓯第二巡所用之散茶,看了看茶品——茶单上明写是江西瑞州府双井寺佳茗,瓯中却是假茶。
 
“这……?”
小芮皱起了眉头。
 
双井寺是他熟悉的。去年陪公子在双井寺住过一段时间,知当地僧俗经常取周围茶品相近者,以正常价格七八折来吸引贪小便宜的客人。小芮对此行为甚是不齿。
 
不想这回官府用品,却更差得离谱,不过是市面普通茶品里样子稍稍接近的,便拿来冒充,味道相去太远,若以价论,悬殊百倍不止。
 
这也能上茶会?
 
当时行茶用茶的规矩,约定俗成是以最上等茶压饼磨粉点饮,其次泡茶,普通茶才来煎煮。
今天这市中最高级别的司局茶会,所用冲泡之品,却远不及普通寺院平日煎煮的水准——
 
实在太胡来了。
 
小芮只觉得困惑。
人间最风雅的茶会,连用茶都这样不讲究吗?
 
茶会所用的茶不讲究,其他的一切金瓯玉瓶,鎏光溢彩,都成了滑稽的装饰物。
 
再看着满堂贵客,神情享受地喝茶,小芮不由替他们感到尴尬——
这些为茶而云集的贵客们,莫不是各个都没长喝茶的舌头?
 
小芮突然生出疑惑:
茶会之茶,茶之茶会,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呢?
 

Image



06 茶会之戏

从茶会开始至二巡茶喝毕,已过了近两小时。
室内茶香涌动,宾主气氛里变得更亲热了,每席诸座皆在小声细谈。突然某处笑语声,抑扬顿挫声爆发出来——
原来开始分茶了。
 
分茶是宋代茶会最绮丽的一幕。
本质上来说,分茶与点茶是相似的泡茶形式。分茶的分,据说还有占卜之意——
要用一支汤瓶,分多次冲水进盏,点击茶末,在盏面形成不同图案、文字甚至诗句。每次所得各异,半是技艺半天成,并非完全可控。有好事者,凭着呈现图案的不同,断卜判辞,名为茶占。
 
煎茶时,举火、候汤、投茶、出汤都在桌外炭炉完成,参会诸公所见只是一盏茶汤;
而分茶却需要茶师执瓶上席,依次在每位面前,把茶末用茶匙调成膏后,以筅击拂,“别施妙诀”,“幻出物象于汤面”,“使茶汤行成须臾散灭的汤纹水脉,成禽兽虫鱼花鸟之属,纤巧如画,”——是茶匠的通神之艺。
 
“咦,见到了。——是山岭下跑出梅花鹿……”
“在我看来,这分明是姜太公河边独钓竿。”
“嗬!借您吉言。——”
靠近正在分点那碗的三五人,自然专注于茶,盯大了眼要看图案,气都不出。待有发现,啧啧称奇。
 
稍远处其他人空待无聊,就借时谈天,道胸中所学。
这是太学生茶会里最重要的环节,主人自然不加干涉,任凭各自发言。
 
小芮默默旁听学子们讲的话,看似句句引经据典,说的尽是治国方略,实则全在表达立场态度。
 
宗亲们旨在招揽附庸,寒门学子有靠山的帮衬靠山,没靠山的则伺机投靠。
再听其话里话外,居然指陈起哪个职位权力扎实,哪个使司油水丰盈,顺带吹捧大令郎君办茶会的富贵手笔,和经典大义背道而驰,太也不堪……
 
世间茶会三巡茶后,终于呈现另一面:
拉帮结派,牵连关系。这里的本质,是世间社交的方便场。
 
眼前的场景,不由让小芮想起在寺院中经历过的那些茶会。
 
寺院普茶茶会极简单,小芮每每从头帮衬到尾:
一早洒扫干净禅堂,布好蒲团小案。
香客及诸僧听着僧人敲板,按时赴会随缘入座。坐定后,由和尚亲自点茶,一碗碗点好的茶端到座中僧俗面前,再无别的游戏。
 
寺院里生活清贫,所用诸物却是各方供养,极为正宗,茶会的茶品从不失格。
寺院的点茶,茶量比市坊大数倍,约“方寸匙二三匙许”,冲水却少,汤少茶香,滋味浓郁。
 
一堂僧俗,各出怀中茶盏,个个独享其美,无一人出声,静穆安和。
饮茶后,众人便可问法,堂头和尚说些灵鹫典故,至茶会结束,众人一齐退席。
 
老僧教诲语十分平淡,然而端坐在那里的样子,却自然显得很庄严。
那庄重里,有一点实实在在的味道。
这一点实实在在,实在远胜世俗奢靡的浮华夸张。
 
带着对寺中茶堂的怀念,小芮悄然发出一声喟然长叹。

Image


07 茶会之余梦
 
天气闷热,梁上燕子箭入林荫,争来掠去,教人心神不宁。
 
茶会内场里还在一碗一碗分茶。——此次茶师需为客人分茶三四十碗,待悉数分茶毕,着实费时不少。
 
因无事再忙,小芮抱臂靠着廊柱,不知不觉昏昏合上双眼……
 
眼前出现一线小路。
西湖如镜。细看来,镜中是寺院山门。回身看去,茶肆也在湖水水影中。
两边都离自己远,看上去都是镜花水月。
 
小芮快步行走,每一步都踏碎波澜,涟漪中尽是世间公子们自我放纵的画面。
 
镜中山门里,众僧森然如泥偶,沉默似黑铁。轮到小芮,只有一个小小蒲团,三尺见方地。
 
黑暗中浮现一行行金墨抄的经文,一行写着“在山山不香,离山山乃秀”,又一行字写着“不让鹦鹉学舌”,“只要哑子吃蜜”……
 
远远看见灯光处供着个人影,却是堂头和尚。
老和尚用枯柴般的手指捧着茶碗,慢慢啜饮茶汤。
喝完后长吁一口气,笑道:“茶叶太粗糙,就不给大家换盏啦——”
 
何时又是一场普茶?
 
小芮恍恍惚惚入座,捧盏慢饮。
平日寺中茶会,小芮服侍操办,从来没有机会去问佛问法,如今却捧着一盏饮空茶碗,喃喃问和尚:
“……和尚,世间茶会太放逸,寺中普茶规矩又太多。
和尚平日还笑别人按牛头吃草,可是一入茶堂,动辄行止,还不是鹦鹉学舌般的规矩纵横,按头吃草么?”
 
老僧笑眼亲切,对小芮的问话,却似听而未闻。
一时小芮身边人影纷纷起,是退席时分。堂头和尚慢慢起身,突然开口扬声嘱咐:
“把茶盏和茶托收起来,大家就可以回去啦。但不要偷偷把茶末带走,外面人会笑话你们哪——”
 
这句话平平无奇,却又似大吕洪钟,直入心识,教小芮心突突跳个不止,又空落落的。
 
小芮警醒睁眼,一时身又回到清心令茶会。
一旁的童子递与他一碗棕色浅汤。——
 
“这是什么?”
“小芮哥,你怎么连茶汤都不认得啦?”
 
“……”
小芮望着手中一碗薄茶,茶汤中倒映出一个皱紧眉毛的自己。
 
那日茶会直到傍晚才完。小芮伺候完茶会,又留下来帮衬收拾,直至诸事停当。
待辞别大令郎君,小芮疲惫,心中也惘然若失。
 
夜云阴沉积郁,闷得人喘不过气。胸口一团迷烟浓,吐不出,吞来更噎哽。
小芮无心顾及平日最喜观赏的西湖湖畔,只沿着热市街衢,一路朝着化度寺方向懵懂归去。
 
两旁商铺吆喝些什么,他分不清,左右游人在做些什么,亦看不到。归途经过画坊,花街的灯火映,风月楼坊传来歌声。
 
歌女把名士的词曲改了又唱:
“宝髻松松挽,铅粉淡淡妆……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处处皆如幻境。”
 
小芮恍恍惚惚地听,突然发现这调子在自己耳中变了声气。他听到的竟是似曾在寺中晚课颂闻的两句:
“内外现象皆如幻,处处随缘观自心。”
 
内外现象皆如幻。处处随缘观自心?
呀!——竟是如此。
 
小芮把心里疑云打破散开,顿时整个世界清朗起来,也不管有无人听,便独自和唱云:
 
无伪诚敬若难起。努力持信是必须,
内心贪着尚未除,尽除杂念是必须,
知足常乐实不易,心住一境是必须,
欲证内外皆如幻,观照内心是必须。
 
憋闷了许久的暴雨,终于裂开天际,哗哗下来,把小芮淋头痛浇。
街市上的人们因这雨,都匆忙跑起来。大雨中唯有小芮站定不动,他那紧缩的眉头反而大展,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Image
 

08 茶会尾声

后来的故事,结束得如同人间许多事——
小芮回到寺里,仔细回复公子当天茶会的情况。公子又拟书信,与大令郎君唱酬往来一复。
 
只是从茶会后的第二天开始,在寺中再也不见小芮的踪迹。
 
有人问公子,公子轻笑,说小芮向他告长假,到江西吃茶云游去了。
“摇头摆尾而去,如今却不知在哪里,吃着一碗怎样的茶汤呢?”
 
无论如何。
暴雨过去,这一场800 多年前,名为清心令的宋代茶会,也就这样如泛黄的诗篇般,轻轻翻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