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丨访西施故里

 读在现场 2022-01-19

金秋时节,我在鲁迅文学院结识的南国才女雪冰约我到西施故里游玩,我欣然答应,并如约前往。

我们驱车来到了春秋时期越国的重要都邑——诸暨古城。美丽的浦阳江临城而过,古城背山面水,景色宜人。

出诸暨城南门二里左右,有座青翠的小山,多才多艺的雪冰女士指着小山介绍说:“这座山名叫苎萝山,山下的小溪叫苎萝溪,小溪两旁的村庄名叫苎萝村,村里的人家都姓施,因村被小溪从中划开,所以又分东、西二村,称为施东村和施西村。公元前505年春天,在施西村一个打柴人家里,一个美丽的生命降生了,这就是后来为了恢复国土,打败强敌,舍身而出,为越国立下大功的苎萝女儿——西施。”

雪冰女士接着说:“西施原名叫夷光,从小就非常懂事,不哭不闹,常常眨动着一双美丽的眼睛,静静地听着妈妈唱着小曲,看着妈妈纺纱织布。小夷光八九岁时已经学会了纺纱织布,还经常跟着妈妈到小溪边浣纱,跟着爸爸到山上砍柴。十三四岁时,小夷光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姑娘,皮肤白净细腻,像羊脂美玉。脸上白中透红,像三月盛开的桃花。眼睛清澈明亮,像天上的星星。嘴巴小巧殷红,像熟透的樱桃。一头乌黑的秀发,长可即地,光可鉴人。身材窈窕,充满了江南女儿的聪明灵秀。施西村的人们更把她看作全村的骄傲,并把村名施西二字颠倒了一下,变成西施,作为对夷光的爱称。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都把她称作西施,夷光的名字反而很少有人提了。西施的父母也很喜欢女儿的新名字,认为这是乡亲们对女儿的钟爱。西施自己更是把乡亲们的这份深情牢记心里,发誓要为乡亲们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来到了当年西施浣纱的苎萝溪,驻足观望,只见绿水凝碧,溪清鱼跃,杨柳依依,奇花飘香。我仿佛看到一个美如天仙的妙龄女子,手挎竹篮,来到溪边,她的身材像飘逸的杨柳,她的脸儿像六月的荷花,每一寸,每一分都散发出江南美女特有的魅力。她的倩影照到了溪水里,只见水中一对明眸,两只凤眼,含笑顾盼,相映生辉。

冰雪女士是个饱学之士,她一边陪我在溪畔观景,一边绘声绘色地说:“越王勾践出兵伐吴之时,西施还是个11岁的小女孩,等他们从吴国服役回来,西施已经年满15岁,长成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美少女了。会稽之败、越王君臣入吴为奴、国家沦为吴国的附庸等等,使西施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深深的耻辱,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由一个爱唱爱笑爱美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深沉稳重的女子。

这天,范蠡由于选美女,乘船来到苎萝溪,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临溪浣纱,溪水清澈明净,两岸春色盎然,而浣纱女子却满脸愁容,似有无限心事,与这明媚的春意很不谐调。范蠡见了,忍不住上前问道:'春光如此秀媚,正可观赏,姑娘为何一脸愁思,有负大好春光?’

“少女抬头一看,见问话的是个英俊的青年人,脸上微微一红,也不答话,口中轻轻吟道:'人道春色新,三年不见春。虽有苎萝水,给洗亡国恨。

“范蠡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这个女子不但容貌动人,且不忘国耻,真是难得之人。联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就主动报了姓名,停船和姑娘交谈起来。

“这姑娘正是西施,当她听说眼前的青年人就是范蠡时,不禁惊喜交加,不由自主地问起几年入吴为奴的情况,并倾诉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范蠡初见西施,已是十分喜爱,交谈之后,见她关心国事,忧国忧民,更觉遇到知音,相见恨晚,两人越谈越投机,越说越觉得难以割舍对方,就指溪为证,结为同心,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从此,西施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范蠡联系在了一起,急范蠡所急,想范蠡所想。虽然范蠡因国事在身,不能常来看她,但她知道,范蠡不论走到哪儿,都会深深思念她的。而她自己,更是觉得自己的心早已和范蠡融为一起,今生今世都难以分开了。

“这天,范蠡又来苎萝村看望西施,把越国君臣的'灭吴九术’、自己这次出来的任务以及奔波一月毫无所获的情况告诉了西施,并说眼看限期已到,自己交不了差接受惩罚事小,误了越国的复国大计自己可就成了越国的千古罪人了。

“西施听完了范蠡的话,深情地望了望范蠡,站起身来走回房中去了。约摸一个时辰,西施出来对范蠡行礼拜见,口中说道:'民女西施,愿以身许国,赴吴完成越国使命。’

“'不!西施,不能这样啊!’范蠡热泪满面,泣不成声。

“西施一边为范蠡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边说道:'少伯,其实我的心里又何尝不和你一样?但是,越国不复,我们的生活能如意吗?你常对我说,为了国家要不计小事,不恋亲情,甚至忘掉自己。那么,在国难当头之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国事为重,丢开自己的儿女私情呢?你好好想一想,连你都不忍心让我身赴吴国,谁家的父母又舍得把自己的女儿送出去呢?’

“范蠡听了西施的话,只觉得字字重千斤,掷地有声,对这个自己深爱着的姑娘一下子充满了敬意。后来西施经过两年的训练,身上再也看不到一点昔日的村姑痕迹,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完全是一个高贵而不失清纯、秀娟而不失端庄的大美人了。她的光彩照人,足使日月无光;其风情万种,可使智者沉迷。她细腰广袖,舞姿轻盈,忽而像柳丝轻扬,时而像白云飘浮,时而如凤鸟飞起,时而如孔雀着地,真是动如游龙,静如惊鸿,令人目不瑕接。

“公元前488年春天,范蠡奉越王之命,送西施来到姑苏城内。西施处处向夫差献媚,深得夫差的宠信;她又伺机向夫差进谗言,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等重臣的关系,并说越国对吴王无限忠心,使吴王对越国深信不疑,放松了警惕。她还及时向越国传递情报,使越国知己知彼,战即能胜。她还善于随机应变,保护自己,不暴露此行目的,以达到长期潜伏的目的。

“在西施入吴的那些年代里,越国的百姓也和西施一样,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痛苦磨炼,国力强盛了起来,于公元前4773月,5万越国精锐之师,唱着范蠡给他们编写的军歌,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灭吴的征途。

“几乎与此同时,西施驾船到香山采香草,看见范蠡的船只,连忙把小船摇到跟前,脱下宫装,恢复了苎萝女儿的本来面目,迅速跳上帆船,和日夜思念的恋人拥抱在一起。

“大决战开始了,越军在范蠡的指挥下,采取夜间突袭的方法,使吴军溃不成军。接着,又一鼓作气,捣毁了吴王老巢,使吴王在万般绝望中拔剑自杀。越军大获全胜,占领了吴国的全部国土,奠定了春秋后期霸主的地位。后来范蠡和西施改名换姓,生了3个儿子,成了有名的富商之家。”

雪冰讲的故事太感人了!

苎萝溪在不停地流淌,西施永远活在故乡人民的心中!她把自己的青春、美丽、爱情、幸福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越国百姓。功成之后,她不贪恋荣华富贵,恢复布衣荆钗的越女之身,她的心比金子还要晶亮,她是越国的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此行收获极大,令人难忘。

我人虽离开了西施故里,心却留在了那里……

作 者 简 介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汝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主编,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专业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芬芳岁月》等共5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000多万字,有16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