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恐慌车市寒冬,这才是中国品牌真正的晋级机会

 车哥们 2021-02-07

最近几个月,“车市寒冬”这个词耗费了业内最多的笔墨。不仅媒体多有提及,很多业内人士也多次提醒或担忧,有车企负责人也发出了“活下去”的预警。一时间,汽车界从业人士见面讨论的话题,似乎都在讨论怎么过冬了。

诚然,今年的车市的确出现了连续下滑。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或将出现自十几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尤其是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的下跌更让人警惕。

但是,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每个产业也都有自己的周期规律。中国汽车产业也到了该调整的阶段。中国车市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给大小汽车品牌都提供了养分。但拥堵、停车难、限牌、限购、贸易战、消费透支、消费升级等诸多因素,已经让中国车市进入新的阶段,调整势在必行。

更何况,当下又是汽车新四化风起云涌的时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等因素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业。不用说中国车市,就连全球车企都处在起伏不定、争先恐后的转型中,几乎全球汽车人都在或焦虑、或思考、或布局、或观望。连丰田章男都这样警醒丰田的员工:这次不是转型,而是生死攸关。

两个因素叠加影响,让中国出现车市寒冬并不稀奇。

从百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看,寒冬的出现很正常,行业周期律使然而已。更何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寒冬,蓄能过冬是正解,恐慌则大可不必。“夏炉冬扇难为用”,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以变应变才是正确的打开姿势。

更何况,在这场寒冬中,不乏逆势增长的中国品牌。例如长城汽车。10月销售110088辆,环比增长26.94%。旗下四大品牌表现都不错。哈弗品牌销售8.5万辆,环比增长37.89%。WEY品牌销售10884辆。皮卡共销售13062辆,同比增长38.69%。欧拉品牌首款车型iQ上市后,订单数超7000个。

10月份,逆势增长的品牌不只长城汽车一家,但长城汽车有三个亮点值得提及。一是9月新推出的哈弗F系列,首款产品哈弗F5上市首月销量就达到6265辆,成为哈弗品牌又一“爆款”车型。二是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也是新品牌+新产品,但上市首月订单达7000个,最近欧拉R1的订单也很火爆。三是WEY品牌月销售再次过万辆,新推出的WEY VV6 9月销售3002辆,10月销量升到4017辆。新推出四驱版的WEY VV5销售4004辆。

新品牌、新系列、新产品,能迅速赢得消费者,这点很值得学习和研究。 究其原因有很多,长城汽车多年积累的口碑基础、市场保有量带来的潜在客户、供应商体系的积累,经销商服务能力的提升、网络渠道的增加,研发投入带来的品质提升,与宝马合资带来的品牌提升等因素,都居功甚伟。

但车哥们认为,有两个原因很值得关注。

一是对年轻化的深刻把握,而不是浅尝辄止。这些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强调年轻化,但表现方式和效果却苦乐不均。长城汽车对于年轻化和消费升级的观点很有见地:消费升级并不只是买更贵的或更好的,满足个性化、年轻化、细分化都是消费升级。跟上消费潮流,与时俱进才是真正的年轻化。

或许,哈弗F系的首战告捷,与《蒙面唱将》合作带来的品牌热度,都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和印证。

二是对汽车新四化的积极顺应和布局。环顾业内,有的车企是在认真践行新四化,有的车企却是被动布局新四化,有的车企甚至是为了骗补才进行新能源化。但长城汽车是主动的。

例如在新能源布局上,长城汽车没有简简单单的推出几个产品,而是创建一个品牌,打造几个平台,组建一个团队,推出一系列产品,一副全力以赴憋大招的姿态。长城与宝马合作推出光束汽车品牌,更展现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心。

在智能化布局上,长城皮卡最能展示长城汽车的创新和认真,互联网皮卡风骏7搭载的诸多“黑科技”和升级配置,让其在皮卡界独领风骚,在世界皮卡范围内,这都算是潮流先锋。此外,长城与百度的合作也展示了其积极顺应智能化潮流的态度。

业内预测,车市寒冬将延续三年,这对车企的长期抗寒实力带来了挑战。

记得诺基亚倒下的时候,某高管说,“我们也不知道哪里做错了,然后就输了。”对此,业内的共识是,诺基亚输给了这个时代,输给了消费转型升级。

车哥们认为,与时俱进,跟上消费潮流,才是车企应对每一次产业变革的根本指南。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展开技术研发、产品布局、供应商管理、渠道扩展、品牌打造、体系力建设等工作,就找准了渡过车市寒冬的密码,就不管寒冬有多长,都能在冬天里找到自己的蛋糕。显然,从哈弗F系、欧拉品牌、WEY品牌新车的畅销可以看出,长城汽车对此已经拿捏得非常精准。

此外,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文化,也是应对寒冬必不可少的品德。还是以长城汽车为例,实实在在做事,靠自身本领吃饭,几十年的踏实苦干练就了一身真功夫,生命力强健。一旦有了机会就能脱颖而出。这种实干的企业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拿到国际市场,都是“青石上滚碌碡---石打石(实打实)”,是中国汽车真实力的体现。

宝马牵手长城汽车就是典型的例子,反衬出长城汽车的实力。另外的佐证是,今年5月发布的 “2018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长城汽车以612亿元的品牌价值入列百强榜第48位,在自主车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在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8全球品牌500强”榜单,长城汽车品牌价值超越特斯拉、法拉利,位居中国汽车品牌榜首。

尤其是长城最近一两年的布局,更体现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欲图大事”的格局。四大品牌的独立运作,宁述勇、柳燕、文飞、刘智丰等资深职业经理人的加盟、“过度“的研发投入、WEY品牌的稳步推进、新能源欧拉品牌的推出、与宝马合资推出光束、与百度合作研发车联网、与德国H2M加氢站合作等等大手笔,都让长城汽车变得更加OPEN,更加国际化,已然具备了一副巨人的骨架,假以时日长肉生肌,便可羽翼丰满翱翔九天。寒冬不过是小菜一碟。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小虫未足奇”。这是伟人面对寒冬的态度。危机是一场洗牌,是重新分配资源和排列位次。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中东石油危机的时候,美系车因油耗大车遭遇车市寒冬,日系车凭借省油优势趁机崛起。手机消费转型时,诺基亚倒下,苹果抓住机会成为智能手机老大。都是把危机变成机会的典型案例。

因此,对于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车市寒冬就是晋级的最好机会。抛却恐慌心态,积极研判形势,与时俱进,紧跟消费潮流,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车市寒冬就是自己的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