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大众、一丰、奥迪捷报频传,车市下行还是另有原因?

 车哥们 2021-02-07

2018年,外界讨论最多的就是车市寒冬问题,这也是中国车市28年来最寒冷的一次,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车企今年的成绩都不会太理想。然而,到底该怎么正确理解车市寒冬呢?

截至目前,南北大众、一汽丰田、奥迪等企业已经相继公布了2018年的销量成绩,这些车企表现优异。

根据各厂家公布的数据,2018年,一汽-大众全年销量累计为1416666辆,同比增长0.8%。奥迪全年累计交付新车660888辆,同比增长11%,卫冕豪华车市场单一品牌销量冠军。上汽大众全年销售206.5万辆,连续4年位列国内车企销冠。一汽丰田全年累计零售数达720,306辆,达成目标率105%,市占率达3.2%,同比增长0.3%。连续37个月达成月度目标,创造一汽丰田历史新纪录。

车市寒冬人人自危,但多家车企依然逆势上扬,而且我们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这些车企都是产品力、品牌力双强的企业。

这些车企的表现不得不引发我们新的思考,车市真的是缺少好产品还是确实不行了?

车市还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先说结论,中国车市增长空间肯定有,而且巨大。

市场专家给出的预测显示,中国车市年销量的上限是4000万辆,目前总量仅2800万辆,还有挖掘空间。

这里有几个比较直观的数据支撑。首先是汽车千人保有量(一千个人中拥有汽车的数量),中国目前的数据是170,而美国和日本的汽车成熟国家的数据分别是800和600,那也就意味着中国车市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释放。

其次,车市即将迎来置换大潮。中国车市自2000开始保持高速增长,以一款车10(事实上,现在由于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提高,新车的使用寿命都在15-20年以上)年的寿命来算,2010年达到销量顶峰的车型,将在2020年陆续迎来一波置换高潮,这一波高潮会刺激二手车和新车的进一步增量。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1800万辆,加上此前积累的车型,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置换市场。

腾讯汽车给出的2018年汽车消费数据也证实了以上结论,从2016算起,换购人群数量正在逐年攀升。

最后,新崛起的90后消费群体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数据显示,2017年底,90后占汽车消费新用户的比例大概是26%,80后为48%,而70后在10%以内。到2025年,90后汽车消费占比将有望达到54%。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也是新零售汽车能够兴起的一个原因。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认为车市还有进一步增量的空间。

市场迎来结构性调整

那么,现阶段车市下行又是怎么回事呢?

针对当下的市场现状,笔者认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市场迎来结构性调整,即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带来的必然震荡。

国海证券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份额下降,日系德系表现较为突出。2018 年 1-10 月,自主品牌市占率为 41.8%,同比下滑1.26%,其中SUV产业升级是关键原因。而日系和德系则表现相对突出,市占率分别为18.7%,同比增长1.10%和21.8%,同比增长1.38%。新车强周期以及车企新构架的运用起到了关键作用。美系车由于长安福特销量腰斩从而导致市占率同比下降 1.52 个百分点至 10.7%,随着福特全球战略的调整、特斯拉国产、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刺激,美系车今年颇有看点。

综合来看,今年车市下行是车市换挡调整的必然结果,调整完之后车市将继续在新的档位上继续提速,但所有车企必须做好准备的是,预计今年依然会在调整期,车市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需求侧在倒逼供给端改革,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否则消费者宁缺毋滥。未来能活下来的车企大概率是那种技术水平高、规模效应强、品牌溢价能力高的企业。

供给侧已经给出了较为明显的反馈。大众集团的表现最直接,3年10款SUV,连续轰炸。尽管外界一直在讨论SUV退热,但大众却反其道而行,背后的逻辑,不言自明。

当然,看到这个趋势的不止大众,还有长城汽车。只是外界误以为长城专注于SUV,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干。其实不然,它是看到了SUV结构升级之后巨大的市场潜力,今年其连续推出的哈弗F5、F7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两款车型上市之后销量一路飙升。可以肯定,今年长城汽车在F系列车型的布局上,只增不减。

丰田也是一样,将其最高技术结晶的TNGA架构带到中国,并且不断推出该架构下的新车型。显然是为中国市场技术升级提前布局。

今年看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被日德等强势的合资品牌继续切割。同时排名靠前的自主品牌,今年更有看点。

豪华车迎来新曙光,且战线转移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衍生变化,高端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崛起。

奥迪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奥迪交付新车66万辆,同比增长11%,在车市整体疲软的前提下,还能有如此涨幅实属不易。如果不出意外,奔驰、宝马2018年销量估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腾讯汽车大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豪华车型销量和市长率都在连年攀升。

至少在汽车市场,消费降级的说法无从谈起。另一个可见的变化是,豪华车市的主战场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下转移。

根据慧数汽车大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二三线城市豪华车销量涨幅明显,至2022左右,中西部省会与副省会豪车消费潜力巨大。

车企也在市场端给出了较为明显的反馈。车企布局移动出行已经大势所趋,而宝马率先打响了豪华品牌布局移动出行的第一枪,它的出发点不是北上广深之类的一线大城市,而是二线城市成都。除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之外,网约车队背后一定少不了对宝马品牌传播,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宝马的深度思考。

其实这是一线城市饱和之后的必然趋势。事实上,二三线城市的跟进速度并不慢。今年西安、成都、武汉、郑州等地都在轮番上演抢人大战。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方案、补助招揽人才。未来他们的成长也会促进豪车市场进一步增量。

好产品依然不愁卖

尽管眼下时局艰难,但好的产品依然不愁卖。这里有两个比较直接的细分市场案例:SUV和MPV。

尽管外界一直在说SUV退热,车哥们一直秉承的观点是,SUV只是迎来结构性调整。优秀的产品依然需求量旺盛。上文已经说明原因,在此不过多赘述。

来看看MPV市场的表现。

中汽中心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10万元以下的MPV正在呈逐渐下降趋势,而10-20万元的MPV车型正在呈逐渐上升趋势。

2010年左右,MPV产品以低端面包车为主,空间大、多功能,易装载是消费者对MPV的主要需求。这期间,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东风风光、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MPV车型迅速占领市场。MPV市占率在 2016 年达到峰值,为10.2%,近两年开始逐步回落,但高品质车型依然热销。

这是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乘联会的数据也证实了这样的结论。

排名前15的MPV车型中,销量增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经济性MPV车型几乎全部下滑,而宋MAX、别克GL8、艾力绅、奥德赛等中高端MPV车型涨幅明显。

二者都是结构性调整带来的短期震荡。

关于未来车市,笔者提出三点判断:第一、好产品依然不愁卖;第二、今年车市销量大概率会继续下滑,因为结构调整短期内震荡不可避免;第三、结构调整之后车市回暖是必然事件,业内人士调整结束到2020年以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