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DC续航421km,实测续航562km,全新秦EV怎么做到的?

 车哥们 2021-02-07
今年11月5日,比亚迪将迎来全新秦EV车型。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元老级别车型,同时又是比亚迪在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之后的最新力作,全新秦EV这次提出了“专业级真续航智能纯电座驾”的定位,旨在向消费者传达其纯电续航上的优势。
那么,它的真实表现如何呢?近日,电驹编辑与几位同行一起参加了全新秦EV的续航挑战赛。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点实际驾驶感受。
续航
全新秦EV出自比亚迪全新e平台,装备能量密度为160Wh/kg的三元锂电池,电池总容量为53.1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421km,该条件下百公里能耗为12.9kWh,但实际测试测试续航远小于这个数值,我会在下文重点讲到。
本次挑战赛采取编队分组的方式。试驾路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从济南出发,途径潍坊,到达蓬莱,全程417.5km,高速为主。
在第一阶段,由于是续航挑战赛,我们的速度并没有过分激烈,但鉴于高速原因,也没有刻意压速“蠕行”的情况,速度大概在60-90km/h上下的区间变化。
第二阶段从蓬莱君顶葡园酒店到张裕卡斯特酒庄,再回到蓬莱君顶葡园酒店。目的是为了达到行驶要求,将总里程跑到500km或者剩余电量到达5%,保证测试的严谨性。这一段以省道和乡道为主,我们的速度控制在40-60km左右。
以上两段路程的速度域基本是大多数城市用户常用的速域区间。所以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不存在“实验室数据”的说法。
出发时所有车辆均为满电状态。比赛以剩余电量5%或者实际行驶里程到达500km结束。我们跑到500km时,剩余电量显示11%,按比例折算,如果我们将电全部耗完能跑561.79km。秦EV的整备质量为1520kg,如果加上2个乘客,以每人60kg算,实际质量能达到1640kg,算下来这个真实续航数据非常优秀。


当然,还有更厉害的,一起参与比赛的同行最高有测出610km的续航,路线大家都一样,但驾驶操作上,不知道对方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不管怎么说,官方数据显示,全新秦EVNEDC综合工况续航421km的数据强的太多。等速续航官方没有数据,但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是505km,这样比下来,其562km的真实续航数据算是非常厚道了。
驾驶操控
动力加速是所有电动车的共有优势,全新秦EV搭载最大功率为100kW,最大扭矩为180N·m的电机,最大转速12100rpm,0-50km/h加速4.5s。ECO模式下,它的动力表现相对比较温和,但这个温和只是相对于电动车自身的运动模式来说,如果和燃油车相比,它的提速能力依然可以用“暴躁”来形容,尤其是相较于现在还在采用小排量自吸的很多日系车。全新秦EV一脚油门下去能明显感觉到车辆的速度反馈,当然推背感可能没这么强烈,但应对日常加速超车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
在运动模式下,最高时我们速度达到过100km/h以上,提速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是续航挑战赛,并没有持续太久,但短暂持续的30分钟左右时间里,它的动力回馈表现还是不错的,不会出现很多电动车存在的高速“乏力”的情况。
底盘调校方面,全新秦EV的表现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稳。路上遇到不少起伏路段和连续转弯路段,车辆也不会有飘忽、摇摆的感觉,即便速度再快,全新秦EV也没有让人有那种让人心里发虚,不由自主想松油门的感觉。
操控方面,它采用“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悬架”的组合方式,这也是大多数车型的经典组合方式。操控上的调校相对比较适中,没有过分向舒适或者操控某个方面偏移的太严重。
个人觉得,驾驶方面唯一的小瑕疵可能就是方向盘存在少许虚位,线性度不是那么好。这跟电动车本身的属性也有一定的关系。燃油车前面有发动机,方向盘连接杆和悬架在发动机的压力作用下接触更紧密,所以转向回馈就比较好,就是大家常说的操控精准,指哪打哪。但电动车的动力源是电池,它一旦被安置在车辆底部,所以电动车的底盘一般都比燃油车要稳,原因就在这。(这只是理论情况,具体到不同车型反映出来的情况也不一样)笔者试过不少电动车,很少有在转向操控方面做的特别出色的电动汽车品牌。
智能网联
车联网是现在所有上市车型老生常谈的项目。车企基本都是采取第三方互联网供应商提供系统支持,然后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以大家在功能上几乎都大同小异,以全新秦EV搭载的比亚迪最新的DiLink2.0智能网联系统为例,它支持在线OTA全功能升级,远程操控汽车、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这些都是都是现阶段智能汽车的常见功能。
个人认为,现在厂商的智能网联系统能拉开差距的地方主要在用户体验方面。全新秦EV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在用户体验上,它主要有4点优势:触控灵敏、语音识别率高、屏幕清晰度高、反应迅速。下面是笔者测试的一个视频,大家可以自行感受。


笔者这几年也试过不少标榜智能互联系统的车型,功能也确实比较全,基本啥都能干,但用户体验上确实有待提升。一个语音指令发出之后过了3-5秒还没有反应,触控连续按好几次没有回应,普通话稍微有一点不标准就识别不出来等。名义上功能各种齐全,但实际体验让人各种头大。
空间储物
车内空间和储物方面,全新秦EV的表现在这个级别具有明显优势。先来看看理论数据,其长宽高分别为4675×1770×1500cm,轴距2670cm,行李箱容积>450L。大多数紧凑型轿车的轴距都控制在2650cm以内。
即便同样的轴距长度,如果电池结构布局合理,空间上还是能拉开不小的差距。全新秦EV的实际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测试者身高175cm,体重60kg,在调整前排舒适坐姿的情况下,后排依然能毫不费力的翘起二郎腿。完全没有拘束之感。
当然,如果是180cm的彪形大汉在保证前排舒适的情况下,后排乘客翘起二郎腿有点吃力,但保持正常的舒适坐姿没有太大问题。这一点笔者在试驾时找到同行的朋友做过测试。
储物箱方面,官方数据显示,全新秦EV的行李箱容积>450L。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数据,能找到的参考车型里,吉利的几何A行李箱容积是430L。全新秦EV的后备箱目测能装下一个大型行李箱,满足日常生活储物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自驾出去郊游之类,装个烧烤架估计有点压力。

配置
配置一般是自主品牌的强项,全新秦EV也不例外。各种实用性和安全性配置非常丰富。
实用配置方面,它前、后排均配备USB接口,电加热座椅,电通风座椅,前排主驾座椅电动调节等配置基本都一应俱全。
安全配置方面,新车配备4气囊+2侧气帘、博世ESP 9.3车身电子稳定系统、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车身电子防盗系统、电子手刹+autohold自动驻车等配置也都是消费者常用的配置。
当然,配置上也有一个不能尽善尽美的地方:后排没有空调出风口,估计是出于省电的考虑。
外观内饰
外观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好说的。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带队为比亚迪量身定制的“龙颜”前脸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
里面包含了很多经典元素。星辰之光LED前大灯采用阵列式单体布局,5枚LED单体灯一字排开,彰显气势;像素立体式聚能格栅匹配两侧进气口横向式装饰件,加强前脸的横向扩张感;流水能量转向灯也是时下比较主流的转向灯处理方式;尾部修长的横向亮条将上下两个大面分割的同时,使两侧的星云璀璨LED尾灯连为一体;锋芒星17英寸铝合金轮毂,彰显出年轻运动气息。
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去服务区休息的时候,一群人40岁左右的人被全新秦EV吸引,主动过来咨询这款车的信息,期间对这款车的外观赞不绝口。这是让人比较意外的一点。因为市场年轻化的大趋势下,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体现年轻,全新秦EV的主旋律肯定也是偏年轻的。我感觉能被年长的用户喜欢和它的“龙颜”前脸有直接关系。
内饰方面,全新秦EV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楷书,走的是简约时尚路线。横向线条纤细修长,纵向线条粗壮有力。仪表台上的长直线条突出整车内饰的空间感。高配版中控为10.1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大屏,低配版是8英寸;多功能方向盘周围加入金属装饰元素点缀,凸显档次感。
座椅均为皮质材料,采用细缝线处理。中控大屏和换挡杆形成竖直线。档杆周围的物理按键井然有序,提升美观的同时也方便使用。
总的来说,全新秦EV在产品力方面表现不俗,尤其是厚道实在的长续航能力,不到15万的预售价也让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新车11月5号将在北京上市,如果不出意外,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探。有兴趣的朋友届时可以关注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