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国叔儿说到, “三线”建设初期, 建设者们在人迹罕至之地“荒野求生”, 与蛇鼠毒虫同眠。 而要建设“大三线”, 解决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坎儿。 “修成昆铁路,朱委员长提议,主席同意,使用铁道兵。” 川西一带,历来山高林密, 就像一个十面埋伏的战场。 1965年深秋,邓小平视察川西后,决定建造成昆铁路。 因为有了成昆铁路, 六盘水的煤才可以运往攀枝花,锻造钢铁; 攀枝花的钢铁才可以运往重庆,制造武器。 在全长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线上 共建有各类铁路桥梁991座,隧道427条 就是说,列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 不是在穿隧道,就是在跨高桥 这条地图上的“小线段”,汇集了全世界最复杂的地质状况: 摇摇欲坠的危岩落石、潜伏着泥石流和滑坡的不稳定山体,同时还有纵横交错的溶洞,行踪诡秘的地下暗河…… 如此重要的铁路,修建工作非铁道兵莫属。 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扩编到18万人, 加入到修建成昆铁路的大决战之中。
铁道兵转战大江南北,经常面对各种危急事件,对一般的塌方大家可以处变不惊。可是在成昆线的隧道施工中,他们却遭遇了从未见过,也无从想象的复杂状况! 打隧道、修路时,下面出现了地陷,上面又不断地塌方, 陷下去的人瞬间被掩埋。 塌方和陷落一直在继续, 下去救人的战士,连自己也被陷了进去。 但大家来不及多想,第一反应就是冲下去救人。 那一刻,隧道中出现了最为悲壮的一幕: 战友们一批接一批,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救援,前仆后继。 就这样牺牲了18个人。 在1100公里长的成昆铁路铁路沿线, 有三十多座烈士陵园,1200多名铁道兵烈士埋骨其中。 可以说,平均每一公里铁轨, 就有一位烈士的忠魂在永久地守护着…… 在如此的铁路禁区,战士们还遇到了哪些难以想象的危险?当时真实的场面又是怎样的? 另一边,连接云贵两省交通大动脉的贵昆铁路,在施工中陷入困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到来,给战士们带来怎样的希望? 文字&编辑:温馨 主编:姜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