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有多远,请看成昆线,金沙终曲,忠魂不散。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1952年草测,1958年动工,历时12年建成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组织评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工程。

半个世纪以来,成昆铁路为服务民族地区、助推地方经济、巩固国防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成昆铁路是一项世纪工程、这项“平均一公里是用2.7个人的生命换来的壮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精神!

但是,没有想到,乌东德水电站的修建,要将金沙江大峡谷沿江的成昆铁路42公里淹没,而这一段正是金沙江大峡谷最险峻的一段,也是当年修成昆铁路时付出牺牲很大的一段,还是诸葛亮南征的路线和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渡口之一。

2015年12月24日,乌东德水电站全面开工,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

目前乌东德蓄水到水位965米,大坝挡水形成的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75米。

金沙江畔的一段成昆铁路将要永远消失了,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永存心间。

从这张铁路车站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已经停运和将要消失的火车站,然后,我们沿着从北到南的方向,欣赏沿途的壮丽河山,重看一眼这条英雄的铁路线。


这段站名依次为:攀枝花——迤资——拉鲊——上格达——花棚子——漁洞——新江——师庄——大湾子——向隍——红江——漁洗一号隧道。


其中,从攀枝花至花棚子段的铁路,已经由昆明铁路局移交给了成都铁路局。因为乌东德水电站蓄水不会到达这里,所以铁路没有拆,但是停运了,每三天会有一趟铁路通勤车从攀枝花来往花棚子,为铁路员工服务,沿途群众出行也会乘坐这趟通勤车。


现在我们从攀枝花车站出发,开始我们的旅程。


迤资站牌:攀枝花——迤资——拉鲊


攀枝花——迤资之间没有隧道,迤资——拉鲊之间的隧道有:

迤资隧道

K762+365,2726米,1967年

浮漂隧道

K766+291,4273米,1967年

拉鲊一号隧道

K769+668,900米

今日迤資站,曾经是繁忙的昆局一等北大门。

现在是成局的三等本务机存放点。

列车通过浮漂隧道。

8701部队

鐵道兵

这些都是浮漂隧道横洞里的语录。

拉鲊站牌。迤资——拉鲊——花棚子。

拉鲊至花棚子区间还有一个小站上格达


拉鲊~上格达

拉鲊二号隧道

K772+887,468米

红卫(衛)隧道

K776+144,3022米,1969年


上格达~花棚子

前进(進)隧道

K781+580,3523米,1969年

这是昆客6161次列车驶入拉鲊站一道停靠。

这是从昆明方向看过来的站牌。

2017年11月3日16:28分,6161次列车停靠在拉鲊站一道。图为到会理的旅客们下火车后在驻站民警的指导下横穿股道,准备乘坐川W36809(鱼鲊~黎溪的中巴车)前往会理。

红卫(衞)隧道,毛体字,如今少见了。

红卫(衞)隧道的昆方,蜿蜒曲折的铁路,一辆火车正开往昆明方向。

这是6161出红卫隧道。

此图和上图都是在同一个地方,上格达道口附近的山上,铁路的西边拍摄的。一列昆客6162开往成都方向,与上图的货车开往不同的方向。客车驶过了一个大弯,大弯的昆方有一座铁桥,那就是上格达1号大桥。

部分在上格达下车的铁道迷在拍火车。

上格达站是个小站,上车就是这么简单。

上格达车站与前进(進)隧道成端洞口紧紧相连。

前进(進)隧道成端。

列车通过前进隧道去往成都方向。

前進隧道成端洞顶的浮雕“三面红旗”。

前進隧道昆端洞口顶上的浮雕“老三篇”。


前進隧道有着沿江段众多隧道中最为气派的浮雕,成端洞口的“三面红旗”与昆端洞口上面的“老三篇”,配上繁体的“前進”字样,即使经过了近50年的风吹雨打,仍能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力量。


当地不少村民目睹过铁道兵修建铁路时的困难甚至是牺牲,因而在他们的眼里,这条铁路及其浮雕与标语是铁道兵留给当地百姓的礼物,是对那个铁路兴建的时代最深切的记忆,这些浮雕与标语无比珍贵。

远处的隧道口,看起来那么小,桥隧相连。这是花棚子站三线大桥成端前进隧道。江对面的村子是田尾巴,属于会理县绿水乡管辖。

关心关注成昆铁路的人很多,这是2020年5月21日,来自昆明,贵阳,成都各地的铁道迷们参加金沙江畔成昆铁路抢救拍摄的活动,在花棚子三线大桥下合影留念。他们为保留这段珍贵的历史文物遗产的影像做出了贡献!

花棚子站牌,拉鲊——花棚子——新江。


花棚子~渔洞

红光隧道

K785+407,1475米,1967年

莲(蓮)地隧道

K791+126,4635米(原长4603米,昆端加32米棚洞),1968年

昆客6162次列车花棚子站一道停靠办客。

花棚子火车站。

远处的隧道口,看起来那么小,那是花棚子站昆端红光隧道。

白沙沟1号大桥。

成昆铁路南段电气化改造前的莲地隧道(成端)

2019年西南区铁道迷们在金沙江畔成昆铁路上的抢救拍摄活动。铁道迷们乘坐6162小慢车前往渔洞下车,集体徒步穿过莲地隧道,考察蓮地隧道成方阴阳滩边的三滩大桥。

蓮地隧道成方,出口没有棚洞,有一座桥。这座桥叫做三滩中桥,32米半穿式菱形拴焊梁小钢架桥。

铁路在隧道里拐弯。

没有被拆除之前的蓮地隧道有多美!

这是莲地隧道昆端出口,有棚洞,桥上就是渔洞乘降所。


渔洞乘降所~新江

渔洞隧道

K794+654,2270米,1968年

新光隧道

436米

新光明洞

90米

新江棚洞(全路最长,跨度最大)

356.81米

蓮地隧道钢轨已经被拆除。

蓮地隧道被拆除后封闭了。

2019年5月15日,6162次列车停靠渔洞乘降所。由于乘降所两端均是长大隧道,没有开阔的地形设置站台。列车首尾只能摆放在莲地、渔洞两大隧道内供旅客和沿线村民上下车。这是莲地隧道内,沿线村民正在往列车上搬运农产品。

2019年7月22日,昆客6161次列车停靠在漁洞乘降所。可以看到漁洞大桥北端和莲地隧道的昆端出口已加上了棚洞。两个隧道之间就是漁洞大桥。

上面那张照片就是在红圈圈的位置拍摄的,站在岩子包上往下看渔洞大桥,白色岩石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无路可下,金沙江大峡谷就是如此险峻!

这个山体里面就是蓮地隧道,陡峭笔直,想想当年打这个隧道该有多么艰难!


莲地隧道难打的原因主要还是地质破碎,莲地隧道正洞通过的地段号称“火焰山”和“地质博物馆”。


主要地质难题有断层,流沙,高温,特坚石层。当然还有最危险的地质现象――岩爆。


岩爆现象多发于干热河谷段施工中的隧道。原先岩层是密实紧压着的。当隧道凿进去的时候就相当于把岩层捅开了窟窿。一旦岩层里的石头受到高温和压力就会弹飞出来砸死砸伤施工人员,这种隧道内发生飞石的现象就是岩爆。


这个隧道是以铁道兵特级战斗英雄杨连第命名的,此外,陇海铁路上一个以英雄命名的小站叫杨连第,陇海铁路8号大桥也是以英雄命名为“杨连第大桥”。


站在崖顶看,下行货车正呼啸着冲出莲地隧道,开往对面的漁洞隧道。可以看见金沙江畔地势的险峻,可以体会到当年铁道兵战士修建沿江段铁路时的无限艰辛。


金沙江大峡谷最壮观最险峻的铁路隧道已经永远淹没在乌东德水库之下,永远永远 ~

漁洞隧道。

2019年西南区铁道迷们在金沙江畔成昆铁路上的抢救拍摄活动。


铁道迷们乘坐6162小慢车前往渔洞下车,准备集体徒步莲地隧道。

成昆铁路地质复杂,险情随时可能发生。什么叫做“地陷”?发生在渔坝村3号隧道:因傍山修建,山体偏压,砂页岩互层倾向线路,石质松散破碎,岩层坚固系数只有0.6。出口端1966年8月5日坍塌400余立方米,9月12日又坍塌800余立方米。12月6日,17、18连战士从进出口两端抢挖坍方。12月8日15时40分隧道出口端仰坡处突然下陷一个直径3米的圆形大坑,深1.5米,排长及4名战士落入陷坑,一名战士当即失踪。指战员前仆后继地跳入陷坑抢救,对陷坑情况不明,且缺乏防护设备,地陷继续发展,伤亡越来越大。团长不得不鸣枪强令抢救人员脱离陷坑。事故造成18人牺牲!10人负伤。

新江站牌,花棚子——新江——师庄。

站在苦拉山上看新江站,不到山顶体会不到金沙江大峡谷的险峻。

金沙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下湾村岩子顶看新江站。




新江站就在那个弯弯的顶端。

新江站棚洞群。棚洞是原有隧道加长或是在路基上新建的以抵御危岩落石的短隧道。

新江棚洞上的巨幅标语。

银丝岩隧道。

昆客6162次列车驶过银丝岩大桥。

师庄站牌,这是从昆明方向看过来的站牌,如果从攀枝花方向看过来,就是新江——师庄——大湾子。


新江~师庄

新江隧道

K799+254,488米

新江一号明洞

K799+996,92米

渔棚子一号渡槽

K800+655,28米,1994年

渔棚子二号渡槽

K800+955,14.2米,1994年

渔棚子三号渡槽

K801+103,42米,1994年

渔棚子明洞

K801+359,192米(原长98米)

银丝岩隧道(内设钢筋混凝土支承块整体道床)

K804+100,2857米

拆除前的师庄站(站在师庄隧道顶上拍摄)

师庄站昆方出站灭资滩棚洞群。

漁棚子棚洞群。

漁棚子三个渡槽。渡槽是把线路上方山体的泥石流沟沟口连接起来让泥石流爆发时通过槽顶的水渠流入江河中避免铁路被堰塞体淤积阻断的工程。

这段江岸叫做漁棚子。

蓄水前的摸鱼鲊隧道。

摸渔鲊隧道昆端出口,前方是大湾子站。

蓄水后的摸鱼鲊,现在可以开船进去,摸鱼鲊隧道里真的可以摸鱼了。

修建这座摸鱼鲊隧道,可没有摸鱼这种浪漫,这里曾经发生过非常惨痛的牺牲。

摘录一段中铁十一局(原铁一师)安春生的文章,文章里说道,一师五团三营在成昆线建设中一共牺牲了十二名战士:


十一连战士陈坤云,太平梁垮塌牺牲;十一连战士陈芝轩,在一次施工中,隧道塌方牺牲;十三连战士尹鸿忠,在隧道施工中发生塌方而牺牲;十三连战士魏根义,隧道塌方,他冲在最前面,为抢救战友壮烈牺牲;十三连战士何全贵、王世选两位战士在隧道施工塌方中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十四连战士张金龙,施工爆破时,为疏散、掩护当地群众牺牲;十五连战士侯树立,在施工中触电牺牲。


最惨痛的是1967年6月,十二连在摸鱼鲊隧道横洞施工中,由于一根导火索被水打湿点不燃,几名战士担心这一炮没炸响会影响施工进度,便一直想办法点燃,结果耽误规定的撤离时间(一分钟),造成爆破事故,一下子牺牲了四位战友。他们是:副排长尧荣才,1961年入伍,四川省江津县人;连大庆,1963年入伍,上海市人;孙本堂,1965年入伍,四川省宣汉县人;钱起云,1963年3月入伍,河南省西华县人。当全营将士向他们告别时,没有一个不痛心疾首,十二连全连干部战士痛哭流涕,营长、教导员两位硬汉子更是嚎啕大哭!


没有一个连队没有牺牲!成昆铁路是建国后新的长城!

这就是十二连尧荣才、孙本堂、连大庆、钱起正四烈士牺牲的地方――摸渔鲊隧道横洞。洞口的横幅标语: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毛泽东

花棚子至大湾子工程通信线路施工中,由于线路在金沙江河谷陡峭的山坡上,架设电线十分艰难,33公里架线工程中铁道兵牺牲干部战士7人,平均每架线4.3公里牺牲一个人。

大湾子站牌,这也是从昆明方向看过来的站牌,如果从攀枝花方向看过来就是师庄——大湾子——红江。


大湾子~向隍乘降所

大湾子隧道

1530米,1967年

尼多隧道

K820+392,336米

江头村隧道(内设钢筋混凝土支承块整体道床)K822+544,2825.7米,1967年6

向隍乘降所~红江

普勒隧道

K828+292,111.2米

昆客6161次列车大湾子站一道停靠。

铁道迷们在大湾子站站台迎接6162进站。

这是昆客6162次列车大湾子站一道停靠办客。

2019年10月3日,江边乡大湾子村民正式集体搬迁。这是搬迁前村民集体与故乡合影留念。

江头村隧道。


守隧道的人说,他们值班的营房以前部队停放过牺牲烈士的遗体,隧道修好后遗体就运到黄瓜园统一安葬。


守隧道的人说,他们一般从晚上9点开始值夜班到第二天早上7点结束。一过晚上0点,隧道里就开始有怪声传来,能听得见吹哨声、点名声、喊口令声、唱革命歌曲背毛主席语录的声音。

江头村隧道昆端出口,全长2825.7米,里面铺设的是钢筋混凝土支承块整体道床。

红江站牌,这也是从昆明方向看过来,如果从攀枝花方向看过来,就是大湾子——红江——黄园(此处漏了一个“瓜”字

,应该显示的是“黄瓜园”)。


红江~黄瓜园

渔洗一号隧道

K831+918,337米,1969年

渔洗二号隧道

K833+350,769米,1969年

小那别一号隧道

K834+077,75米,1969年

小那别二号隧道

K834+731,788米,1969年

大那别隧道

K835+787,456.5米,1969年

海螺一号隧道(昆端加棚洞)

K836+556,412米,1967年

海螺二号隧道

K837+854,822米,1967年

这三张是2019年10月18日,昆客6161次列车停靠在红江站一道。

这是以前的红江站。

拆除后的红江站。

红江车站昆端出站后一公里就是漁洗一号隧道,全长337米,是个弯道隧道,黄瓜园以北的线路在此终止。

如今从花棚子至漁洗一号隧道,桥梁已经被炸掉、铁轨已经被拆掉、隧道已经被封闭,据说也将被炸掉。

金沙江大峡谷里的成昆铁路,或停运或被淹没,一段新中国的新长城正被或将被淹没水中,一曲高亢的成昆战歌在这一段画上了休止符。


在近50年的时间里,成昆铁路为西南地区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而如今为了配合电站蓄水而退场,则是沿江段为西南地区做出的最后一份贡献。即使江水淹没了铁路,伟大的南成昆沿江段也会在每一位因这条铁路而动情的人们心中永存!


让我们再回放一次已经被炸毁的拉旧大桥曾经的雄姿吧,金沙终曲,忠魂不散!

铁道迷在展示手中的毘客6162机打联结小票。

正是有了这些年轻可爱的铁路迷,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感谢铁路迷茉莉丝雨提供的图片、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从图片中重走成昆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