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曲阜」曲阜地名的由来

 渐华 2021-02-07
原创燚森国学2021-01-29 11:49:42

【神话传说】

相传,最初天地不分,昼夜不明,混混沌沌。盘古氏巨龙在这混沌中修行了数万年,自觉其力已足,便竭尽全力翻了个身,只听一生巨响,居然天地分开。而筋疲力尽的盘古却被一大山压在下面,山顶上有若干巨石,有的闪着蓝光,有的闪着红光,有的是一团火。数万年后,这些巨石变成了日、月、星辰,称为“三光”。

从此,天地间昼夜分明。山上有棵参天大树,天上的神灵可沿树来往与天地之间,树上长着翠玉般的叶子,叶子落在地下若干年后,演变成人。叶的脉筋变成了人的骨骼,叶片变成了人的血肉,从此,大树枯萎,而人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再说这座大山变成了委曲长七八里,高数丈的龙形阜地,故人们称之为曲阜。

「走进曲阜」曲阜地名的由来

【历史】

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殷商时代的奄国,西周至战国为鲁国都城。原址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其实,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所以说,曲阜还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大约公元前27世纪末叶,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84岁登帝位,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

「走进曲阜」曲阜地名的由来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4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

“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史记·鲁周公世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帝王世纪》曰:“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穷桑在鲁北,后徙曲阜。”

《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阜,在古代指不属于山陵的土山。因在古鲁城中有阜,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阜字作土山解,现曲阜城东有土山叫防山,蜿蜓曲折.行成龙行阜地,这就是曲阜之名的由来。

公元前249年楚国灭鲁,始设鲁县,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走进曲阜」曲阜地名的由来

【地理位置】

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山东省省辖县(市)之一,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制,改为省辖县级市,始称“曲阜市”,行政区划属济宁。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走进曲阜」曲阜地名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