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赏析:看岳美中如何治疗慢性肝炎。

 快乐就好949 2021-02-08

慢性肝炎

白某,男,41岁,住院号41193。患者自1959年9月发现肝大,当时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以后逐渐自觉两胁间歇隐痛,甚则及背,腹胀肠鸣,日轻暮重,食欲减退,嗳气频频,大便不实,或日行2次,或间日1行。体检发现颈部有数个蜘蛛痣,肝上界在锁骨中线右第5肋间,肝下界在锁骨中线右肋下10cm,质软,无叩压痛,其他无异常发现。1962年9月以后,谷丙转氨酶曾有2次上升,其他肝功能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曾先后4次住院,采用一般保肝疗法和胰岛素、丙酸睾丸酮等治疗,都可暂时取得效果。但遇工作紧张和劳累,则病症又发。1963年11月第5次住某医院,除采用一般保肝疗法外,更应用中药、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中药主要是调气散瘀、养肝健脾软坚之品,以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平胃散、八珍汤等方加减,腹胀胁痛依然。

1964年1月24日诊:六脉迟虚无力,舌胖大,苔浮而腻,腹胀肠鸣,干噫食臭,有时两胁及背与少腹作痛,大便糊状,日2行,或间日行。良由早年饥饱劳役,脾胃失调所致,先以仲景半夏泻心汤治之:法半夏、党参、黄芩各三钱,干姜、炙甘草各二钱,吴萸炒川连一钱,大枣(擘)四枚。

2月8日诊:服药2周,干噫、食臭、肠鸣、矢气稍减,纳食转馨,腹胀亦瘥。胁痛隐隐如故,大便先干后溏,日2行。舌苔薄黄带腻,舌体胖大,脉数中空而无力。前药见效,然脾虚气弱较甚,拟于前方加重益气之品。党参改为五钱,加太子参五钱,茯苓三钱。

2月29日诊:服半夏泻心汤加味,干噫食臭、肠鸣矢气大减。唯腹胀稍增,胁痛隐隐,大便有时成形。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边尖有齿痕。脉虚无力,肝脉尤显。此由虚不受补,用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交替服用。制厚朴、清半夏、党参各三钱,生姜、炙甘草各二钱。服药2月余,诸症消退,腹胀显减。干噫、食臭、嗳气、肠鸣均已消失。偶有微胀及两胁隐痛。肝脉稍有弦象,脉虚较前有力,予半夏泻心汤常服,晨起吞服补中益气丸,以丸剂缓缓善后,于1964年4月12日出院。

按语:患者起病迄今6年,六脉迟虚无力,舌胖而苔浮腻,病由早年饥饱劳役而致脾胃失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胃气不和,食谷不消,湿热内聚,浊气上逆,致干噫食臭。脾虚气滞,浊气滞留,腹部胀满,矢气频频。运化失常,则肠鸣如雷。脾虚肝木来侮,则见胁痛牵引及背,甚则少腹作痛。其本病在脾,脾病及肝,又损及胃。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泄,并温脾补虚;加重党参用量,增加益气之力。服药月余,诸症大减,而腹胀未除,又加用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交替服用,以厚朴、半夏、生姜辛散去滞,补泄兼施,先后守方2月余,诸症消失。腹部偶有微胀,两胁偶尔隐痛,由于中气虚损,一时难复。在诸症显减以后,加用补中益气丸缓缓善后,并嘱饮食谨慎,劳逸适宜,好好调养。

      通过本例治疗,体会到《伤寒论》经方应用,只要辨证正确,选方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疗效。《金匮要略》有“呕而肠鸣,心下痞满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的论治。本病主症腹胀肠鸣而无呕症,亦采用半夏泻心汤,而诸症大减;《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本例以往治疗未曾发汗,而有腹胀,运用此方,腹胀亦大减。因此体会辨证不能拘于成见,必须抓住重点。通过本例治疗,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西医的慢性肝炎,绝不等于中医的肝病。本例既往曾用柴胡疏肝散等治疗,就是这种思想表现,因而未取得效果。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客观现实的具体病情,作恰当地分析辨证,才能恰合病机,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慢性病的治疗,坚持守方,是观察疗效的重要环节。(1965年8月号,高玉琴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