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岳美中:一方在手,腹胀从此不用愁!

 杉木轩 2015-01-31

名医岳美中:一方在手,腹胀从此不用愁!

2015-01-31 岳美中,岳沛芬 悦读中医

悦读中医

提示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免费订阅


小编导读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作息时间严重不规律,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以至很多人都有胃肠方面的不适。腹胀即是诸多胃肠病中常见的一种,预防与治疗腹胀,可谓是势在必行。小编找到几个治疗腹胀的经典医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腹胀

尹某,男性,患腹胀,自述心下胀满,日夜有不适感,是属虚胀证。

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12克,生姜9克,半夏9克,甘草(炙)6克,党参4.5克。(《伤寒论》方)。经复诊1次,未易方而愈。

【按】腹胀一症,有实有虚。实者腹坚硬,拒按而痛,舌苔黄厚或滑腻,是食积或秽滞,宜小陷胸汤或消导、攻下剂。虚者腹虽胀,而按之柔软,且喜按压,按下去也不作痛,即痛也很轻微,舌无苔或稍有薄白苔,是胃机能衰弱,致使食物有所残留,分解产气,壅塞于胃中而作胀。这个病例,既主诉腹胀满,且按之不痛,是属虚胀,故投以此汤,即迅速收到效果。

胀非苦不泄,厚朴味苦性温,通泄脾胃之气分,用作主药;满非辛不散,半夏辛温和胃,生姜辛通滞气,用作辅药;人参鼓舞胃气,主治心下虚痞胀满;佐以甘草滋胃生津。通补兼施,法颇完密。

适应证:慢性胃炎等病腹胀满者,发汗后或下后腹胀者,均验。

泻心汤治疗肝炎腹胀

徐某,男性,42岁,军人,病历号36479

病程较久,19588月起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日24次,呈稀糊状,腹胀,多矢气。曾在长春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治疗10个月出院。此后因病情反复发作,5年中先后4次住院,每次均有明显之肠胃症状。1964年元月住入本院,87日会诊,经治医师谓:肝功能谷丙转氨酶略高(150180单位),其他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唯消化道症状明显。8个月来多次应用胃舒平、消胀灵、薄荷脑、次碳酸片、黄连素、酵母片、四环素等健胃、消胀、止泻与制菌剂治疗,终未收效。现仍食欲不振,口微苦,食已胃脘满闷腹胀,干噫食臭,午后脘部胀甚,矢气不畅,甚则烦闷懒言,大便溏,日24次,甚至5次,无腹痛及下坠感,精神疲惫,不欲出屋活动,睡眠不佳,每夜34小时,少则2小时,肝区时痛。望其体形矮胖,舌苔白润微黄,脉沉而有力,右关略虚,为寒热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慢性胃肠功能失调病症。取仲景半夏泻心汤以调和之:

党参9克,清半夏9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黄芩9克,黄连3克,大枣(擘)4枚。以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再煎,取200毫升,早晚分服,日1剂。

药后诸症逐渐减轻,服至40余剂时,患者自我总结云:月余在五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食欲增进,食已脘中胀闷未作,腹胀有时只轻微发作,此其一;精力较前充沛,喜欢到院中散步或做些其他活动,时间略长也不感疲劳,此其二;大便基本上一日一次,成形,消化较好,大便时能随之排出多量气体,甚畅快,此其三;肝区疼痛基本消失,有时虽微微发作,但少时即逝,此其四;睡眠增加,夜间可睡56小时,中午亦可睡半小时许,此其五。多年久病,功效渐显。后因晚间入睡不快,转服养心安神之剂。

196525日再次就诊时。前症复作,处半夏泻心汤。10余剂后,效验不著,改服附子理中汤。7剂后,诸症不唯不减,反心下胀闷加剧,大便次数增多。复用半夏泻心汤加茯苓20余剂,获得显效。后来大便不实、次数多及心下痞满,虽因饮食或其他原因时有反复,但在服用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的情况下,疗效逐渐巩固,于11月份出院,

【按】本病例为肝炎所致的肠胃功能失调,此次住院以来,虽曾反复,而且较长时间地应用西药治疗,均未获得满意效果。中药治疗后,短期内症状即基本消失,说明中药对调整肠胃机能有一定作用,唯诊断治疗必须丝丝入扣。前期措施可谓得当,后期之治,初服泻心10余剂不效,认为以往长期应用苦寒之芩、连,阳明邪热已清,唯余太阴虚寒,忽略了心下属胃与口苦胀闷为胃邪犹在之征,径用附子理中,适助其热,致病情加剧。后改泻心,方奏卓效。二方之治,一在脾,一在胃,一在温中补虚,一在和解寒热,应用时当注意。

半夏泻心汤治疗顽固性腹胀

白某,男,41岁,住院号:41193。患者自19599月发现肝大,当时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后逐渐自觉两肋间歇隐痛,甚则及背,腹胀肠鸣,日轻暮重,食欲减退,嗳气频频,大便不实,或日行二次,或间日一行。体检发现颈部有数个蜘蛛痣,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下界在右锁骨中线肋下10厘米,质软,无叩压痛,其他无异常发现。19629月以后,谷丙转氨酶曾有两次上升,其他肝功能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曾先后四次住院,采用一般保肝疗法和胰岛素、丙酸睾丸酮等治疗,都可暂时取得效果,但遇工作紧张和劳累,则病症又发。196311月第5次住某医院,除采用一般保肝疗法外,更应用中药、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中药主要是调气散瘀、养肝健脾软坚之品,以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平胃散、八珍汤等方加减。腹胀胁痛依然。

1964124日诊:六脉迟虚无力,舌胖大,苔浮而腻,腹胀肠鸣,干噫食臭,有时两胁及背与少腹作痛。大便糊状,日二行,或间日行,良由早年饥饱劳役、脾胃失调所致。先以仲景半夏泻心汤治之:法半夏、党参、黄芩各三钱,干姜、炙甘草各二钱,吴萸炒川连一钱,大枣(擘)四枚。

28日诊:服药两周,干噫、食臭、肠鸣、矢气稍减,纳食转馨,腹胀亦瘥。胁痛隐隐如故,大便先干后溏,日二行。舌苔薄黄带腻,舌体胖大,脉数,中空而无力。前药见效,然脾虚气弱较甚,拟于前方加重益气之品。党参改为五钱,加太子参五钱,茯苓三钱。

229日诊:服半夏泻心汤加味,干噫食臭、肠鸣矢气大减。唯腹胀稍增,胁痛隐隐,大便有时成形,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边尖有齿痕。脉虚无力,肝脉尤显。此由虚不受补,用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交替服用。制厚朴、清半夏、党参各三钱,生姜、炙甘草各二钱。

服药两月余,诸症消退,腹胀显减。干噫、食臭、嗳气、肠鸣均已消失。偶有微胀及两胁隐痛,肝脉稍有弦象,脉虚较前有力。予半夏泻心汤常服,晨起吞服补中益气丸,以丸剂缓缓善后,于1964412日出院。

患者起病迄今6年,六脉迟虚无力,舌胖而苔浮腻,病由早年饥饱劳役而致脾胃失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胃气不和,食谷不消,湿热内聚,浊气上逆,致干噫食臭。脾虚气滞,浊气滞留,腹部胀满,矢气频频。运化失常,则肠鸣如雷。脾虚肝木来侮,则见胁痛牵引及背,甚则少腹作痛。其本病在脾,脾病及肝,又损及胃。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泄,并温脾补虚,加重党参用量,增加益气之力。服药月余,诸症大减,而腹胀未除,又加用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交替服用,以厚朴、半夏、生姜辛散去滞,补泄兼施。先后守方两月余,诸症消失。腹部偶有微胀,两胁偶尔隐痛,由于中气虚损,一时难复,在诸症显减以后,加用补中益气丸缓缓善后,并嘱饮食谨慎,劳逸适宜,好好调养。

通过本例治疗体会到,《伤寒论》经方应用,只要辨证正确,选方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疗效。《金匮要略》有呕而肠鸣,心下痞满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的论治。本病主症腹胀肠鸣而无呕,亦采用半夏泻心汤,而诸症大减。《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本例以往治疗未曾发汗,而有腹胀,运用此方,腹胀亦大减。因此体会,辨证不能拘于成见,必须抓住重点。通过本例治疗,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西医的慢性肝炎绝不等于中医的肝病。本例既往曾用柴胡疏肝散等治疗,而未取得效果。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客观现实的具体病情,作恰当的分析辨证,才能恰合病机,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慢性病的治疗坚持守方,是观察疗效的重要环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