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事四朝十主的不倒翁冯道,备受道德谴责之下,闪光点鲜为人知

 史海甄客百晓生 2021-02-08

世宗闻之,辍视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曰文懿。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四月十七,一位老者的去世,让时为皇帝的周世宗柴荣做出“辍视朝三日、册赠尚书令、加封瀛王”的非常举动,按照一般成例,只有皇帝的长辈宗亲后妃去世,皇帝才会行辍朝之举,而此人并未在其之列,他就是有号称“不倒翁”之名的冯道。

之所以称其为不倒翁,主要原因还在于朝代更迭频繁、战火纷飞的五代时期,他不仅历事四朝十主,且一直身居宰辅、三公(师)这样的高位,二十余年屹立而不倒,足以称得上奇迹。可能现在看来冯道的频繁跳槽也并非什么重要之事,但在古代,他却饱受道德的谴责,乃至两位史学大家(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司马光【著《资治通鉴》】)都称其为“不知廉耻”、“奸臣之尤”

冯道.jpg冯道画像

勤奋好学,奉亲重孝

882年(唐僖宗中和二年),冯道出生于瀛州景城,自幼奉侍双亲甚孝,除却尽孝,少年冯道将时间全部用在读书上,即使天寒地冻家徒四壁,也未曾停歇,虽然史料中未曾记载他是否参与科举考取功名,但自从被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刘守光(后梁建立后封其为燕王,后自立为帝,建立桀燕王朝)征为幽州掾属之后,他的仕途就开始逐步青云直上,至后唐明宗李嗣源之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形同宰相),参预机务,正式开启了他长达27年的宰辅时代。

五代时期,素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称,短短53年间,中原地区就出现了五个朝代14位皇帝,平均下来一个皇帝在位连四年都不到,可想而知政权更迭多么频繁,而冯道却在其中历事四朝十君且均身居高位,不由得不让人讶异,但同时也会招致当时士大夫的谴责,他们纷纷认为冯道这样的人物是十足的真小人,毕竟在那个年代,在朝为官就如同女子嫁夫一般,以“从一而终”为至上准则,这其中并不论所辅佐的君王是否贤德,而冯道的屡屡改事他主就如同女子屡次改嫁一般犯了大忌,冯道也因此以“不守臣节”而为世人所唾弃。

奉事契丹,以全大局

但饶是如此,也并不能断定他是百分之百的“小人”,我们就从对他“小人”一称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来“窥一豹而见全身”。

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十一月,时年45岁的郓州节度使、赵国公石敬瑭在柳林(现太原西柳林村)称帝,能遂如此大愿也多亏契丹主耶律德光的支持,石敬瑭不仅承诺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而且还不惜认比自己小整整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幽云十六州.jpg燕云十六州

同月,石敬瑭率大军攻入洛阳,后唐正式灭亡,而冯道毫无悬念再度被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助石敬瑭顺利称帝后,按制后晋需要派出一名重臣作为礼仪使前往契丹为耶律德光晋尊徽号,当时石敬瑭心中的最佳人选便是冯道,但任谁都明白,此去契丹极有可能有去无回,所以实在不忍心直接开口,只能命一众宰辅共同商议。

二年,契丹遣使加徽号于晋祖,晋祖亦献徽号于契丹,谓道曰:“此行非卿不可。”道无难色。

冯道正和一众同僚商议政务,突闻此消息,其余众人无不吓得大惊失色,只有冯道依旧像往常一般波澜不惊,他只是很淡定地在纸上写了两个字“道去”,众人便皆已明白,有人松了一口气,也有人为冯道深表同情甚至落泪。

既然是冯道自己提出的,石敬瑭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安排其前往契丹,而耶律德光对这位重臣确实十分看重,不仅欲亲往迎接(因群臣劝谏“国君不应迎宰相”而作罢),而且还在冯道为自己上完尊号之后执意要留其在朝为官(果不其然,易去不易回),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耶律德光还同时赠予冯道象牙笏以及牛头(契丹风俗,得一物已属莫大的恩宠),我们的冯元老还特赋诗曰:“牛头偏得赐,象笏更易持”,足以见得在契丹,他依旧是人上人。

石敬瑭.jpg后晋高祖画像

契丹赐其臣牙笏及腊日赐牛头者为殊礼,道皆得之,作诗以纪曰:“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契丹主甚喜,遂潜谕留意,道曰:“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皆为臣,岂有分别哉!”

面对契丹主的盛情相邀,冯道是如何做的呢?首先明确自己身为“南朝子”,面对“北朝父”的入职邀请,自然没甚大的分别,可行;其次,冯道通过将耶律德光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用来买炭(年纪大了,契丹寒冷多备炭),来表明长期扎根北朝的心意。

反其道而行之,反立不败之地

如此一来,本来还担心留不住冯道的耶律德光,顿时对其放心了许多,细想之下反而觉得在“儿皇帝”石敬瑭那里,更需要冯道这样的忠臣辅佐,便不像原来那么盛情挽留反而还明里暗里让其自由选择。而冯道自己却连续三次上表请求留在契丹,“眷恋上国不忍离去”,最终在耶律德光的再三催促下,冯道才显露极为不情愿之容踏上归途。

归途当中,冯道光在驿馆陆陆续续就住了长达月余之久,行走在路上也是极为缓慢,毫无匆忙之色,等出了契丹境外,距离他开启归途已经过去了两月之久。身边的侍从不止一次对他的行为产生质疑,纷纷表示既然契丹主愿放我们回去,犹如逃出虎口,恨不得以平日十倍百倍的速度往回奔,而冯老却一路上走走停停刻意放缓速度,这不由得不让人产生疑问。

冯道1.jpg冯道画像

但他们似乎忘了一点,那就是耶律德光自始至终都留了个心眼,从一众人开始踏上归途,契丹主便命手下秘密跟随查探,如果走的快了与之前的态度截然相反,那么契丹的快马一日内就可以追回,只有走走停停,方能彻底打消契丹的顾虑,才能安全回国,听到冯道如此解释,一众随从恍然大悟敬佩不已。

契丹入汴,道自襄、邓召入,契丹主从容问曰:“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道曰:“此时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947年(后晋天福十二年),耶律德光还是攻入了后晋都城汴梁(所谓盟友亦不过如此),冯道再一次面临国破,面对耶律德光“天下百姓如何可救”的疑问,冯道以“此时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而答之,可能在别人看来是无比的谄媚,但恰恰是这句话,让耶律德光放弃了屠杀中原万千百姓的念头,而且以自身钱财和地位搭救被契丹士兵掳走的名士、妇孺,就连十分痛恨他的欧阳修,都不得不承认“春秋之不灭中国人者,以道一言之力也”。

史海君说:

如果说冯道仅仅是历事四朝十帝,在当时可能还不足以令人人唾弃,毕竟王朝更迭不是由冯道一个人就能左右,真正将他置于风口浪尖的还是向契丹称臣,也因此让他成为了“小人”行列当中的代表人物。

但细细思之,冯道的一生并非没有闪光点,就如同君子之身亦会犯错一般。除却道德因素,冯道还算是一位极富计谋之人。奉侍契丹一事,归根结底在于最初向石敬瑭献计联合契丹灭后唐的桑维翰,如果不是这个提议,石敬瑭也不会割让幽云十六州,也更不会自称儿皇帝向契丹称卑。

桑维翰.jpg桑维翰画像

但木已成舟,派礼仪使前往契丹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而不论从后晋还是契丹来讲,冯道都是最佳人选,有他前往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因为早在其为父守孝期间,辽国便想直接派人将他掳到契丹做官,只因边军识破而躲过一劫,待到为耶律德光上徽号,已然避之不及,索性便直接应承下来。

同理,当耶律德光果然想留冯道在契丹为官之时,冯道做出一副欣欣然乐不思蜀之意,甚至当自己能回中原时连连推辞拒绝,既放松了契丹的警惕,也使其最终安然归乡,毕竟在契丹的他,有诸多身不由己,索性也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这样反而会有大的转机。

再来看契丹称臣一事,冯道当时是后晋的臣子,而连后晋的皇帝都自称儿皇帝,整个王朝都向契丹称了臣,那么冯道向契丹称臣从这个角度看,也并非抛弃气节罔顾大义,反而一向被称作大义的桑维翰,恰恰是首提割让土地给契丹以示盟好之意的人,若没有他的建议,冯道连去契丹的机会都不会有,又何来的奉侍契丹。

五代十国.jpg五代十国

如果加上这些,很难断定冯道就是个十足的小人,尤其在面对每一位君主,他都会尽心辅佐,不论这位君主是贤德还是昏聩,在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做好臣子的本分,身居高位而不自傲不受贿。但可惜很多人对此不谙明了,一不小心就会卷入本不该进入的争斗当中,得不偿失。所谓盖棺定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很难定论,尤其是历史人物,经历过百年千年的沧桑变化,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评判标准,故只能留待后人评说百家争鸣罢了。

参考资料: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冯道传》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