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观园内沁芳亭桥 好个“沁芳”惊艳全场,贾政破天荒满意地笑了

 一枝独秀2603 2021-02-08

【故事】 通过曲径通幽,从石洞出来,眼前出现一带清流。这是 大观园 的主脉,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布置的。溪流上有桥,桥上白石是栅栏,环抱池塘边,石桥三拱,兽脸衔吐。池水清澈,游鱼儿悠然自得,这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宝玉为之题名'沁芳'二字。

题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众人称赞不已。 贾政 点头微笑。

【评点和赏析】 通过曲径通幽后第一景沁芳溪和亭桥,景色美意境更美。一带清流,穿过石度林,滋养润泽花草,石桥飞架,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驰。那清流渗出带着花香,浸人肺腑。那对联写得更妙,两岸杨柳清香碧绿。水因柳而绿,柳因水更翠,花因水分开两岸芳香。柳、花和水相互灵通,相依为美,相互渗透,真神来之笔。清客引用古诗泣斜阳,于无意之中缊含盛极必衰之意。

“沁”字是水心相结合,从内部渗透而来。水流不大,从花和树的深处曲折而出。水里自然有落花的芳香。“沁芳”二字多么富有意蕴。

花落在水里就形成花落水流红。“沁芳”这两个字用得极为巧妙。落花带着离枝的无奈与愁绪落到水里,漂流而去。其隐喻非常明显,就是诸芳流逝。有人说《 红楼梦 》的主题就是“沁芳”,就是一切繁华富贵,一切美好的生命,终究会象飘落的缤纷一般,随着水流而消逝。

沁者,浸也,芳者,花也,园内溪流似乎为落花而设,而那落花喻指园内众多美丽少女,因此,沁芳一名,便成为通部《红楼》之一绝大象征,《红楼梦》是一部哀叹美丽少女悲惨命运之书。

连想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那警幻仙姑一出场唱的: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这“飞花逐水流”,正是“花落水流红”,正是“沁芳”之意啊。

这一带清流贯穿在整个园中,潇湘馆、稻香村,还是 蘅芜苑 ,不管你走到哪里,水流一直跟着。水本身也成为园林的一个主题,它就像穿着珍珠项链的那根线,有时候你看不见,可它是一个真正的脉络。

宝玉认为泄玉的“泻”字仅仅点出水,却没点到花。这一带不仅有水,旁边还种满了花。所谓“沁芳”,就是说由于花落水中,水被落花所染,有了花的香味,有花的芳香。“沁芳”这个名字太漂亮了。沁芳溪沁入桥芳即为沁芳亭;沁芳闸关得水流,关得了沁芳吗?

这两个字充分表现出宝玉的才华,众人当然称赞。十四岁的宝玉观察到这美妙的景致。贾政久居官场,他身边的人逢迎拍马,他们怎么能有这种感觉,他们对于这种具有柔美感染力的东西,已经麻木,没有什么感觉了。

贾政前后笑了三次!这简直是破天荒。前80回中,贾政只有在清客或者 贾母 面前会露出笑容,在宝玉面前几乎总是绷着面孔。这次,贾政不仅笑了,而且捻着胡子点头,这是贾政对儿子最满意的表现。

贾政喜欢读书,但在诗词歌赋的题咏上没什么天赋,而且年纪大了,对这些优美情趣的文章疏远了,而宝玉恰恰在诗词曲赋方面学有专长,贾政在宝玉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宝玉的表现为自己大大加分,为贾政在清客众人面前赚得了足够的面子,他怎么能不高兴。

宝玉这副对联的精彩在于它不只对仗工整,而且意境、主题完全是巧妙地在写水。此联主旨在写水,只不过没有直接说水,“三篙、一脉”都指代水流,意思是堤岸上青柳倒映在水中清澈碧绿,绕堤翠柳映得水光澄碧,两岸花香渗入流水,沁得流水芬芳;对仗工整,读来赏心悦目,与“沁芳”二字融为一体,堪称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