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散文:呼唤“年味儿”回家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2-09

文:黄金山

转眼就要到农历的年底,乡村的“年味儿”越来越浓。  

乡村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可见过年是每个人都很期盼的事情。 

“年味儿”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传统民俗,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在我们乡村,只要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  

首先是置办年货,预备好大人小孩需要的东西。有俗话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孩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我们这里从喝“腊八粥”开始,过年的气氛就与日俱增。人们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一天天的置办过年的食物。  

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二十一,赶大集,过年好货要办齐;二十二,推大磨,碾米磨面要精细;二十三,祭灶神,灶王上天好事陈;二十四,扫灰尘,全家动手做卫生;二十五,磨豆腐,糍粑汤圆各样有;二十六,酿米酒,大坛小罐要封口;二十七,杀年猪,备好各样肥瘦肉;二十八,把面发,准备宴席煮烧腊;二十九,置白酒,围着火炉喝几口;三十日,是大年,挂红灯笼贴对联。  

这些好像节目单,家家户户都争着上演。把过年准备得足足的。一到年底,处处都是宰杀年猪的喜气,那些爆米花的,打麻糖的,捏糖人的,磨菜刀的乡村匠人也走进农户,乡村人靠自己的勤劳把年备得充足,各家的主妇们都繁忙起来,一个个亮家底、展示自己的手艺绝活儿。把肉煮烂、把豆腐压实、把香肠灌满、把扣碗配齐……让辛勤一年的家人们好好吃上几天。让整个乡村洋溢着过年的香气和喜气!  

人们大过年说成“过大年!”一个“大”字,可见分量极重。乡村俗话说:“和尚归寺客归店,麻雀也有年夜饭”“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意思是说那些出门挣钱养家的男人,到了腊月不管挣到多少钱,都不是要紧事,最要紧的就是回家团聚。一家人亲亲热热,过年是不准在外漂游浪荡的,任何人都要回家。这些就构成了乡村淳朴敦厚的年味儿,成为不可改变的传统习俗。在人们心里都藏着这样一个心愿:只有把年过好,第二年才有新的希望,新的发展! 

大年要过得红红火火,家家户户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大红对联,放响红红的炮仗。剪出红色窗花,张贴戴红的门神。一个“红”就是饱含吉祥幸福的祝愿。“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面都承载着对新一年的憧憬与祝福。  

可是近些年来,一贯浓郁的“年味儿”越来越冷淡下来。年底的乡村没有任何响动,甚至是死寂一般。  

如今生活好了,年味却“淡”起来,真是怪事。年肉,豆腐,粑粑,米酒等等年货超市里都有,要吃拿钱去买,用车推回家就成。不需要忙碌。家里的团年饭也不要忙着做,有的人家甚至在酒楼预定下团年饭,山珍海味都由酒楼置办,只管给钱大吃大喝就是,即使是“黄金宴”“天价宴”也耍得起的。过年也不需要再写对联,贴对联这类,到集市买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用胶纸一粘就成了,也不管那些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内容,是彩色的就行!  

这样的过年,就是玩和吃。象征性的问候也都是不见面的,用手机发个表情就是很不错了。一些外出打工的男人一些游子也不急着回家,都以各种借口在外边享乐。家里的老爸老妈盼望得望眼欲穿……本来是极其富有亲情的年,变得淡漠冷酷……时代变迁,岁月淘洗,年味无可奈何的流失,再也难得重新拾起!  

过年就是吃喝玩,可是吃的里面少了亲情,玩的里面多了怨气。一场斗地主斗出争吵,一桌麻将输得面红耳赤……  

那些游子心里迷茫,不知什么是故乡?他的根在哪儿?什么是乡愁?情在哪儿,离家的游子,听不见父母呼唤的声音。不知道家里有牵挂,有想念,有关爱,有温暖,有守望……传统的“年“变得“形散神也散”,传统的意义也不复再生。  

好的传统民俗,民俗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大年就是讲究以“家”为单位的团圆。“年味儿”首先体现全家人在一起,全家人亲手协力做好团年饭,亲情与年的气氛才有浓郁,这也才是真正的年味!  

好多留守老人在期盼,期盼远方打工的儿女早点回家来团年。一个九十高龄的老娘说:“过年了,我不要那些香甜的糕点,不要那些肥厚的鱼肉,也不要那些现成的对联和窗花,也不要看那些虚假的表情和短信,我只要我的儿女早点平安回来!”  

这是老人的心愿,也是老人地呼唤,也是老一辈人对“年味儿”地呼唤!回来吧,年味儿,你不要再走远了,你该迷途知返,该回家了!  

只有年味儿回来,那过年才有真正的滋味,也才有家真正的红红火火!  

乡村的年味儿!你回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