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贝多芬与交响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21-02-10

1808年,临近圣诞节的一天,音乐会的大幕在维也纳河畔剧院徐徐拉开,时年38岁的贝多芬通过这场音乐会确立了自己的音乐地位,成为了一位掌控自己命运的独立艺术家,他一人身兼作曲,指挥,钢琴独奏,音乐会主办者等数个职位,整场演出持续了4个小时。而他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则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溪畔小景华语群星 - 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大自然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发其想象力,而不会主宰他们的行动”一条金科玉律在此流行开来即生活在城市中的艺术家,需要走入乡间田野去寻求转变甚至是救赎,这个模式对后世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点并不在于乡村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乡间给予了美好的渴望从而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

一般的交响曲只有四个乐章,而这部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却有五个乐章,在贝多芬的所有交响曲中,这是唯一一部每个乐章都有小标题的作品,这成为了标题音乐的前身。

第一乐章叫做“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而第二乐章则是“溪畔小景”。这样的乐章标题,似乎与贝多芬一贯的风格不符,但这却预示着标题交响乐的到来。

法国作曲家艾克托尔·柏辽兹继贝多芬之后,继续讲标题音乐发扬光大,他这样评价第二乐章:“溪畔小景”,作曲者在创作这一乐章时,大概是仰卧在绿草茵茵的小溪岸边,双眸凝望着苍穹,观察着、谛听着潺潺溪流,令水面泛起了涟漪,他听着永无止境的流水,望着变化万千的波光粼粼,不由得出了神。这部交响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数次邂逅,在自然的怀抱中,激发出情思与感想。

图片

贝多芬很少这样展现出自己轻快迷人而又写实的一面,这一乐章的结尾处,贝多芬用音乐忠实的再现了鸟儿的歌声,有趣之处在于他选取的这几种鸟儿,曲谱里标注着夜莺,然后是鹌鹑,接下来出现了布谷鸟。而且,曲调的整体机构也堪称精妙,在夜莺、鹌鹑、布谷鸟的吟唱中,带有一丝苦涩。

田园交响曲与命运交响曲,皆为极富远见之作,为当时饱受炮火摧残,生灵涂炭的欧洲带来了乌托邦中的和平,和睦与满足的意象。

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贝多芬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离奥地利不远的法国爆发了革命,这深深地感染了贝多芬,贝多芬加入了共和主义者的阵营,他认为要想做一位不依附于权贵的作曲家,就必须为人类争取自由,争取人权,,有人问他: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中的“凡”(Van)是否象征着他的贵族血统,他断然回答道:我没有封地,但我拥有才华。

 图片

《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演出完毕后,拿破仑率兵入侵奥地利,占领了维也纳,贝多芬藏身于哥哥家的地下室内,法军炮声震天,为了保护听觉,他只得将脑袋深埋于枕头之中,他曾经的恩师,时年77岁高龄的约瑟夫海顿比较幸运,由于拿破仑对这位交响乐之父十分崇敬,甚至派兵来保护他,海顿是个坚定的反共和主义者,他以自创的颂歌《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又名《德意志高于一切》来抒发观点,每天早上都会大声演奏此曲,以示抗议。

不幸的是,在法军入侵几周后,海顿便在沉睡中平静的离世了。

自此,贝多芬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维也纳音乐界的翘楚,他的《第七交响曲》于1813年首演,恰逢拿破仑遭遇战败,因而又被誉为胜利交响曲,第二年,《第八交响曲》以机制幽默的曲风,为他赢得了新的听众,他的音乐会成为了当地的音乐盛事,维也纳听众的耳朵,是全欧洲最挑剔的,他们深知失去海顿和莫扎特的巨大损失,当又一名音乐巨匠诞生时,他们惊叹,“太好了,可你听过他的作品吗?”

第一乐章:富有生气的快板浙江交响乐团 - HD-HALL2018-2019浙江交响乐团-贝多芬第八交响曲

1824年,维也纳的听众终于有机会,在当时极富盛名的唐顿剧院,聆听贝多芬最后一部,也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聆听开篇旋律,整个乐团仿佛游荡于无垠的宇宙中,无疑,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将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次飞跃。

SymphonyNo.9inDMinor,Op.125-I.Allegromanontroppo-unpocomaestoso(D小调第9号交响曲,作品125-第一乐章不过分的急速-略微雄伟的)WilhelmFurtwngler;BayreuthFestivalChorus - Beethoven:SymphonyNo.9(The1951HistoricalRecording)(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51年的历史记录))

《第九交响曲》之伟大,我们可以将其比作西斯廷大教堂的穹顶或者中国的长城,此时的贝多芬正处于叛逆期,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创作交响曲了,现在他已经是享誉欧洲的作曲家,忠实的乐迷纷纷赶来,见证他是如何打破常规,并且藐视常规的,第九交响曲的创作灵感,来自弗里德希·席勒的《欢乐颂》,一首庆祝人类幸福美好,天下一家的欢乐抒情诗。贝多芬第一次读《欢乐颂》时还是个学生,在读后的一两年里,便为此诗谱了曲,此时他只有20出头,为这首诗谱曲的想法,此后一直存在于他的脑海里。

贝多芬生活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诗中有一句话很关键,一切人类皆为兄弟,这句诗吸引了他,因为尽管贝多芬自己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但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人士。

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认为仅有乐器是不够的,他为此纠结了很久,他想不出怎样能合理的引入歌声,“男低音的突然插入,‘啊,朋友’(O freunde),虽然在今天我们听起来像呼吸一样自然合理,但在贝多芬决定正式方案之前,这只是他的第四个或第五个想法。”

图片

从一开始,《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就被单独拿出来,独自焕发了生命,它似乎能在德语的使用者中产生强烈共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该乐章就作为造势的工具,被纳粹用来庆贺希特勒的生日,人们对这段旋律十分熟悉,这就是其价值所在。这部交响曲主旋律最棒之处,便在于你只需要听一遍,就会记住它。这部作品表达了天下一家的想法,其问题在于,它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强调的是统一与一致,统一与一致并没有错,但这种打折正义的口号的专制思想——纳粹思想,却显然使作品原意被扭曲,使伟大的作品被歪曲利用。

1989年的圣诞节,全世界1亿观众,观看了由伦纳德·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的这一乐章,演出时间就在柏林墙倒塌的一个月之后,很奇怪,起初这是一首赞美欢乐的诗歌,却变成了追求自由的象征,使人们倍受鼓舞。

2001年9月,911事件后的四天,莱奥纳德·斯拉特金在逍遥音乐会的终场演出中指挥合唱团演唱了《欢乐颂》,以追悼恐怖事件中的遇难者。

让我们再回到19世纪。柏辽兹曾如是写道:《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为自己树立的一道丰碑。

贝多芬于1827326日与世长辞,就在完成《第九交响曲》的三年后,享年56岁。两万名哀悼者参加了葬礼,是当时维也纳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有一位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他陪伴着遗体来到北维也纳墓园,不幸的是,两年后,31岁的他,也被葬在了这里,距离贝多芬只有几米之远。

舒伯特的墓碑上写道:音乐瑰宝在此安息,寄望后人光荣绽放。讽刺的是舒伯特最著名的两部交响曲,的确是在未来才绽放光芒的。直到1839年才有人注意到它们。《未完成交响曲》19世纪60年代才首次公演。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舒伯特凭借其艺术歌曲和钢琴曲而闻名,但事实上,他也创作了多部交响曲,但这些作品由于并非奉命而作,在他生前一部也没有公演过,最著名的一部只完成了一半,即《未完成交响曲》。 

Unfinished Symphony No. 8: I. (第8号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The Hamburg Symphony Orchestra;Harold Newman - Classical Wonders of the World - Austria

在贝多芬去世前,他很想写几部交响乐,并且非常专注于表达一些博大的思想,从他的《第九交响曲》就可以看出他宏达的计划。

在贝多芬的有生之年,他所有的交响曲目皆的已出版,也有机会在欧洲各大城市进行公演,这使得很多有志的青年得以一睹大师的风范。

当我们把视线移到巴黎。1825年,尽管遭到其父亲,一名当地医生的强烈反对,年轻的医学生,艾克托尔·柏辽兹,决定放弃学业,丢弃他的手术刀,去追求自己成为一名伟大作曲家的梦想。他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他刻苦勤奋,在他学习不久,便经历了一场改变他一生的事件——一次启发。柏辽兹相当容易被启发,他聆听了贝多芬的作品,而那恰巧是《第五交响曲》在巴黎首演。前一年辞世的贝多芬,在法国的“正统”音乐家看来,其作品古怪、不和谐、刺耳又聒噪,听上去不讨喜,演奏起来又极其费劲,但在柏辽兹看来,它简直不可思议!

他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不仅体现了贝多芬的绝望,还体现出了他灵魂中的高尚品格,这种风格,超越了迄今为止所有的管弦乐作品。

柏辽兹是个淘气的男孩,他对音乐学院的规则置若罔闻,他最早站出来大胆宣称:音乐能够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浪漫理想,无视周围的环境阻挠,只为艺术而生,显然他热爱音乐,也热爱音乐代表的一切。

 图片

法国大革命最关键的结点之一——巴士底广场,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得名,而1839年,也是具有革命性的一年,一场争议重重的选举,引发了持续三天激烈的巷战,牺牲了一万八千名巴黎市民。柏辽兹为之感到兴奋,他恨不得马上完成当日手中的音乐作品,手持枪弹,冲出门外,加入到巷战中。

他的交响乐有了故事内容,《一位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分为五个部分,柏辽兹的小故事,即将融入他的作品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