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知道好,有时候不知道更好!

 新文艺 2021-02-10

写于2017年1月27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定及时处理,谢谢!

昨天傍晚贴对联,本来挺顺利的,贴完之后,姑娘忽然说“贴错了。仔细一看,原来对联上有图画,如果按照对联上的图画来看,把上下联倒一下似乎更符合视觉习惯。可是我贴的时候明明是按照文字上的上下联贴的呀!怎么回事?我只好上网请教,科普了一下对联上下联的知识,发现如果按照文字平仄来看,我们贴的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联上的图画却有些不太完美。是以文字内涵为准?还是以视觉观感为准呢?我竟拿不定主意了......

今天早上起床,我还一直纠结这件事。姑娘知道了我的纠结之后,曾低声地暗骂了自己一句:“多嘴!”是啊,如果不是姑娘“多嘴”,我就以文字为准,贴上去就贴上去了,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可是现在知道图画跟文字好像有点不一致,反而让自己的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时候不是孩子错了,而是我们误解了孩子,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哎,这样的事,是知道好还是不知道好呢?想到这,竟忽然想起了孔老夫子的那句关于知之和不知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既然无法确定,只好先“搁置纠结,待智慧开了再做决定。”

那就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吧!(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个“知”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第六个知通“智”,意为智慧。其余的都是“知道”的意思。)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宋代陆九渊著的《与朱元晦书》中指出“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似乎就是对以上观点的佐证。这种解释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我们一般也都能做得到。

通过上网搜索,我发现还有第2种解释:“曾仕强教授在《易经的奥秘》中指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知道一件事是为了知道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为了不知道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这种解释,就稍有些难以理解了。曾仕强教授举了一个孔子的学生和蚂蚱争论的例子:蚂蚱说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学生说有四季,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后来他们一起问孔子,孔子看了看蚂蚱,对他们说,一年有三季。蚂蚱走后,孔子的学生问原因,孔子说,蚂蚱活不过秋天,所以对他来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争死还是有三季。

我觉得孔老夫子的回答充分说明了,对待认识的问题,应该区分应用环境、面对对象,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结合上述例子,我觉得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理解或许更好懂一些:“知道道理的人就是知道,不知道道理的人就是不知道。”我们没必要跟不知道道理的人去争论对错。前例的故事,应该不是真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像“蚂蚱”一样的人还是有不少吧?非要跟“蚂蚱”争论个对错的事也非常常见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跟“不知”者争“知”,有意义吗?......

弄明白了上面的问题,我想,会不会有第3种解释呢?绞尽脑汁,结合现实,我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做了第3种解释:“应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的(或者说知道了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麻烦的)就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要假装不知道),这是人生的真正智慧啊”。(——通俗易懂,富含哲理,自己领悟,不多解释,哈哈哈)

想到此,对于开头提到的纠结竟释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