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天元养生气功(上)

 微信号1830429 2021-02-10

中华天元养生气功主要强调练功时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内外相兼,得气快,既强身,又益寿、是一种上乘的功法。

预备势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陈微屈,小腹内收,提肛缩肾,头顶上悬,两肩放松,全身体重落于两脚之间,两目内视或平视前方、口唇微闭、舌尖轻抵上腭,两手放置体侧,含胸虚腋,两掌心向内,凝精化气,气息相随,沉入丹田。

要诀 体松不软,刚柔相兼,气直通达,合之有力,百会上悬,心系丹田,络育真气,力在足下,上通下达(上通三田,下达涌泉)

本功法共分八节,每节前须加练预备势。

第一节 顶天立地

一、练功、势上接顶备势,两臂及双手自体侧提至胸前,再由外向内领气呈螺旋形运转4次至丹田(如图30),然后将两手臂置于体侧,双手指尖问前,五指分开,掌心下按4次。再将两手指尖向体外侧做下按动作4次。最后将两手提至下腹部,以左手内劳宫穴按压在气海穴区(男士);右手掌心按压在左手背,两手交叉。女士手势与男士相反。置于小腹部的气海穴后,即为收功。

以下每势的收功方法,可练此势,也可将八势练完后,做此收功方法。

中华天元养生气功(上)

二、意与息 练功时 全身自我调节放松后,进入练功状态,整个形体运动时,都强调自然呼吸,随意领气。

三、练功作用

本势以纵向练功为特点,具有贯通宇宙一人体自然之气。进而也沟通人体上下经脉,以壮体内真元之气。最终达到练功锻炼以“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内外合一”的目的。每日练功2-3次,每次3-6分钟。

第二节 天元地导

一、练功姿势 上接预备势,双手掌心向上经体侧缓缓上抬如同托球,抬至头耳部,翻掌下按,双膝随之下蹲,如同做上下起状。上托下按等,反复练习8-16次(如图31)。

二、意与息练功时,首先调整形体,放松人静,进人气功状后,整个形体运动,宜自然呼吸,随意领气。

三、练功作用 本功势以纵向上下运动为练功特点,具有平衡阴阳,调理三焦之气的作用。

中华天元养生气功(上)

第三节 太极合气

一、练功姿势 上接预备势,以少林马步站立,双手经体侧缓缓提至胸腹部前(约下丹田),做运气开合拉气与收气运动,同时两腿做蹲起运动,反复练习8~16次(如图32)。

二、意与息 练功时,要意随形,形随意,气随意,意气相随,顺其自然进行呼吸。

三、练功作用 本功势以横向运动为练功特点,具有加强田之气与三焦之气,调节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

第四节 阴阳运丹

一、练功姿势 上接预备势,

以少林大马步站立,双手自然提至胸腹前,左手掌心含空向上,在脐下上托,右手掌心含空向下按。上托下按如同托按圆球,接着,右手向右方向拉气,左手向左方向拉气,然后两手掌同时以下丹田为中心旋转推气。重复练习8~16次(如图 33)。

中华天元养生气功(上)

二、意与息练功时,气随形体运行,以意导气,气息相随,催气发力,意、气、息三者结合贯穿始终。

三、练功作用 本功势以横向运动为练功特点,具有强阴壮阳、强化上焦之气,聚气人丹田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