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家七十八--赵之谦》文/梅园水仙(初稿) ![]() ![]() 赵子谦,诗书画印旷世奇才,中国古代书画四项全能总冠军。 学而优则仕,乃中国古代文人的至高理想。清代书画传奇巨人赵之谦,则另劈蹊径,走出了一条“书画全能再为仕”的奇特道路。 读赵之谦的“金刚花卉”,我被全能巨人赵之谦深深地震撼。以我五十年品读绘画的经历,我以为:赵之谦是变革大师石涛之后,中国水墨现代代的起点。 诗书画印四项全能,古艳深秀,标新立异的赵之谦书画,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纪元。 赵之谦骨法用笔,如刀刮钢錾;随类赋彩,如陶土冶火。诗书画印神奇浇铸的“金刚花卉”,如工业革命之“蒸汽时代”一般,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家破人亡处乱世,心有桃源种梵花。![]() ![]() ![]() ![]() ![]() 赵之谦(1829--1884年),初字益本,号冷君,后改字为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会稽(绍兴)人,清代著名书篆刻家、书画家。 赵之谦两岁握笔,六岁读书,九岁学诗,十岁习画,潜心宋学,诗书传家。其父亲因哮喘终年卧病,十四时生母病殁,十五岁时,其兄为仇家所诬家财破尽。至十九岁时,成家立业,开馆授徒,艰难渡日。 赵之谦三十四岁时,逢太平天国乱世,两女夭折,发妻病逝,居室焚毁。此后他孤身一人,三上京城,四试不第,四十四岁时得友人资助,“买官”补缺分发江西,主修《江西通志》五年。 其后,历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辗转迁徙,苦不堪言。其江西任上,厄运连降,亲属犯病,家生命案,继室突亡。他万念俱灰,积郁成疾。五十五岁时,一代书画巨匠赵之谦,孤独寂寞,病逝于南城任上。 赵之谦青少年时,即好文字训沽和金石考据之学,尤精于书画篆刻。他以“书印入画”,开创“金石画风”,对近现代写意花卉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他曾在江苏、浙江卖画谋生,并成为清末“海上画派”的巨匠领袖。 在清代末期,他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为篆刻“新浙派”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家”。 赵之谦自幼习字读书,十岁时即能摹写恽南田“花鸟没骨”。青年赵之谦以篆刻名世,行走江浙艺林江湖。时逢战乱,他家破人亡;三次“京漂”,皆梦断考场。直到四十四岁时,得朋友资助,才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江西为官十年,赵之谦放弃了艺林江湖的所有辉煌。为博取功名,追求自己的“儒家理想”,他曾发誓:“誓不操刀,画不多见”。在五十四岁时,他为潘祖荫刻下江西任上唯一一方印章,也是他人生之中的最后一方印章。 据说,曾有上司向他索画,画毕,他盖上一方印章“老子高兴”。过了几天,上司传话:“画很好,印章不雅,换一个”。赵子谦又应了,再画,重新盖上印章“老子不高兴”。仕途为官,他依然桀骜不驯。 赵子谦青壮时即享书画盛名,但他为了实现了自己的儒家理想,“弃书画而为官”,属典型的扔掉西瓜,捡了芝麻。最终,清末官场也并没有因为赵之谦的出现,驱散了官场的黑暗;但是晚清的艺林江湖,却从此损失了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书画霸王。 (二)印坛江湖,古艳深秀金石仙。![]() ![]() ![]() ![]() ![]() ![]() ![]() ![]() ![]() ![]() 狂人赵子谦,诗书画印,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他一生孜孜以求,诗书画印,四面突围,堪称清代艺林四项全能总冠军。 赵之谦书画艺术成就巨大。他在“白阳”、“青藤”及“启蒙大师”石涛之后,堪称为近代绘画“变革巨匠”,清末新派写意花卉(我称之为“金刚花卉”)的开山祖师。 近现代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石鲁等,都从赵之谦的书画汲取营养,如同获得“金刚激素”一般,开始野蛮生长,创新一代又一代的新派画风。 篆刻艺术起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中期。以丁敬、邓石如为代表,形成浙派与皖派两大阵营。赵之谦初入浙派,师法陈漫生,久而知其非,后则尽弃之。其制印风格介于浙派、皖派和汉印之间,上溯秦汉,博采众长,前无古人。 赵之谦兼容百家,融会贯通,坚持以“印外求印”,继承和发展邓石如以来的“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新境界。 赵之谦书画篆刻之余,著有《梅庵集》、《辑雅堂诗话》、《六朝别字汇》及《悲庵居士文存》等,另有篆刻神品《二金蝶堂印存》。 赵之谦曾请皖派大师吴让之,为自己的印谱作序,但他认为吴让之小瞧和贬低了自己。其《二金蝶堂印存》的诞生,是因为受到皖派巨匠吴让之的刺激和存在。于是,赵之谦决心要横扫皖派,并且要挑战所有的前辈大师。 赵之谦青年时即以篆刻名世,其绘画稍晚,但艺术成就巨大,堪称近现代中国花鸟画的新起点。他的书法成型最晚,三十五时出现巨变,弃帖入碑。三十七岁时,他曾自我评价,其书存有“起迄不干净”之病。四十岁以后书法定型,近五十岁才渐入“人书俱老”之境。 赵之谦篆刻,初学浙派西泠八家,上追秦汉玺印,参宋元及皖派,又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及碑版文字入印,一扫明清旧习,其篆刻面目苍秀雄浑,标新立异。 赵之谦曾学皖派邓石如、吴让之二巨匠,兼有同道胡澍影响。但赵子谦不墨守成规,大胆扬弃。他师法邓石如,而又不死守邓石如;转移摹习,化为己用。 他曾在“赵之谦”印的边款刻有“龙泓(丁敬)无此安样,完白(邓石如)无此精悍”,超极的自信又极端的自恋。 他曾评价自己和前辈大师:“邓石如,四分天,入力六;包世臣天三人七;吴让之天一人九;己则天七人三”。他自以为天赋最高,心底不输邓石如,而在吴让之之上远矣。 赵之谦不以印传,盛年息刀。他一生刻印不足四百方,但他件件绝品,傲视群雄,屹立于清代篆刻顶峰。 赵之谦的篆刻艺术,不仅造就了吴昌硕、任伯年、易大厂、齐白石等,甚致影响了整个中国篆刻史。 (三)海上画派,气骨雅健海上花。![]() ![]() ![]() ![]() ![]() ![]() ![]() ![]() ![]() ![]() ![]() ![]() ![]() ![]() ![]() ![]() ![]() 赵之谦之高妙在于,他知前人之到处,至前人之未到处。 他十岁即学恽南田,研习没骨画法,并形成早期的南田画风。稍长又触及徐渭、石涛、八大及扬州八怪李鱓之法。他以金石入画,笔意恣肆,信马由缰,追求个性解放。他最擅长把“恽氏没骨”与“李鱓小写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色墨交融,工写兼备,金石入画的粗放厚重,而又妙趣横生的“金刚花卉”(笔者戏称)画风。 赵之谦擅长书画诗印,学养深厚。他坎坷曲折的命运,成就了他刚倔厚朴的“金刚花卉”,一扫晚清画坛的颓势,使他成为石涛之后,诗文书画集大成的画家典范。 赵之谦的卓越,最让人赞叹的是他的奇特视角,奇奥孤绝的绘画题材的选取。他画前人所未见,亦画前人所未画。他三十三岁避乱温州,将东海所见揽入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古代绘画题材。赵之谦笔下的《异鱼图》、《瓯中物产图》等,皆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杰作。 ![]() ![]() 赵之谦集诗书画印四项全能于一体,力拔山兮气盖世,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海上画派”的先锋领袖,并且影响“海上画派”新一代吴昌硕们的崛起。 巨匠大师潘天寿,他在《中国绘画史》中评价云:“会稽撝叔赵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 赵之谦“金刚花卉”,阔笔大写,力能扛鼎。他继承了白阳、青藤以书入画,元气淋漓的文人画风,戛戛独造。在“扬州八怪”之外,他独劈蹊经,力挽晚清颓势;并且启发了吴、齐一派的全新画风,开创了清末民初花卉写意新时代。 赵之谦以金石入画,如刀刮钢錾;他敢于用色,色胆包天;他精于用水,色墨淋漓。(通过比较研究,我甚至发现赵之谦的花卉用色,直接“借鉴”了陶瓷“万历五彩”及“康熙三彩”的画法)。 赵之谦诗书画印,四面突破,一骑绝尘。以致后世花鸟大师齐白石,他在论及前辈先贤时,也有意避开赵之谦而论之。齐大师的隐忧,恐怕还是担心书画爱家“厚赵薄齐”。 赵之谦爱画梅花,曾有题梅花句:“如飞白书,出以虚耶。贞下起元,冬尽春初”。又有《梅花萝卜图》:“春风上花枝,红紫各自賦。勿言薄脂粉,道是表贞素”。 赵之谦的“金石梅花”,不仅影响了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梅花大师”,他甚至影响到当代巨匠石鲁的水墨花卉,并成为水墨绘画史上不朽的“金石梅花”。 (四)“碑学大师”及“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 ![]() ![]() ![]() ![]() ![]() ![]() ![]() ![]() ![]() ![]() ![]() ![]() 赵之谦书学二王,后学颜真卿。其篆隶法邓石如,融汇贯通,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 赵之谦是清代碑学理论最坚定的实践家。他独具魅力的魏碑体书风,为清代正、行、篆、隶全面学碑典范。 赵之谦三十岁前曾学《家庙碑》,日五百字,用功极勤。他避走温州后,有闲得读《安吴论书》,并为包安吴理论折服。其后见南唐拓本《东方先生画赞》,以及《洛神赋》,笔笔皆同汉隶,遂与二王分道扬镳。 他三十五岁赴京后,得《郑文公碑》,并与金石家沈均初、胡甘伯交游。在四十四岁赴任江西前后,其书风得以完善定格。五十岁后则“人书俱老”,直逼南北朝高手。赵之谦曾自云:“汉后隋前有此人”,乃陶陶然,飘飘然,超极自信。 赵之谦有藏书楼,名曰“二金蝶堂”及“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其《鹤斋丛书》共六集,三十八种,为经说、杂史、金石笔记等,皆为篇幅短小的罕传之书。千奇百怪,蔚然大观。 同治九年(1870年),赵之谦为好友魏性之作折扇,其诗云: 幸我今是菠萝蜜, 只是可看不可吃。 若是菠萝揭谛时, 从前性之或相识。 性之索画太急,佛生催画太恶,故深涂之。 其言之切切,情意绵绵,嘻笑怒骂,亦庒亦谐。 ![]() ![]() 赵之谦四十四岁买官入仕,耳濡目染,透视官场污秽怪状。他于光绪九年(1883年),在南昌任上作扇面《钟馗》造像。钟进士脚登高跷,旁有群鬼,其画题云: 什么东西是纸扇,遮将面孔可怜见。满腔侧隐,周身懵懂,墨地昏天翻旧谱。 半分钱,凭挪动。仗师父,方慎空。赖兄长,且增重。 打灯笼,本有外甥承事,细作神通军帐坐,娄罗鬼溷天门洞。凑眼前节约写端阳,题词总。 《钟馗图》以鬼喻人,讽喻时世。赵之谦的晚景亦如《钟馗》图所见,人鬼难分,可悲可叹。 赵之谦命运多舛,为追求儒家理想,弃艺入仕,魂断官场,乃人生之大不幸。 其诗、书、画、印,煌煌巨制,四项全能,天下第一,岂不为艺林之大幸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