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影视 | 点点:封建礼教下的爱情寻找

 香落尘外 2021-02-13

点点

主办:香落尘外   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

图片:网络

封建礼教下的爱情寻找 

——浅析话剧

《雷雨》中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爱情和战争值得一写。”所谓爱情,其实是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正如曹禺的处女座《雷雨》一样,里面主人公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促使的结果,具有个人的幻想性和客观的现实性。在话剧《雷雨》中,繁漪是一个具有个性自由与独立意识的先进的资产阶级女性,而周朴园则是一个完全被封建专制思想渗入的资本家,他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继承,周朴园本身就是虚伪,冷漠,孤寂的化身。纵观整个社会大背景可以看到,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是一种自由性与保守性的冲击,必然会造成残酷的家庭与社会悲剧。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也写过诸如此类的爱情悲剧,就像最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它只是单纯表现了两大家族矛盾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并没有像话剧《雷雨》一样,把主人公的幸福婚姻与残酷的社会背景相互交织,而像《雷雨》一样能更有力地表现出人性之丑与社会之恶。所以,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虚无的,人们需要用前卫的思想与自由的行动去冲破社会制度的束缚,触碰自由的云端,就像《雷雨》中的主人公繁漪一样,她有激烈的热情,勇于追求爱情,努力冲破一切对她的桎梏,她便走向了一条违背伦理纲常的畸形道路,即使这样她还要去寻找自己心中所想的爱情,放弃她所拥有的一切去打破周朴园对她的极端专制,所以,她与周朴园的爱情必然会导致险恶的家庭与命运悲剧。

一、封建家长专制下的爱情结合

曹禺创作的《雷雨》是以当时中国具有的浓厚的封建色彩为社会大背景,而主人公周朴园与繁漪的婚姻结合正是这种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产物,周朴园作为封建专制家庭里的子弟,当他面对这种束缚人自由思想的封建家庭压力时,他也选择了沉默并接受它,为了维护自己所渴望的尊严和地位,他毫不犹豫地把产后三天的侍萍赶出家门,同时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成亲,那个小姐就是具有独立个性的繁漪。可以看到爱情在中国的封建专制下只是利益的陪衬,透过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窗口能够挖掘出封建大社会背景下无法泯灭的人性。就如周朴园为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及尊严,他可以接受与毫不相识的大小姐结婚,也可以把自己相爱几年的恋人赶出家门,甚至还不想与自己的亲生骨肉鲁大海相认,可以看出,人性的虚伪、蛮横、冷漠都是从残酷的社会专制鞭笞出来的。在作家曹禺的人生境遇中,虽然他生命的光景里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但是他一样生活在这种专制且受阶级压迫的沉闷环境里,从他的作品里就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反抗与挣扎。像这种被封建家长专制下束缚的爱情有很多,就如王石甫的《西厢记》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同时也被中国封建家长专制所束缚着,但与《雷雨》不同的是,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强烈反抗与苦苦追寻,他们的爱情得到了祝福,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相对于曹禺的《雷雨》,它更能表现出封建专制下的强烈的社会与家庭冲突,更加具有批判性与鞭笞性,更容易表现出封建专制下的残酷的家庭悲剧命运。所以,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结合并不是所谓的纯粹的爱情,它更是封建专制下催生的婚姻苦果,是摆脱不了它的社会悲剧性的。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专制男权主义的交织

主人公繁漪是受过先进教育的资产阶级先进女性,她有着前卫的思想,努力追求着自己心中的自由的爱情,而周朴园却是封建专制思想的迫害者与维护者,他自身带有保守性,所以,两个人的结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家庭矛盾与斗争。在第一幕繁漪喝汤药那一段可以看到,在周朴园的威逼下她一直处于退让且妥协的地位,而在最后一幕繁漪却成为了一个带有强烈自由思想的审判者,扒去了周朴园虚伪的外衣,可以看到繁漪的思想与行动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着,直至打破周家这个大家庭对她的所有专制束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意识,自我意识和超我意识组成的,自我意识指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对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繁漪强烈的女性主义觉醒正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努力寻找原来的本真,为自己的爱情服务,所以,她才敢于冲破封建主义思想,舍弃自己的名誉与身份,敢于与周萍相爱。当她知道周萍背叛自己的爱情时,她又由绝望变为冷酷甚至疯狂,不顾一切地与周朴园一家人进行斗争。超我意识指的是思想的无意识且脱离现实性,当繁漪知道她被所爱之人背叛时,她内心里的爱情之花几近凋零,她由一个周家太太变成了一个没有意识的疯子,所以,繁漪的思想正是由自我意识转变为毫无理性的超我意识。作品《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它能够表现出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美狄亚这个人物形象是第一个带有独立意识与叛逆思想的觉醒女性,她与《雷雨》中的繁漪相比,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繁漪作为一位具有独立自由思想的先进女性与周朴园不断反抗着,斗争着,甚至自己变得疯狂,不再具有人本身的意识,形成了一种超我的女性意识,是一种对男子专权主义的对抗。

三、自由婚姻的寻找与封建礼教的催残

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悲剧已经表明,周朴园已经完全沦为封建专制的捍卫者和守护者,他不允许任何人去打破它,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伪善者和寂寞者。对于四凤与周萍的爱情,也是对那种束缚人思想和行动力的封建礼教的继承与延续,从他们身上也深刻地表现出爱情在封建等级秩序下的卑微与无奈,他们两者的自由相恋在坚固的封建礼教下必然也会造成悲惨的命运悲剧。戏剧《禁闭》是代表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孤独的,他人是地狱,他将这种复杂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他的作品中,达到了戏剧艺术的巅峰。对于《雷雨》来说,封建专制制度融入这种残酷的社会环境具有荒诞性,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会产生一些毫无人性且冷漠的人,这种人就是地狱,可以看出周朴园就是存在主义哲学中地狱的化身,这已经恰恰表明现实的人性根本是受现实的阶级关系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最高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为了达到能力的最高程度去独自处理事情,他是作为人生与社会境遇上的一个孤独者。在曹禺的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能够成为周家的老爷,为了爬到社会的阶级顶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尊严,他放弃身边所有的幸福与美好,做到了由此岸达到了彼岸,选择与封建等级秩序并肩而行,成为了封建专制的捍卫者与维护者,所以,他又是孤独的。从《雷雨》最后的结局里,四凤与周冲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侍萍变得痴呆,繁漪成了一个疯子,只留下周朴园一个人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苟活。它深刻地表现了在不平等的封建社会里命运对人残酷的捉弄,封建社会下的人只是为这种制度服务的。所以,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悲剧是封建等级秩序赐予的,是门当户对理念的派生物,进而表现出残酷社会下人性的丑陋。

综上所述,主人公周朴园与繁漪的爱情是封建专制制度的装饰物,他们的爱情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产生的,是时代催生的产物,但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虚无的,人们都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去寻找自由,追求自我,就像繁漪一样,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先进女性,她抛弃荣誉与地位,毫不畏惧地去找寻她心中所想的爱情。在世界上有很多描写爱情的艺术作品,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艺术作品,他们都在述说着各种各样的爱情的浪漫与美好,而曹禺的戏剧《雷雨》却反其道而行之,作者却用周朴园与繁漪的悲剧爱情去表现爱情的现实性与残酷性,揭露社会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封建专制主义下人们的悲惨命运,所以,《雷雨》更加表现出的是爱情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从这种压迫人思想的社会制度进而又表现出人性的丑陋与人情的冷漠,同时又能流露出一种自我意识到超我意识的转变。像繁漪这种造成一种疯傻痴呆的状态,更是表现出一种有意识性到无意识性的转变,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到超我意识的转型。所以,像周朴园与繁漪这样封建家长专制促和下的爱情必然会走向灭亡,他们的爱情只是达到了人本的需求,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有意识的自由向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