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荀子》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琢磨君专栏 2021-02-14

一提起“儒家”思想,人们就会想起孔子、孟子这两位圣人,但又觉得这两人的学说如同嚼蜡,过于枯燥无味,因为他们讲得都是大道理。

其实,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一直被人遗忘。他之所以不再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只因为他提倡“性恶论”,强调礼法并用,即所谓的王道与霸道。因此,荀子的思想主张始终不能被封建时代的大部分儒家学者接受。

直到近现代,人们重新审视这位儒家之中的另类人物,却发现现代的一些治国思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与荀子的思想存在着许多契合。

所以,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名誉主席王蒙先生感叹道:“读荀恨晚”!他还说:近四年来,我读荀思荀,发挥荀,极有兴趣,痛感需要看重、再看重、多多看重荀子。

其实,荀子跟孔子的思想比较接近,他对孔子的思想继承的也比较全面。荀子有后发优势,从孔到孟到荀,治理思想是有前进与发展的。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在为政思想上,荀子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制相结合。这一点,和现代的治国思想高度吻合一致。

那么,读《荀子》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荀子研究会会长廖名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

荀子思想对我们实际上影响很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像我是湖南人,来自一个小县城,我之所以到北京发展,必然也是受荀子的影响,可以说《荀子》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为什么说《荀子》这本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思想,继而改变命运呢?

其实,我们如果读了《荀子》第一篇“劝学篇”,就会深刻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荀子拿木材来举例,他说挺直木头用火烘烤,就可使它弯曲,进而做成车轮,他还说木材经过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

同理,君子磨练成人才也是如此,需要学习广泛,然后每天检查反省自己,日积月累中,就会使得见识高明而行为少犯错误。

荀子还说“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而君子善于读书学习,汲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大脑,提升思想和认知,使得自身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最终成功改变命运。

这就好比是: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古代社会,讲究“学而优则仕”:一个平民百姓经过读书学习,能够从一般的老百姓变成士大夫,变成贵族,甚至是能够做官。

即便是现如今,荀子“劝学”的思想也是非常具有现代价值。

就如白岩松所说:“读书是这世界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资”,因为人生中,最公平的机会是高考。高考之路,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们,目前最公平的一次竞争和出路。

虽然,我们现代人不一定读完书就可以发达富贵,但是读书能够提升气质,开阔思维,影响个人抉择,继而在无形中改变命运。

因此,曾国藩一再告诫子孙不必成为富贵之人,但一定要努力争做“读书人”,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知识并不决定财富的多少,但知识可以增加人生机会,机会更加多了,成功的机率也就提高了。所以说,努力读书学习,增加知识,创造机会,这才是改造命运的最好途径!

为什么说读书、学习、知识如此重要?

有人曾经说过,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钱、房子或者其他物质财富,而无法烧掉的东西才重要,总结起来有三样,那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而读书学习,才能获得这三样宝贵的东西。

可见,从古至今,读书的重要性,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都是正确无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