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21天?寒假伴读第21天,小古文牛娃就是坚持的你!现在开始也不晚……

 跟我学小古文 2021-02-14

“为你读小古文”

寒假伴读30

- 第 21天 -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为你读小古文”寒假公益伴读特别栏目已经播出21天了!在此要恭喜每一位每天跟读的同学:

你们已经初步养成诵读小古文的好习惯!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21天定律”。据研究,通过正确重复练习,使人养成习惯的时间大约为21天;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21天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回想自己打卡的21天,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

心理学家还建议,21天习惯养成计划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一定要把21天完整做完。

2.学会每天总结感悟。

3.使用他人监督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很优秀,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要学会组团养成习惯。

正因为这样,我们应广大老师和爸爸妈妈们的要求,组织了小古文学习的公益交流微信群,只要加下方助教老师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群里,和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

群里的榜样可多了!
你瞧,这是来自
上海的刘子瑜小朋友
。别看她才二年级,但是,每一次打卡都超级用心,不仅会拍成视频,还加上了自己的创意呢!

榜样的力量就是这样大!

子瑜的优秀非常有代表性。据奶奶介绍,子瑜就是通过坚持朗读打卡结缘小古文的,早在这一次寒假打卡前,她就已经有三百多天的打卡经验了!所以,“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因为天天坚持”啊!

很多进行“小古文”课程实践的老师更是用心。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杨娟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诵读兴趣,利用这个寒假,组织家委把孩子们的朗读拍成视频。上学期,他们已经背完了上册,这个学期将挑战下册!

多美的山川大地呀!相信孩子们看到这样的诵读视频,一定会更有兴趣,也更容易理解这篇小古文。正逢春节,唐弋云同学还把自己的朗读做成了拜年祝福视频。用小古文来祝福新春,真的太赞了!

小古文君深深地为大家的学习热情所感动、所鼓舞、所惊叹。来吧,让我们继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跟着老师一起来读小古文吧!如果你今天才开始朗读,那也没有关系,只要开始,就不算晚~~~

给孩子下载这张纪念奖状,鼓励一下吧!

“为你读小古文”寒假公益伴读30天活动介绍:“为你读小古文”是由小古文课程首创者朱文君老师带领教师团队精心打造的音频课,“为你读”不只是给孩子读,而是边读边作精当的点拨和讲解,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寒假里,让孩子先听老师“为你读”,就能帮孩子轻松古文学习两大核心难题:理解&朗读。跟着“为你读”,孩子完全可以实现“自学小古文”!

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成语故事。有个宋国农民自己不努力,却存在着侥幸的心理,想获得意外的收获,结果会怎么样呢?今天,听文君老师为我们读《守株待兔》,看看你能读懂其中的寓意吗?

本期伴读教师

文君老师

全国“小古文”课程首创者

朱文君,语文教师、编辑,2006年开创小古文课程,探索小学文言文教学,编著《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口袋里的小古文》《让课文遇见小古文》等深受700万小学生欢迎的小古文读本。最新推出《朱文君小古文30课》音频课,用新颖逗趣的对话,深入浅出的点拨,引领小学生充满乐趣地走进小古文的学习。

第21天  守株待兔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点击音频聆听▼

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为你读小古文”栏目,今天又轮到文君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小古文了。咱们今天要读的小古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名字叫《守株待兔》。先听老师慢读一遍: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一定听过。说的是宋国的一位农夫,他的田里有一根树桩。有一天呀,一只兔子飞奔而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这个农夫因此没费一点儿力气,就吃上了一顿兔子肉。啊呀,原来有这么好的事呀!于是,他就放下了他耕田用的农具,天天在树桩边守着,等着再有兔子来撞死。可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等来兔子,倒是等来了宋国人的耻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宋国人为什么要笑话他吗?因为呀,兔子撞上树桩这样的事,只是一次很偶然的巧合,可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哦。这位农夫如果这样等下去,恐怕不但吃不到兔肉,而且因为不种地,连饭都没得吃了,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很可笑呀?

嗯,明白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我们来看看这篇小古文应该怎么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一口气就讲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发生。故事的发生很突然,一只兔子飞奔着撞上了树桩。小朋友还记得“”在古文里的意思吗?对,就是飞奔的意思。因为这是个一瞬间发生的事,非常突然。所以“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三个四字短句,我们要读得又急又惊。我们再读一遍:“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耕者”就是耕田的农夫。这个人用的农具叫做“”,是一种长柄的,头部分叉的农具,它可以用来松土、除草。田地里的土翻松之后,才能播种庄稼。你看,“”字的左边偏旁就是“”字,可见“”在古代是很重要的农具哦。可是,这位农夫却放下了耒,也就是说他不再种地啦,而是等候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和“”这两个动词恰恰反映了农夫的错误所在,我们要读得重一点。“”就是“希望”“巴望”的意思。读的时候声音拖长一点,“冀——复得兔”。你看,这位农夫把偶然的巧合当作肯定会发生的事情,希望不劳而获,这哪里有什么希望啊!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句子要读出前后不同的对比,你看,错误的思考判断,其结果非但不能实现愿望,还会成为别人的笑谈。

好,小朋友们,这篇小古文,虽然很短,但是有人物、有场景、有道理。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吧: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天的“为你读小古文”栏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