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一个动词

 昵称华明房产 2021-02-14

电影《婚姻故事》中的妮可和查理是一对立足于纽约表演界的夫妻,查理是戏剧导演,妮可是女演员,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多年里,他们共同经营剧团并辅育一子,但最终却因工作分居和种种家庭矛盾而不得不面对离婚。影片开始以查理和妮可日常生活场景展开叙事,从查理和妮可的旁白得知两个人为什么爱彼此,他们都说出了对方的优缺点。在这场争夺抚养权的情感拉锯战中,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真实感人的细枝末节牵动着我们的心。

一段以离异作为结局的婚姻,或者是最终分手的感情,我们大多会认为这是失败的,因此会责怪对方,认为是对方的过错才会走到这个地步。但这部电影的难得之处,就是让这对夫妻既是面临婚姻关系的破裂也还是传达出对彼此的爱。

其实婚姻关系中没有对错,只有感受。在两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之间,用婚姻这个法定关系来约束彼此,很不符合这个时代下的两性关系。男性女性分别在“夫”和“妻”的名头下,还是有太多不对等的要求和社会期待。这个时代要一个人无条件地为另外一个人付出,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哪怕是以爱的名义,都是不太合理的。一味地隐忍,只会让他们变成自己都不想变成的可怕的样子。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妮可第一次去找律师的那段自白,你能够明白她在这段感情中付出的一切远胜于查理,而查理在梦想上面逐渐迈进,但妮可却成为了一个渐渐被遗忘,可有可无的存在。但妮可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她的世界应该要长什么样子,这成为了引火线,在婚姻的过程中爆炸。

但即便如此,曾经的爱或是现在的爱都不会变,只是妮可无法再回到以前那种生活,自私的查理面对自己的一切都毫不在乎,她爱查理,但她不能继续在婚姻中走下去,所以选择离婚。

看到这里,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段婚姻走到这个地步都是查理的问题,他就是个混蛋。

作为丈夫,查理的确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仅仅是如此吗?他面对自己的工作与人生都保持着自己的步调且丝毫没有妥协,但如果他真是个混蛋,我们应该会因为他的崩溃以及舟车劳顿而感到开心,因为剧情的设计替妮可教训了他。但为什么当看到查理被妮可的律师逼到墙角、穷途末路时,我们心中还是对他有怜悯之心?因为他还是深深爱着妮可,这点一直没有变。

看完全片,我们会感觉到,一段婚姻或关系的破裂,归根结底没有一方是纯粹的坏人或罪人,也没有一方是绝对的好人或无辜者。感情中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应该由某一方单独面对。

每一段破裂的婚姻总是因为夫妻双方的缘故,夫妻双方又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双方一般各自都代表着基本上的好人,没有对感情或关系发生变化的人。但是独立的精神状态并不会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和环境中简单地发挥作用,婚姻和家庭生活是精神成年化的真正大学。夫妻双方并没有太多变化,变化的是从鼓励向互赖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终视情况完全改观。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生活上的艰苦和对感情、理智、社会和精神方便面相互依赖的需要,远远超过了当初新婚夫妇之间的理解和想象。如果双方共同承担各种变化,这种日益增加的责任感和义务将会使夫妻双方团结一致,更有凝聚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将会使得夫妻双方最终分道扬镳。

双赢是唯一长期可行的选择之道。实际上,这是形成良好家风的根本所在,争强好胜和逆来顺受最终只能导致两败俱伤。或许你在短期内可以以自己的意志为人处世,但当夫妻之间因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当夫妻之间更关心的是谁对谁错而非什么是对的时候,这会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会成为有思想、能独立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吗?或者会积极为保持他们的独立性而奋斗吗?或者在人际关系中只看重获胜,而失去运用自己独特天赋的机会吗?

努力尝试形成一种双赢的关系永远是适用的,不过并非所有的决定和协议都必须要双赢。双赢的原则是,将你的情感注意中心从某个问题或决定转移到你所爱的人和你与这个人的关系的价值之上。对对方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你也非常重要,因而你们必须寻求协作,发现那些使双方团结一致的意图和价值观,释放出创造力,从而找到实现这种价值或达到目标/意图的更好的途径。

双赢确实是家庭间实现有效的相互影响的坚实基础,是建立起永久性关系和无条件爱的唯一思维和行为方式。

把时间拨回十年前他们刚结婚时,妮可是前途大好才华横溢的女演员,而查理只是个没名气的剧团导演。十年后,他凭借着最初妮可的光环让剧团越来越红,而妮可的光芒却在一点点消失,也因为一边要照顾家庭,一边还得在剧团里担任女主演而放弃了很多更好的机会。

但遗憾的是查理根本看不到妮可的牺牲,甚至还嘲笑她的梦想,还想让她把收入用于补贴自己的剧团。妮可多次提出想要回洛杉矶,而查理根本不在意。事实上,妮可的很多想法查理都不尊重,正如妮可的律师质问查理的那句话:“你的要求就是协议,而她的想法却只是讨论!”。

相爱时,我们的眼中全是对方;相处中,我们却越来越只能看到自己。影片开头,有一段听起来非常温馨的“告白”:

- “我爱妮可,因为她愿意倾听,总能处理好家庭琐事,帮我和儿子剪头发,作为母亲对孩子从不厌烦……她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电影明星,但为了我放弃了这一切……”

- “我爱查理,因为他无所畏惧,极其注意整洁,衣品很好,很独立,会做家务,从容接受我的情绪,很喜欢当爸爸,对于带孩子之类的麻烦事也愿意分担……”

实际上,这是离婚调解的一个步骤:写下喜欢对方的原因并大声朗读。只不过,此时的两人已经对彼此厌恶到连争吵都不想看对方一眼了。

移情总是恰当的吗?答案是“没错!”,无一例外。但是,反馈式回应、总结和如实反映有时会非常不得体和无理,甚至会被理解为操纵。所以,请记住,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的真诚意愿。

如果你真正产生移情,你也就理解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和交流本质的现状,而不光是对方试图表达的言语中传递的意思。你移情于整个背景,移情于交流中传达的意图。然后,这种更广泛的移情理解就成为你行动的基础。

“先理解对方”并不意味着仅仅去理解,也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教育和影响对方的责任。它只是要你首先去倾听和理解。就像以开放的态度接受他们的影响,你就会发现,你对他们几乎总是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争取对方理解自己”涉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做出反馈、教育子女、积聚面对爱的勇气。当你尝试做其中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切实看到先理解别人的一个非常实际的原因:真正理解对方使得交流、教育和面对爱都将容易许多,你知道如何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与他们交谈。

有时,“得到理解”意味着对其他家庭成员做出反馈,这可能很难做到。人们往往不希望听到反馈,那不符合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他们不希望听到话语中反应的形象比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差。

每个人都有“盲区”,也就是他们在生活中不曾注意到、但需要改变或改善的区域。所以,如果你真心爱一个人,你就应该关心到足以与他对抗——但是要采取充满积极力量和尊重的方式。你需要以一种能够充盈情感账户而非提款的方式做出反馈。

工具

当你需要做出反馈时,以下5点可能会有所帮助:

1. 始终问自己“这个反馈真会对此人有所帮助吗?抑或是弄清他的意思只是为了满足我自的需要?”。

2. 先理解对方,了解什么对此人最重要,坚持使用爱的语言,通过反馈帮助对方实现目标。

3. 把人和行为分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和后果,以及使我们产生的感受、忧虑和理解。

4. 对待“盲区”要特别敏感和耐心,改善从来都是由内而外发生的,不要对他们无能为力的问题做出反馈。

5. 使用“我”的信息,讲述自己的感受,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理解,你担心的是…“我”的信息更为横向,存在于平等的人之间。“你”的信息则更为纵向,表明一个人比另一个更了不起。

妮可和查理在认识之前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查理举手投足都充满艺术家的魅力,还有一种笨拙可爱的孩子气。出身于演艺世家的妮可,热情感性,才华横溢。他俩相识于剧场,互相激发彼此的灵感,很快坠入爱河,结婚生子。如同查理所说的,妮可一直都是导演丈夫的最佳女主角,默契十足的两人在最初也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欣赏、互相扶持,让剧团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离婚的导火索却也是因为两个个体之间强烈的个性差异。曾经这种差异让彼此互相吸引,走到一起,最后却也是因为差异,渐行渐远。

对于妮可来说,离开从小长大、成名的洛杉矶,她所有的安全感就全都转移到家庭和丈夫的事业上了,而随着日积月累的隐忍、丈夫的漠视和出轨,这种安全感分崩离析。

查理呢,随着剧团步入正轨,曾经妮可身上令他迷恋的光环慢慢消失了。在他眼里,妮可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家庭主妇就好,不需要自己的个性和所谓理想,他的安全感来源于这种稳定和不变化。妮可曾向查理提议,让自己也当一次戏剧导演,可查理每次都是敷衍地回答说下一次下一次。最后当妮可已经决定带着儿子回到洛杉矶与他离婚时,查理都没想到两人真的会走到离婚这步,还觉得她只是去出差。

无论是盖房子、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或是挽救婚姻,了解个别差异的价值以创造统合综效的原则都适用。但为什么我们相信却不常使用它?主要原因在于,个别差异会威胁到个人的安全感。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才能获得安全感,那么这样的安全感是非常脆弱的。

我们需要将个人安全感建立在共有的愿景、共同的目标,以及以原则为基础的正直之上,才能真正重视和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你能做到,你就能灵活应变、自我调整、弹性转换,并且可以轻松地承认“我错了”,因为你知道整件事并不是针对你,然后你会变得更加正面思维,乐于支持。

我们都需要将身份认同、安全感与自信心,建立在表现、地位或公众意见之外的事物上。假如我们有共同的愿景与使命,我们就能将自己的身份认同建立在共同目标,以及正确的原则之上,团结在一起。当与对方合作,寻找共同做事的方法时,必须放下对自己的看法或方法的执着,并愿意欣赏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些都需要仰赖多元化,以及欣赏个别差异的价值。统合综效的美好果实包括品质提升、关系融洽。最后的成果比所有部分的总和更丰富。通过真正的创造性合作所得到的成果,是无法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

一位有智慧的父亲在儿子寻找结婚伴侣时提出忠告:“你现在最好尽可能找一个和你最相似的人,因为你们将来一定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这个建议非常有道理,我们看过许多企业将大量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纳入公司,但难以处理层出不穷的分歧状况。多元化的弹性是有范围的,无论是组织还是婚姻关系,你们必须在核心议题上有真正的共同点,而不是将多元化无限上纲。你们需要有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而那些价值观最好是建立在原则之上。当你忠于更高层次的目标与原则,就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安全感,发掘家庭关系中蕴藏的更多的美与力量。

《婚姻故事》是一个由相爱到相恨的两个人要离开婚姻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见离婚这件事让人们展现出很多丑陋的一面,但在彼此恶言相向的背后,依然看到那些多年相依扶持的爱的细节。一个家庭的互动与感情,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交代清楚的,更不是能让外人来评论的。电影中不论是婚姻咨询师、妮可的母亲、双方的律师、以及儿童福利机构的观察人员等等,每个人都只看到一个部分,有时候还是被扭曲过的一面,所以没有人会比自己更懂得问题在哪里。我们知道夫妻间面对面的开诚布公虽然很痛苦,却能够化解许多误会,也才能确认对方的真实感受。任何关系里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少了沟通,你们就只是两个陌生人。

其实在电影最后,不仅妮可得到了她想要的改变,就连查理也不一样了,他开始关注除了剧团以外的事,愿意做出部分牺牲,来配合家人的需求,并且也从中获得不同的快乐。当儿子读到当年妮可没有说出口的信,查理发现对方还是这么懂自己、爱着自己,是不是会后悔,当初不够珍惜妻子呢?两个人也不需要恨着怨着对方永远不放,或许结婚之后两个人都变了,但他或她还是你第一眼就爱上的那个人。这是一个简单平凡又让你印象深刻的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