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别汉代玉器少走弯路

 新用户1398XocJ 2021-02-14

  汉代崇玉,追求长生不老的观念极强,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甚至在帛画、墓砖上,都饰以玉璧图像。圆璧有助于灵魂通天的观念,此时发挥到极 致。六朝至唐,玉雕艺术转衰。祭奠用玉多为次玉。传世玉器,仅见带跨、梳、"、佩等。玉器主要类型有礼器、装饰品、葬玉和日用品四类。

  汉以前的玉器多是扁平玉片,上加浅浮雕。汉代玉器中高浮雕和圆雕增多了。汉以前的玉器纹饰的制作技术,主要利用细砂研磨成浅浮雕的花饰。汉代由于技术的改进,镂孔花纹和表面细刻线纹增多了。浮雕和素面玉器的表面抛光技术也有所提高,如满城汉墓出土的玉器已是表面磨得象玻璃一样光滑。器物的轮廓线和刻纹,也都显得很流利。

  汉代玉器最 大的工艺特点是因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而产生的特点。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汉代的玉器工艺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玉器在汉代被神化到了巅 峰,其社会功能也在进一步扩大延伸,并在思维理论上汉 代日趋迷信,认为玉是山石之精,吞噬可寿,敛尸可以不朽,佩戴可以避邪。抱朴子·仙药篇》载:“玉亦走仙药,但难得耳。”《玉经》亦日:“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同时他们还把希望能够长生不死、渴望得道咸仙的意图,寄托在西王母的身上。这也反映了汉人对神仙世界的憧憬和希望。无奈观实生活并不能使人如愿,生老病死根本无法避免,生不能成仙,死后也要用玉想尽办法安享富贵。

  汉代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所独有的作用与地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型于汉代。两汉时期400年的历史,奠定了汉文化的民族基础,使汉文化成为我们中国文化的符号。其次,汉代的政治、社会、伦理、道德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儒家学说地位的确立,构筑了汉代玉器丰富的内涵。最 后,是汉代的疆域辽阔,西域是归属之地,有大量精美的和田玉来源,原材料好,再加上雕琢工艺精良,品种繁多,在中外玉器史上的地位突出,便有了“汉玉”之称。其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玉材来源很丰富,玉器由此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仅品种就多达7300余种。

  汉代玉器的形制之所以美轮美奂,与其当时的设计造型与表面纹饰及镂空工艺紧密相关。在西汉刚开始的时期,玉器造型延续着战国晚期的风格,将谷纹、乳钉纹、云纹等规律性纹饰与平面立体化的动物纹用于同一个器物面的装饰;到了西汉中期以后,立体化圆雕的全盛时代来临,而片状玉器则以平面立体化来表现形态,其他玉饰更多的则以浮雕动物纹来作为装饰。

  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为祈求尸体不腐而制作的葬玉,以玉衣为代表,著 名的“金镂玉衣”是葬玉的典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