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牛年春节,中国美术馆 近日专门呈现“美在耕耘”新年大展,可谓“举 全馆之力,淘尽家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 山表示,在这次展览中,中国美术馆对“牛” 题材的藏品进行了详尽梳理,从孺子牛、拓荒 牛、老黄牛到奔牛,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画、 油画到雕塑、版画等不同艺术形式,集中展现 了牛的精神。
刘开渠 《牦牛》大理石 19.5×26×10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雕塑家潘鹤创 作的“开荒牛”——牛身散发劲健之气,牛 角向上顶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势定 义了整个展厅的主题。以大红色布置的主展 厅——圆厅及后方的半环形走廊,贴合“牛年” 这一主题,中国美术馆展示了几十件与牛相 关的绘画和雕塑。其中既有展现馆藏齐白石、 李可染、董希文的牛题材经典之作,也呈现 刘开渠、王合内、熊秉明等雕塑名家以“牛” 为内容的作品,还有剪纸、年画、春联等人 们喜闻乐见的、体现生活乐趣与时代特色的 崭新创作。
潘鹤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 34.5×99×24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董希文 《千年土地翻了身》 布面油彩 77×143.5cm 196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丰子恺 《庆丰收》 纸本设色 40.5×34.2cm 1961年 中国美术馆藏
除了丰子恺笔下憨态可掬的《庆丰收》,许多名家精 品亦可圈可点。白石老人的《红衣牛背雨丝丝》,画一红 衣童子坐在水牛背上放纸鸢,一根长长的线将纸鸢放飞到 又高又远的天上去。这是白石老人在 92 岁那年赠给老舍、 胡絜青夫妇的画作,他在画上自题:“英雄名士孰先知, 各有因缘在少时。今日相逢才晓得,红衣牛背雨丝丝。” 又有李可染的《榕树水牛》,在一片墨气淋漓、碧荫森森 的榕树树冠下,两个小男孩骑在水牛背上交谈。李可染一 生热爱画牛,他曾说:“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 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 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 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他晚年住在北京三里河的时候, 画室的名字也起作“师牛堂”。此外,刘开渠《牦牛》、让·卡尔多《阳光下的牛》 等雕塑,展现出神态各异的牛。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馆 藏悉数展出,欣赏机会难得。若错过此次展览,有些“牛” 可能要再等 12 年后才见得到。作为一年一度的年末巨献,该展汇集 600 多件展品,覆盖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厅,以压箱底的经典力作,为民众带来一场跨年的视觉盛宴。
“美在耕耘 ——中国美术馆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