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规矩你懂吗?

 新用户6525yWoI 2021-02-15


这些规矩你懂吗?

冯世友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     图片选自网络

      过年了,咱们来聊聊规矩。因为这个时节是最讲礼的时节。有些规矩还是得了解并代代传承。

     “知书达理”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知识懂礼貌有文化教养,是对一个人内在气质和教养的高度认同,其实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涵盖文化知识,二是涵盖社会知识(教养)。

      说到“知书”这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人已经将其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孩子在娘肚子里就开启了“胎教”模式;孩子出生后又启动了“早教”模式;学前相继开启了“学前教育”模式;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又把子女送到“兴趣班”、各类课外“补习班”;有条件的还花重金请“家庭教师”;直到考上大学,读完研,读完硕,读完博,一直读成”假洋鬼子”,变成了“海归(龟)”为止。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让子女能够“知书”,做父母的可谓是想破脑壳,操碎了心,耗尽了心血。

书法兴趣班开班典礼     图片选自网络

      从娘胎开始培养孩子的兴趣,到出生后接受良好的教育,追求最高的学历学位,让孩子们“知书”,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也无可非议。但是,如何让孩子们知道传统的礼节礼仪,做到“既知书又达礼”,这个不应该被忽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国人对子女的“达礼”教育减弱了强度,降低了水准,其重视和看重程度大不如从前。

        如果说“知书”取决于国家的教育方针,那么“达礼”则取决于家庭的家教方法。

      在生活中,不难听到这样的话:“别跟他(她)们一样,他这个人就这德行没有家教……”这里所说的“家教”既不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辅导,又不是家庭教师的简称,而是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有关礼节礼仪道德规范等传统教育的代名词。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     图片选自网络

       记得小时候就听老人们告诫说:“家里穷一点不怕,日子苦一点不怕,千万不要让别人骂你没有家教”。似乎“没有家教”这个骂名如果落到了谁的头上,那问题的严重性比让人家挖了祖坟还要严重。

        大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其父辈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因此,对后辈子孙“知书”的期望值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在“达礼”守规矩这方面比起现在的“家教”来说要严厉得多。所谓“成不了才但要成人”,就是要求子女做人的起码要求要做到“达礼”:知礼、懂礼、习礼、用礼、知礼数。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     图片选自网络

      老祖宗在“达礼”方面留下的“规矩”之多,礼数之全,涵盖居家、处世、聚餐、出门、旅行、庆吊等方方面面。

      居家长幼有序: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去接;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身后,不要走到长辈前面;不要在长辈面前不停地走来走去;吃饭的时候不叹气,吃饭的时候不训斥晚辈。

      处世以礼待人:自己家庭里的事,不要和家人以外的人宣扬;同有残疾人见面和交流,要能做到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要占生活艰辛的劳动者穷苦人家老年人的便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嫌,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

      聚餐文明礼让: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动筷子;公共餐饮不要用自己的私筷乱搅;吃饭不要吧唧吧唧哒嘴,不要发出异响;宴请宾客亲友时客人没有吃完饭主人不要先起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