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木香草堂 2021-02-15

一、关于选文

新教材的选文,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同时又考虑到初中生阅读兴趣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语文课要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就阅读兴趣和年龄心理特点来说,文学作品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更受初中学生的欢迎。教材中新选的一些能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较为学生所喜爱。如七年级上册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感觉真好》《人生寓言》《山中访友》《风筝》等,七年级下册有(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伟大的悲剧》《鲁滨逊漂流记》《真正的英雄》等,八年级上册有《芦花荡》《蜡烛》《老王》《信客》《桥之美》等。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从教学实际来看,初中生也喜欢读科学、科普类作品。新教材选取科学、科普类作品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的陶冶。如,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选有《化石吟》(张锋)、《看云识天气》(朱泳羰)、《绿色蝈蝈》(法布尔)、(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七年级下册的“探险”和“动物”两个单元都与科学有关。“探险”单元选有《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真正的英雄》(里根)、《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动物”单元选有《珍珠鸟》(冯骥才)、《斑羚飞渡》(沈石溪)、<</span>华南虎)(牛汉)、(马)(布封)、《狼》(蒲松龄)。“探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动物则涉及认识大自然的奥秘、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八年级上册的“科学”单元,选有《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奇妙的克隆》(谈家桢)、《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生物入侵者》(梅涛)、《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等。这些作品以生动的文学语言讲述学生颇有兴趣的科学知识,受到较好的阅读效应。

但是,我们觉得有些文章的选编还不够科学。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我的母亲》一文,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读性不强。浅显地读,学生都能明白,没有多少赏析的余地;深入地读,就很难。文章涉及内容有些是初二学生人生阅历之外的东西,很难领悟感受。相比较而言倒是原先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更亲切些。有些文章的难度大了,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藤野先生〉,七年级上册里的〈紫藤萝瀑布〉,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一致认为,新教材中的古文选编很成功。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适当多读一些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捷径。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中学生多读这类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又能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晶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大大增加了古文篇数,而且所选篇目艺术性和趣味性都强,十几岁的初中生喜欢读,而且能够读得懂。如《世说新语》中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沈复的《童趣》、蒲松龄的《山市》、〈论语〉等。课外古诗词背诵所选诗歌确是精品,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和积累。美中不足的是有几篇文章太相似,如《与朱元思书》和〈答谢中书书〉从内容到写法都有太多相似,可以选别样风格的文章来替代其中一篇。

二、关于综合性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这就是说,语文课程应注意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试图沟通课文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和运用语文。

新教材把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口语交际统一考虑,强调学生的活动,为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提供了发挥的机会,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纵观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性活动,确实在口语表达上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有些主题并不太适合写作,活动时热闹,写出的文章很一般。

三、几个问题。

篇目太多,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是否能减少篇目,多读一会儿,多一点了解?

有些课后练习设置与要求不符。初中语文教学对文言虚词不作要求,但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后却有“之”字用法练习题。

考试难度过大,与教材似有脱节,令教师无所适从。

考试改革后,我们该怎么适应新形势?成长记录袋怎么做?

社会普遍重视英语学习,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语文,几乎不怎么读语文。我们该如何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