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7)最后赢家(附音频)

 沉映香 2021-11-25
激荡四百年(27)最后赢家
公元306年四月十三,司马越率军抵达温县。直到此时,司马颙才知道自己错了,痛悔之下,他将郅辅杀了泄愤。
投降是不可能的,那就打吧。司马颙派出弘农太守彭随、北地太守刁默率军前往湖县阻止祁弘等人入关。
五月初七,祁弘在湖县和彭随、刁默大战,士气更盛的祁弘获得胜利,引兵入关,又接连在霸水击败司马颙的部将马瞻和郭伟。
至此,司马颙麾下能战之士全部失败,大势已去,他单马逃入太白山。
祁弘进入长安后,纵容部下的鲜卑人大肆抢掠,杀死吏民两万余人,百官奔散,不得不进入山中捡橡实吃。
五月十四,祁弘等人带着司马衷返回洛阳,以梁柳为镇西将军,驻守关中。六月初一,司马衷回到洛阳,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这是羊献容第五次被立为皇后,却不是最后一次,一部西晋史其中半部是羊献容废立史。
不料,祁弘等人前脚刚走,马瞻等人重新集结,杀死梁柳后,和始平太守梁迈一起前往南山接回了司马颙,再度入主长安。
司马越任命的弘农太守裴廙、秦国内史贾龛、安定太守贾疋等人不服,起兵讨伐司马颙,杀死了马瞻和梁迈。
与此同时,司马越派出督护麋晃前往讨伐,司马颙则派出平北将军牵秀前往冯翊屯驻。走到半路上,司马颙的长史杨腾突然叛变,诈称司马颙的命令,让牵秀罢兵,然后趁机杀死了他,向司马越投诚。
短短数月时间,长安发生了多起混战,局面波诡云谲,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座有着数百年辉煌历史的古都成了修罗场。
历经多年混战,司马越终于成了最后的赢家。现在,该轮到他来主持朝政、论功行赏了。
八月,司马越先将自己拜为太傅,录尚书事;然后是范阳王司马虓,他居功至伟,被拜为司空,镇守邺城;弟弟平昌公司马模拜为镇东大将军,镇守许昌;稳固后方的王浚升任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
司马颙虽败,尚有长安可以固守,司马颖更惨,祁弘入关西进时,他既不敢投降司马越,也不敢投奔司马颙,只好从武关向南逃到新野。
没过多久,荆州刺史刘弘病逝,司马郭劢作乱,想要迎接司马颖入主荆州。刘弘生前一向鄙视司马颖,治中郭舒和儿子刘璠秉承他的遗志,不愿将荆州交到司马颖手里,杀死郭劢,以兵拒之。
入主荆州的企图破灭后,司马颖一路收集旧部数百人,向北渡河,前往朝歌,想要与曾经的旧部公师藩汇合。
司马越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一面派南中郎将刘陶前往追捕,一面严令各地郡守围追堵截,务必要阻止他们汇合。
于是,双方在汲郡、魏郡、顿丘郡一带展开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九月,司马颖落在顿丘太守冯嵩的手里,送往邺城,交给司马虓处置。司马虓于心不忍,没有杀他,只是将其囚禁。
司马颖在寻找公师藩,公师藩也在寻找他,却在黄河两岸完美错过。司马颖被抓没多久,公师藩于白马被兖州刺史苟晞所杀。
一个月后,司马虓忽然暴毙,长史刘舆认为司马颖长期镇守邺城,尚有不少依附者,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先秘不发丧,然后矫诏杀死了司马颖以及他的两个儿子。
司马颖逃亡之时,随从官员纷纷逃散,唯有卢志始终不离不弃。在他死后,又是卢志收而葬之。司马越听说后,以卢志为军谘祭酒。
屈指算来,司马颖是八王之乱中被杀的第六王。
以成都王之尊,司马颖一度拥有最雄厚的兵力,最有利的地位,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赞誉,但他一意孤行,急功近利,生生葬送了卢志为他规划的美好蓝图。
历史没有如果,只留下一堆教训,司马颖的经历告诉我们,妄图以阴谋诡计夺取权力,最终必败于阴谋诡计,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通病,而是司马氏与生俱来的基因。
刘舆做了司马虓不忍做的事,杀了司马颖,让司马越对他心生好感,将其召至洛阳,想要予以重用。
不料,有人对司马越道:“刘舆好比污垢,离得太近会弄脏自己。”
这句话的意思颇值得玩味,到底是指刘舆杀了司马颖这件事,还是说他的品性有问题呢?总之,司马越放弃了重用他的想法。
兴冲冲而来,却贴了个冷屁股,刘舆不甘心,他决定凭借自己的实力重获司马越的信任。
为此,他暗地里查阅国家的军事簿籍资料以及仓库、牛马、器械、地理的情况,都默默记下来。
等到朝廷议论大事,谁也给不出一个合理建议时,唯有刘舆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都切实可行,展现出极强的理政能力。
刘舆的表现让司马越刮目相看,放下成见,让他担任左长史,军政国务全都交给他处理,刘舆也由此成为司马越的心腹。
在刘舆的建议下,刘琨被任为并州刺史,东燕王司马腾拜为车骑将军、都督邺城诸军事,镇守邺城。
抵达上党后,刘琨开始履行并州刺史的职责。此时的并州,在胡族的骚扰、劫掠之下,再加上饥馑,已是一片狼藉。
粮食短缺,治安恶化,并州各郡县已不能自保,州将田甄等人带着吏民万余人前往冀州求食,号为乞活,偌大的并州不满两万户,盗贼横行,道路中断。
刘琨别无办法,只能先在上党募兵,一共募得了五百余人。凭借这五百余人,刘琨是一路打到晋阳的。
到了晋阳之后,刘琨从零开始,重建这座军事重镇。在他的筚路蓝缕下,晋阳终于恢复了一点人气,也拥有了一些可用之兵。
无论是刘舆沉默中的自我升值,还是刘琨逆境下的迎难而上,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让自己强大了,你才有说话的权力。
十一月十八,司马衷突然驾崩于洛阳显阳殿,享年四十八岁。
关于司马衷之死,《晋书》只说其死,未说其因,《资治通鉴》则说司马衷是吃饼中毒,但到底何人下毒,语焉不详。
因为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很多人都怀疑是司马越毒死了司马衷。从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司马越有这个动机,却无确凿证据。
不管死因如何,当时都无人关心,后人也无需纠结。对于司马衷来说,既然活着如此荒诞,那就无厘头的死去吧,不过多一个笑料。
司马衷驾崩,按照规矩,应该由皇太弟司马炽继位,但皇后羊献容认为他是司马衷的弟弟,一旦由他继位,自己是嫂子,可能无法成为太后。
于是,她想到了曾经的皇太子,现在的清河王司马覃,想要立他为帝。
不料,这件事遭到了侍中华混的反对,他劝谏道:“皇太弟在东宫已久,天下皆知,岂可随意更立他人!”立即出宫告诉了司马越。
司马越和司马炽尚未入宫时,羊献容已经将司马覃请了过来,但年仅十一岁的司马覃看出了这件事的不靠谱,主动退出,暂时逃过一劫。
三天后,司马炽继承帝位,是为晋怀帝,尊羊献容为惠皇后,立妃梁氏为皇后。
司马炽即位后,司马越第一个要解决的人是司马颙。他没有第一时间动用武力,而是先礼后兵,下诏征召司马颙为司徒。
尽管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圈套,但困守孤城的司马颙别无选择,只能乖乖上路。
走到新安时,奇葩的事情发生了。南阳王司马模派出将领梁臣拦下司马颙的车驾,然后将他活活掐死在马车里,连同三个儿子一起遇难。
司马颙是八王之乱中被杀的第七王。从事后来看,这肯定是司马越授意或者默许的,因为没有人因此受罚,包括梁臣在内。
司马颖和司马颙的相继死亡,以及司马衷的突然驾崩,让司马越成为最后的赢家,但他却赢了个寂寞,因为西晋已经稀巴烂了。
从元康九年以来,七年时间里,晋朝的内乱几乎没有停止过,波及关中、山东、河北和京师等地,千里沃野,一片狼藉,军阀林立,盗匪横行,司马越仅仅控制着一个洛阳而已,西晋名存实亡。
司马衷刚刚继位时,西晋朝廷尚处于鼎盛期,但他在位的十七年里,西晋可以说是光速滑落。那么,到底是谁之责呢?
按照常理,身为最高统治者,司马衷必须背这个锅。
但如果我们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司马衷头上,司马衷一定会喊冤,我什么都没干啊。况且,将责任推到傻子头上,确实不厚道。
既然不能算在这个傻子头上,我们只能算在司马炎头上,若不是他将司马衷推到这个位置,何至于让西晋这么快就崩盘呢?
所以说,西晋之亡,实亡于司马炎,这个锅应该由他来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