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的十六大题型 1. 概括梳理内容 2.探寻理由原因 3. 揣摩人物心理 4.把握人物形象 5. 补写仿写续写 6.赏析重要词句 7. 理解词句含义 8.标题含义作用 9. 分析句段作用 10.梳理脉络线索 11.理清叙述顺序 12.体会环境作用 13.明确叙述人称 14.揣摩写作意图 15.体会情感主旨 16.表达见解看法 二、考点巧解 考点一:理解词语 公式:本义+文中具体所指 考点二:概括段意 1.用中心句概括段意; 2.提炼主要信息合并成段意。 考点三:找中心句 1.全文:开头一段中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或结尾一段表达情感的句子; 2.全段:能概括该段内容的一句,一般为第一句。 考点四:理解句子 公式:修辞或写法(如: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句子表面意思+句子深层含义及作用 考点五:品析关键词 去掉或替换“某个关键词”可以吗?为什么?公式:不可以,“某个关键词”表现(突出)了(某个事物的什么特点),如果去掉或替换成“另一个词”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考点六: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个事物的什么特点); 对比、作比较:突出了(某个事物的什么特点); 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某个事物的什么特点);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某个事物的什么特点) 考点七:文中各部分作用 开头:概括全文(引起下文) 中间:具体分述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过渡段(句):承上启下 考点八:标题的作用 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表明写作对象和内容 3.突出主题(点明中心) 4.点明线索 5.交代环境和背景 考点九:回答问题 范例1: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露出淤泥的树和名花,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公式:修辞或写法+句子表面意思+句子深层含义及作用 答案:①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通过写那些树和名花经历了滔滔洪水已杳无踪迹,更加反衬出兰花生命力的顽强。 范例2:“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公式:GPS定位原文、作用+含义(表层+深层)。 答案: ①作用:揭示主旨,深化主题。②含义:这句话是说父老乡亲也和兰花一样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作者坚信他们一定能 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 分,答出一个要点得 1 分) 考点十:谈启发 公式:文中的中心道理+实践(即联系生活实际,我要怎么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