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年初六的到来,过年逐渐进入尾声,大部分人也将踏上新的征程,生活也将回归常态。大年初六属于由过年到平日过渡的一天。在我们的传统里,大年初六也是不平凡的一天。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大年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直到大年初七才是“人日”。初一到初六被称为“六畜”之日,而初六则是“六畜”之日中的最后一日。这一天在饮食和习俗上也有讲究。总结下来就是要“吃3样做3事”,寓意送穷接财万事大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吃3样:吃鸡,吃驴打滚,吃油糕 吃鸡 鸡同“吉”谐音,大年初六吃鸡,寓意大吉大利。初六过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将回归常态,大年初六吃鸡也代表着人们希望新的一年里能万事大吉。而吃鸡也是有讲究的,鸡翅象征展翅高飞,飞黄腾达,一般分给家里的长辈或者当家人吃;鸡爪意为“抓取,抓财”,一般分给家中的后辈来吃,寓意后辈锐意进取;鸡头若是分给家中从政或者高考的人来吃,则寓意升官或“中举”,若是分给家中主要的劳动者来吃,则代表“拔头筹”,那么这个人在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上都会有很好的成绩;人们常说“吃啥补啥”,鸡心一般是分给小孩子吃,则是希望他多长点心眼。 【电饭锅焖鸡】 食材:三黄鸡1只,生抽4勺,老抽2勺,白糖1勺,生姜4片,香叶2片,陈皮1片,香葱1棵 1、首先准备一只仔鸡,清洗干净,鸡屁股中含有“毒素”和脂肪较多,我们切掉不要。 2、调一个料汁,碗中加入生抽4勺,老抽2勺,白糖1勺,搅拌均匀。 3、将调好的料汁均匀涂抹到鸡身上,然后放入生姜4片,葱段适量,腌渍2个小时以上入味。 4、将姜片和葱段放入电饭锅底部,同时放入香叶2片,陈皮1片,然后将鸡放进去,然后把剩余的料汁也倒进去。 5、将电饭锅盖紧盖子,选择煮饭键功能。倒计时结束以后,将鸡翻个面,再选择煮饭键煮一次。然后选择保温15分钟即可。 6、最后出锅,撒葱花即可上桌享用。 吃驴打滚 驴打滚是北方的一道传统小吃,由糯米面,黄豆面,豆沙馅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由于在制作的最后一步要撒上黄豆面,犹如郊外的野驴在地上打滚撒欢扬起的阵阵黄沙而得名。其口感软糯香甜,老少皆宜。正月初六吃驴打滚一是寓意财源滚滚;另外在古代,初六以后将开始春耕,吃驴打滚也寓意生机勃发,勤劳致富。 食材准备:糯米粉150克,红豆沙馅250克,细砂糖10克,熟黄豆粉适量,玉米油少许 做法: 1、150克糯米粉中加入10克细砂糖,混合均匀,多次少量将入温水,水的用量在120克左右,揉成一个中度偏软的面团。 2、准备一个平底的盘子,在盘底抹一层无味的食用油,我用的是玉米油,将糯米面团放入盘中,按压铺平,尽量铺得薄一些,更容易蒸熟。 3、蒸锅中加水,将盘子放入蒸锅中,冷水上锅,水开后继续蒸15分钟左右,将糯米面团蒸熟。 4、蒸好的面团趁热搅拌一下。案板上撒一层黄豆面防粘,将糯米面团放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半厘米左右厚度的长方形面片。 5、将豆沙馅均匀涂抹到糯米面片上。然后从一头卷起,将馅料层层包裹住。 6、将卷好的长条切成3厘米左右宽度的长段,最后在表面撒上一层熟黄豆面即可。 吃油糕 油糕也是北方的一种传统小吃,是将烫面面团包裹上红枣,芝麻或者红糖等馅料,然后炸熟。炸好的油色泽金黄,吃起来香甜可口,象征着步步高升,生活甜如蜜。大年初六以后人们将离开家乡,回到工作岗位上,一般都会在临走前吃上几个油糕,也会带几个在身上。既有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材料:面粉,熟芝麻,红糖,白糖,油,开水 做法: 1、面粉倒入盆中,多次少量加入开水,将面粉搅拌成团。稍微晾凉后,在双手粘上油,将面团揉至光滑。 2、调一个馅料,一勺熟芝麻,一勺红糖,一勺白糖,一勺面粉,混合均匀。 3、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剂子的大小与饺子剂差不多即可。 4、将面剂团圆,用手按出一个小窝窝,包入适量的馅料,然后捏住,将口封紧,稍微按扁。 5、锅内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油温烧热至5成,将捏好的饼坯放入锅中,待飘起后,用筷子翻面,炸至表面色泽金黄以后即可捞出。 做3事:送穷鬼,大扫除,开业 送穷鬼 送穷鬼是初六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相传姜子牙将自己的妻子封为穷神,人们为了防止穷鬼进入自己的家中,便在自家的门上挂上红色的挂签来防她。大年初六这一天,人们要将自己家里的垃圾倒出去,同时取下红挂签扔出去,意为送穷。 大扫除 大年初六这一天人们开始工作或做生意,所以会将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工作和生活。 开业 从旧时起,正月初六,旧时商人“开市”的日子,门上要张贴“开业大吉,万事顺利”的大字。这个传统也一直流传到现在,大年初六这一天,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各家会在门前燃放鞭炮,以示吉利。
|
|